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亭|脚趾痛完膝蓋痛? 難道痛風也會“轉移”?
admin
2022-02-15 01:25:12
0

原標題:風濕亭|脚趾痛完膝蓋痛? 難道痛風也會"轉移"? <!---->

開欄語:

人們常說的風濕,中醫稱之為"痹病",其發生與人體正氣不足,感受風、寒、濕、熱之邪密切相關。 如何顧護正氣,有效避免外邪的入侵? 《風濕亭》將定期推送有關風濕防與治的科普知識,教您遠離風濕,為筋骨強壯保駕護航!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風濕科主任醫師何羿婷

×

何羿婷主任的門診經常有病友問:

"何主任,為什麼我之前只是左脚痛,後來右脚也跟著痛,現在兩隻腳都痛,差點下不了地,是不是痛風也會轉移?"

"何主任,一開始我只是脚趾頭痛,現在脚踝又腫又痛,手指也開始痛,痛風它會走嗎?"

"何主任,我痛風5年了,最近膝蓋突然痛過一次,會不會是痛風轉移到膝蓋了?"

……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20214/fb3031be40be477d863ee4651e39c0b1.png "/>

< strong>01

一、"轉移"究竟怎麼回事?

1、尿酸控制不佳

其實,所謂的"轉移",並不是真正的"轉移",從西醫的角度來說是尿酸還沒控制好所導致的受累關節增多的表現。

一般情况下,痛風發作是尿酸鹽晶體沉積在關節腔所導致的。 當尿酸水准較低時,尿酸能溶解在血液中; 當尿酸水准過高時,尿酸就不能溶解於血液,就會析出沉積到關節腔裏,導致關節的疼痛。 如果尿酸長期處於偏高的水准,患者的全身各關節(如跖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都有可能出現尿酸鹽結晶,從而出現痛風"轉移"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尿酸長期控制不佳,到了後期可能全身關節都會出現疼痛,甚至還可能出現痛風石、腎損害等。

2、藥物的影響

患者在服用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等降尿酸藥的過程中,也可能出現痛風"轉移"的情况。 這是由於服用這些藥物時,原本沉積在關節腔中的尿酸鹽晶體會迅速溶解,而溶解入血的尿酸有可能流動到另外一個關節,從而引起另外的關節疼痛。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20214/25359d6c9c4e4bd59bb3edc6f6a1411e.jpeg "/>

< strong>02

二、從中醫的角度看

痛風屬中醫"痹症"的範疇,其發病與脾腎不足有關。 脾主運化,脾的運化功能正常,水穀精微化生有源,並通過布精作用可輸布全身來營養機體。 若平素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飲酒無度,而致脾失健運,津液代謝失常,水穀不化精而反化濁,則濕濁內生。 又因腎主水,司開合,為氣化之本,一旦氣化失職,開合不利,水液的輸布調節失常,清津不能運化,濁陰不得排泄,水濕停滯,久而成濁、成淤。 如果這個時候過食高嘌呤食物、嗜酒,或外感風、寒、濕之邪,則使濕濁難以瀉化,留於血脈之中,流布於骨節、肌肉、筋膜之間,氣血運行不暢而發病。 由於濕性重濁,故發病之初多在足部及下肢,病久則波及上肢。

此外,儘管痛風屬於"濁瘀痹",但我們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所以風邪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由於"風善行而數變",即風有行走、走竄的特點,囙此"風"偏盛時,關節疼痛便會出現由這個關節走到另外一個關節,即像風一樣遊走不定。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20214/f02fdc5a078847ff8e8ec03179adb856.png "/>

< strong>03

< strong>三、如何避免痛風"轉移"

1、西藥治療+生活方式干預

痛風發作期正確使用消炎鎮痛藥或激素類藥物,症狀緩解後用降尿酸藥物治療,再配合低嘌呤飲食、規律生活,將血尿酸水准長期穩定在目標值360或300 μ mol/L以下,能逐漸把關節腔內的尿酸鹽結晶溶解,不產生新的結晶,這樣將大大降低痛風發作頻率,讓其不再"轉移"。

2、中醫藥治療

痛風屬中醫"痹證"的範疇,常見濕熱痹阻證、脾虛濕淤證、脾腎虧虛證等。 患者可通過辨證,予中藥口服治療,再配合中藥封包外敷、針灸、沐足等,可緩解疼痛、降低血尿酸,减少復發。

< strong>END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風濕科 寧喬怡李春花

執行編輯:劉文婷

稽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