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糞晶片
印度一直以來都把"牛"視為神只,不停地開發牛糞的"新功能"。這不,全國牛類委員主席卡迪利亞又宣佈了一個牛糞的"新功能",他對外聲稱,經過"科學證明",在手機當中放入牛糞晶片,就可以大幅度地减少輻射,還可以預防疾病。
相信大多數人聽到這則消息肯定會感到震驚和荒謬。"牛糞防輻射"這事聽起來真的有點太離譜,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輻射到底是什麼?
要瞭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得搞清楚:輻射是個什麼東西?
由於"輻射"看不見,摸不著,所以有很多人都很擔心被"輻射"危害到身體健康。但實際上,輻射並沒有很多人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從本質上看,輻射和我們看到的"光"其實是一碼事,它們是一個家族的不同成員,都是電磁波。"光"屬於電磁波家族的可見光波段。所以,"光"其實也是一種輻射。
科學家就發現,在宇宙當中,所有溫度高於絕對零度的物體都會向外發生電磁波(輻射)。又根據熱力學第三定律:
絕對零度無法達到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輻射無處不在,任何物體都在向外發出輻射。比如:人類自身就在發出輻射,是紅外波段的輻射,由於
不在
可見光波段,所以,我們肉眼無法看到。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只要是輻射就是有危害的,那人類早就會因為輻射而滅絕了,可我們都還好好活著,這說明輻射當中肯定是人畜無害的。事實也是如此,輻射分為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一種是非電離輻射。
電離輻射是對人體有危害的,它會使得構成人體的粒子發生電離作用,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在DNA雙螺旋結構上,那就有可能會導致DNA的序列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癌症等疾病。
至於非電離輻射,說的就是沒有辦法使得構成人體的粒子發生電離作用的電磁波。所以,相比於電離輻射,非電離輻射是人畜無害的存在。現時來說,科學家只找到了非電離輻射一個危害:
加熱。
說白了,就是如果你持續被非電離輻射照射,那麼要付出的代價就是體溫稍微升高一些。比如:絕大部分的太陽光的作用就是如此。
那日常生活中,哪些是電離輻射,哪些是非電離輻射呢?
這就要從兩者之間的區別說起。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最大的區別是:能量不同。電離輻射的能量大,主要是高能電磁波和粒子。而非電離輻射能量小,主要是能量較低的電磁波。
所謂的高能電磁波無外乎就是電磁波頻段上,頻率高,波長短的電磁波,主要集中在紫外波段往右的這些頻段。而能量較低的電磁波主要是可見光以及紅外波段,微波等波長較長,頻率較低的電磁波。
牛糞晶片防輻射?
瞭解輻射,我們再來看看牛糞晶片到底防不防輻射?
防輻射主要防的是電離輻射,也就是高能電磁波和粒子,比如:紫外線,X線束、γ射線、超聲波。
平時我們所能接觸到的場景就是CT掃描,X光掃描等等。實際上,日常生活也有很多電離輻射,比如:空氣當中的稀有氣體氡氣,坐飛機甚至包括吸烟等等。只不過它們的劑量都相對較小,不會顯著地影響到身體健康。不過,客觀地說,對於非電離輻射,我們還是要盡可能地遠離。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而
手機晶片的輻射主要是非電離輻射,也就是能量較低的電磁波,並不會對身體健康有危害,根本不是預防的對象。所以,晶片上塗不塗牛糞,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這裡多說一句,手機通信訊號的輻射實際上和晶片的輻射是兩碼事,不過手機通信訊號的輻射本質上也是非電離輻射。
如果連手機晶片的非電離輻射都害怕的話,那真的不能出門,因為太陽光中的可見光的能量要遠比手機晶片强千百倍。如果手機晶片都需要塗牛糞來防輻射,那出門豈不是也要裹一層牛糞才能出門?
所以,這次推出的這個"牛糞晶片"明顯是過分誇張甚至可以說是捏造了它的"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