如今,"成分優先"已成為很多人的消費理念,部分消費者開始關注產品的成分功效,將成分視為判定產品優劣的要素。這些"成分黨"研究成分的熱情,體現在護膚、飲食、裝修等各個領域。
在社交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成分黨"的陣營,他們中不少人將自己總結的"成分心得"發佈各大網絡平臺。護膚要"早C晚A"、食品添加劑是"洪水猛獸"、買嬰兒奶粉要選蛋白質含量最高的……這些流傳在網上的"成分黨"購物提示,到底靠不可靠呢?
"早C晚A"是護膚黃金搭配
真相:部分含此成分護膚品或刺激皮膚
"早C晚A"是指早上使用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維他命C類產品,晚上使用具有抗衰老功能的類維他命A類產品,不少"成分黨"把這一搭配視為護膚的黃金法則。
然而,真相並非如此。人體皮膚的老化可表現為皺紋、鬆弛、皮膚彈性下降,伴有含水量降低、色素沉著等,即主要體現在皮膚顏色和質地改變這兩方面。維他命C可以改善皮膚暗黃、色斑問題,確實能够幫助人們減緩肌膚衰老。
"晚A"中的"A"專業上稱其為"類維他命A",它能够促進人體皮膚纖維細胞的生成、提升並改善皮膚中膠原蛋白的數量和結構。類維他命A包括了維他命A本身及其一系列代謝產物如視黃醛,以及一些合成的衍生物。含有這類活性成分的護膚品是皮膚科學界公認的抗衰老外用產品,可以有效改善膚色的均勻度、提升皮膚彈性。
可是,部分含維他命C及其衍生物、類維他命A的護膚品,會對皮膚產生一定刺激性,使皮膚出現乾燥、紅斑、脫屑等不良反應,而且亞洲人群更容易出現這些不良反應。囙此,皮膚敏感或皮膚耐受力差的人,要慎用這種護膚方法。
尤其部分類維他命A物質具有感光性,在紫外線作用下會失去活性,導致人體皮膚屏障更加脆弱,即便消費者嚴格遵循夜間避光使用的原則,局部皮膚仍可能出現刺激症狀。一些本身皮膚敏感或者患有面部皮膚病的患者,選用該類產品時應更加慎重,在正式使用前最好先小面積試用。
皮膚科專家表示,很多護膚品都可以被搭配使用,消費者只要根據自己的膚質和產品說明,選擇不同功效的產品配合使用即可,不必非拘泥於"早C晚A"。而不同成分的護膚品之間,一般也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如何選擇和搭配,完全取決於個人喜好。但是最好選擇大品牌、品質可靠的護膚品,避免盲目"入坑"。
食品添加劑是"洪水猛獸"
真相:沒必要一味追求"零添加"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乎全民健康。近年來,不少"成分黨"將抗氧化劑、防腐劑、食用色素、增稠劑等添加劑視為"洪水猛獸",更有不少人"談添加劑色變",認為只有"純天然、無添加"的食品才健康、安全。真的是這樣嗎?
據統計,我國目前有2000多種食品添加劑,按照不同功能,我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將它們分為23個類別,其中包含常見的香料、防腐劑、膨松劑、著色劑、抗氧化劑、水分保持劑等。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實行許可制度,只有確有必要使用、安全可靠並經過我國政府準予的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的歷史與人類文明史一樣悠久。鹵水點豆腐是我國西漢時期發明的食品加工方法,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鹵水就是一種食品添加劑。而且如果沒了食品添加劑,商店裏琳琅滿目的各種食品將不復存在。食品添加劑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准的標誌之一,越是已開發國家,食品添加劑的品種越豐富,人均消費量越大。可以說,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
以使用防腐劑為例,其可以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增殖或殺死微生物,從而防止或延緩食物腐敗,如果一些食品中不添加防腐劑,無法抑制微生物繁殖,食品就很容易變質。囙此是否添加食品添加劑並非判斷食品安全與否的金標準,某種意義上來說,"純天然""零添加"的食品也未必就更健康。
選奶粉要挑蛋白質含量最高的
真相:含量超國標或新增嬰兒腎臟負擔
為了能讓孩子更健康,一些"成分黨"媽媽認真比較國內外各大品牌奶粉的配方成分,挑選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奶粉給孩子喝。那麼,這樣做是否正確?蛋白質含量高的奶粉,就是最適合孩子的奶粉嗎?
有些消費者認為食品中蛋白質含量越高對身體越好,對於某些食物可能是這樣的,但對於嬰幼兒奶粉來說則不然。
其實,我國針對嬰兒配方食品的標準對蛋白質含量有明確的要求。蛋白質含量在標準含量範圍內,就既能滿足寶寶發育需要,又不會因含量太高給孩子腎臟代謝造成負擔。
有專家表示,某些"海淘"奶粉,其蛋白質含量與我國標準存在差异。國情不同,標準設定初衷也不同,家長要謹慎選擇。
腎臟是人體內負責排泄廢物和毒素的重要器官。吃得太鹹、太甜、太油,或者蛋白質吃得太多,都會加重腎臟負擔,引起代謝紊亂,時間一長,在超負荷運作情况下,腎小球將受到損害,從而易引起腎臟疾病。
文:科技日報、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圖:Pixabay、稿定素材
下一篇:習慣揉眼睛?有些情况千萬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