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為什麼動物生育後代那麼輕鬆,人類生孩子卻撕心裂肺?
admin
2021-09-03 16:07:09
0

原標題:為什麼動物生育後代那麼輕鬆,人類生孩子卻撕心裂肺?

在影視劇中,懷孕的女生在生產時,往往會撕心裂肺的喊叫。而且如果一個演員在生育後代時沒有撕心裂肺地喊叫,我們往往會認為她演的不真實。

然而動物卻不一樣,無論是家貓還是野生動物,它們在生育後代時,往往會表現地很輕鬆,最多會哼哼叫幾聲,很少會像人類女性這樣撕心裂肺。

而且,人類女性在生育後代時,往往需要他人的幫助才能完成生產整個過程。而動物在生育後代時,一個人就可以搞定,休息不久就又能够繼續覓食。

那為什麼人類生育後代和動物生育後代的區別會這麼大呢?

動物生育為什麼那麼輕鬆?

人類和動物生育後代時,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還和人類的行走管道有關。

我們人類大約在

400-600萬年

前就開始直立行走,而直立行走又使得人體骨骼進一步發生變化,其中對生育帶來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

人類的髖骨變窄

了。之所以要如此,是因為較寬的髖骨會使得人類在直立行走時無法保持平衡,就會像黑猩猩直立行走那樣東倒西歪。只有髖骨較近時,我們才能平穩行走,而這也使得人類的產道開口變小。

(從左至右為黑猩猩、南方古猿、現代人)

從圖中可以看出,黑猩猩的產道開口較大,而人類的產道開口較小,而且非常崎嶇,這也導致

人類嬰兒在出生時,需要連續轉動兩個方向,才能成功降生。

除此之外,人與黑猩猩相比,人類的腦容量更大,也導致人類女性在生育後代時容易難產。人類腦容量之所以會比黑猩猩要大得多,原因在於我們的食物不同。

植物中富含纖維素以及多糖類等,而這些物質非常難消化,但是生物有辦法,那就是把難以消化的成分放在腸道內,腸道內有許多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以幫助發酵植物內難以消化的物質。囙此,

如果動物的主要食物是植物,那麼它的腸道將會非常長

;反而食肉動物則不需要這麼長的腸道,所以食肉動物的腸道較短。

而研究表明,黑猩猩、大猩猩以及紅毛猩猩等腸道較長,囙此屬於食草動物;而人類的腸道較短,屬於雜食動物。

由於腸道也要消耗大量營養,所以黑猩猩以及紅毛猩猩等,多餘的能量都用來發展腸道了。而人類的腸道較短,可以有多餘的能量用來發展耗能極高的大腦,這就是

"昂貴器官假說"

當然也有人會問,老虎、獅子等腸道也短,為什麼它們沒有發展大腦呢?這其實是因為它們發展了其他的耗能器官,比如:敏銳的反應能力,奔跑能力,撕咬能力等,不一定要把能量用來發展腦容量。

只有人類,劍走偏鋒發展了腦容量,而這既使得我們的智力得到提高,也造成了人類女性在生育孩子時極其痛苦,難產率也比其他動物大得多,以至於即使到現在,仍舊有許多女性死於難產。

人類都是早產兒

我們知道,當人類難產率較高時,也會使得人類的生育速度放緩,甚至呈負增長,而這甚至會導致人類數量不斷减少,以至於最終滅絕,那為什麼現如今人類並沒有滅絕,反而成為地球主宰呢?

這就不得不感謝人類在演化時保留了另外一項技能,那就是:

人類嬰兒會在還未徹底發育成熟時出生,之後在體外繼續發育一段時間。

人類嬰兒的大腦雖然在母親體內已經發育了一段時間,但是在它出生一年後,嬰兒的腦容量還會迎來飛速增大的過程。而在之後嬰兒大腦的發育速度將會變緩,此時嬰兒的身體發育速度才會新增。

科學家計算,如果人類嬰兒要等到發育相對成熟再出生,至少需要母親懷胎21個月左右,而現如今母親在10個月左右就會生產,囙此全人類其實都是

"早產兒"

懷孕10個月出生,意味著嬰兒在出生時頭部較小,相對而言更容易出生,儘管如此,人類女性仍舊要承受生育之苦。

由此可見,如果嬰兒腦部發育成熟後再出生,會使得人類種群面臨滅絕的風險,囙此在這種淘汰機制下,"早產兒"基因被保留了下來,以至於在如今,懷胎十月才是足月生產,超過了十月則要進行醫學干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