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婦科疾病中發病率位居前列的惡性腫瘤之一,宮頸癌也逐漸被人熟知。
隨著文宣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也都開始意識到,宮頸癌與一種HPV(人乳頭瘤病毒)的病毒息息相關。
為何越來越多的女性患上宮頸癌?
1、病毒感染
HPV病毒的持續感染是誘發宮頸癌的關鍵因素之一,有將近98%的宮頸癌病人在進行切片檢查的時候被查出存在高危型的HPV病毒。
2、長時間攝入避孕藥
很多女性在性生活之後不想要孩子,就會通過服用避孕藥來减少生育幾率,可是過多避孕藥的攝入,不僅會對女性的身體造成損傷,更容易新增患有宮頸癌的風險。
3、性生活不節制以及性伴侶過多
一般來說,男性是HPV病毒的主要攜帶者,如果女性長時間與不同的男性進行性生活,就會大大地新增感染HPV病毒的幾率。
HPV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想要儘量避免患上宮頸癌,除了要注意預防和控制上述三種患病原因之外,接種HPV疫苗也很關鍵。
有資料顯示,超過9成的宮頸癌患者都因感染HPV,這也意味著:一旦感染HPV,患上宮頸癌的風險也就逐漸新增。
不過對比其他癌症而言,宮頸癌是現時少數不多可有相關疫苗作為防控的癌症,而HPV疫苗也是現時全球唯一一個可有效預防宮頸癌的疫苗。
專家:二價HPV疫苗防控率達84.5%,需建議儘早接種
現時HPV疫苗分為國產二價、進口二價以及四價、九價這四種。
廣州市預防醫學會首席專家王鳴,近日參加廣州舉行的"宮頸癌及戊型肝炎疾病防控策略研討會"上表示,作為風險最高的病毒株,HPV16型和HPV18型可通過二價和四價疫苗進行防禦。
而二價HPV疫苗防控率可達到84.5%,而我國又恰好是全球唯一有4種HPV疫苗在市面上使用的國家。
囙此王鳴建議各位適齡女性儘早接種,根據自己年齡、經濟條件來選擇合適自己的疫苗。
現時,市面上的HPV疫苗主要分為三種,即我們常說的二價、四價以及九價疫苗。
二價疫苗:
主要預防的是16和18兩種HPV亞型病毒,其適用範圍較其它兩種疫苗來說,更為廣泛。
一般9到45歲的女性都可接種,並且二價疫苗在預防宮頸癌方面也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從性價比和疫苗數量來說都是首推的選項。
四價疫苗:
它在二價疫苗的基礎上,增添了預防6和11型HPV亞型病毒的功效,雖然功能新增了,但對女性接種年齡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一般只建議20-45周歲的女性進行接種,其接種後的預防率可高達99%,不僅能更好地防止宮頸癌的侵襲,還能有效的預防尖銳濕疣等病症。
九價疫苗:
它是所有疫苗中預防範圍最廣,年齡要求最嚴格的疫苗,九價疫苗只適用於16-24周歲的女性進行接種。
不過九價疫苗在預防各類HPV亞型病毒上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預防宮頸癌的概率也達到了99%以上。
如何接種HPV疫苗呢?
臨床研究顯示,HPV疫苗沒有明確的接種時間,但還是儘早接種儘早防禦的好。
同時還需注意,HPV疫苗的效果對懷孕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囙此儘量不要在懷孕期間接種HPV疫苗。
而對於45歲以上的人群,並不是不建議接種HPV疫苗,這是由於45歲是疫苗進行臨床試驗所設定的年齡上限,囙此臨床研究數據較少。
囙此,對比疫苗接種而言,45歲以上更應該定期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