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河南遭遇極端暴雨灾害:豪雨過後,這3種疾病最容易“病從口入”
admin
2021-07-21 17:14:33
0

原標題:河南遭遇極端暴雨灾害:豪雨過後,這3種疾病最容易"病從口入"

每到七八月份,往往受到強對流的影響,各地也相應出現豪雨天氣,洪澇災害也相繼出現。

而近日,河南遭遇千年一遇的極端天氣,讓全國上下都時刻關注,河南部分地區出現用電中斷、捷運停運,鄭州市多條河流水位持續上漲並出現險情,出現嚴重的洪澇災害。

據氣象局觀測,此次强降雨持續時間較長,要想完全結束,預估還需等到23日。

而短時間强降雨或者持續性降雨等惡劣天氣,容易引發洪澇災害,也威脅到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囙此,我們更需要做好相關衛生防疫工作。

提醒!灾後生水是傳染病最好的傳播通路

與洪澇有關的最常見的健康隱患,就是飲用水設施和死水的污染。

要知道,由於洪澇災害會導致廁所、陰溝以及畜圈被淹,導致糞便污水溢流,從而導致飲用水源遭受嚴重污染,食品受淹後發黴變質,更容易引起腸道傳染病。

洪澇過後,最容易引發哪些腸道性疾病?

第一,細菌性痢疾

這種疾病主要因志賀菌屬,也就是痢疾杆菌所引發,人一旦感染此病,就會迅速出現畏寒、發熱、腹瀉以及腹痛等症狀,嚴重還會引發感染性休克或者中毒性腦病

第二,A型肝炎

A型肝炎可通過糞-口傳播,一旦人體感染甲型肝炎病毒,患者會出現疲憊、食欲減退、肝功能异常等主要表現,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黃疸

第三,傷寒或副傷寒

這類病主要是傷寒杆菌,或者副傷寒杆菌甲、乙、丙所引起,主要表現為持續高熱、特徵性中毒、玫瑰疹或者白細胞减少等現象,患者同時還會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

洪澇過後,我們該如何預防這些腸道性疾病?

這些傳染病之所以流行,無非具備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染途徑以及易感人群,而恰恰洪澇災害又符合這3個基本環節。

囙此,要想預防這些腸道性疾病,咱們需要從這3點進行預防。

1,控制污染源

對於患有傳染病的患者,就需要盡可能做好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避免傳染源擴大。對於患有傳染病的動物,也需要及時進行處理。

2,切斷傳播途徑

通常傳染性病毒都是通過空氣、水、飲食以及接觸傳播,對於洪澇災害過後,注意飲用水、飲食衛生,不喝生水,只喝開水或者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

同時對於食物,更需做好預防食物中毒,食物要煮熟煮透,同時不吃泡在洪水中的食物,也不吃被洪水淹死,又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更別吃死掉的海鮮。

另外儘量採用燉煮、燜燒等需要長時間的烹飪管道,確保食物能够徹底煮熟煮透,同時也別儘量剩飯剩菜,若真的需要留下就需冷藏保存,下餐之前務必要徹底加熱。

有些人會問:斷電後的冰柜,裡面的食物還能吃嗎?

通常情况下,斷電後的冰柜還能繼續維持一段時間,冷藏室可維持4小時的溫度,而冷凍室卻可以維持24小時,所以這段時間內所存放的食物尚且安全。

要想避免"病從口入",勤洗手同樣也很重要

由於洪澇過後的水質遭受污染,人體表皮難免會接觸到被污染過的水質,囙此除了需要戴手套、戴口罩等防備工作,另外還需注意手部清潔,不要用手,尤其是髒手揉眼睛。

同時居家衛生環境也很重要,由於洪澇災害會容易吸引蛇蟲鼠蟻出現,所以需要防蠅滅蠅,防鼠滅鼠,滅蟎防蟎

對於被洪水淹過的房屋,需要開展消毒殺菌工作,通常可"84消毒液按1:60比例配水後用噴霧器對應消毒的場所進行噴灑

鄭州挺住,河南加油!

此次鄭州遭遇極端强降水天氣,緊急救援仍在進行。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如今河北、山西、江蘇、安徽、江西、山東、湖北7省消防救援隊連夜馳援,還有無數羣衆在自救,在救助他人。

什麼是中國,什麼是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中國力量。

天灾無情,人間有情,希望河南一切安好,希望所有家人們都能平安歸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