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農村的這兩種野果,都是在冬天成熟,很多的農村人都吃過!
admin
2021-07-27 13:42:33
0

原標題:農村的這兩種野果,都是在冬天成熟,很多的農村人都吃過!

冬季一般比較的蕭條,山裡也是光禿禿的,很少有水果。然而,在農村裏,每到冬季的時候,許多的農村小朋友就會去山上找尋一些野果子吃。相信以下這兩種野果實,肯定是無數70/ 80後的人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了。當年,好多人為了吃這些野果,可是吃了不少苦頭,你還記得嗎?

第一種:

救命糧

救命糧是火棘的俗稱,也叫救兵糧、火把果、赤陽子,屬於薔薇科火棘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4m,通常採用播種、扡插和壓條法繁殖。

火棘果實10月成熟,可在樹上宿存到次年2月,採收種子以10~12月為宜,採收後及時除去果肉,將種子沖洗乾淨,曬乾備用。這種野果子在農村遍山都是,同時救命糧的產量非常高,一棵樹都能產十幾斤野果。這些野果在冬天的時候最美味,吃起來比較甜,用來充饑非常不錯。以前饑荒的時候,農民朋友們沒有足够的食物,就漫山遍野找野果實吃,而救命糧就非常受歡迎。

火棘果實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蛋白質、胺基酸、維他命和多種礦質元素,可鮮食,也可加工成各種飲料。紅果中含有抑制齲齒的活性物質,對人類牙齒防治有積極意義,又是製作牙膏的優質原料。以前在農村長大的很多朋友們都吃過救命糧,如今很多的小孩子幾乎不認識這種野果了。

第二種:

拐棗

拐棗,別名萬壽果、俅江枳椇、雞爪連、金鉤梨、拐棗兒、臭杞子、雞爪子、龍爪、彎撈撈、蜜爪爪等,鼠李科。很多的朋友為了吃這種野果實,應該是吃了不少苦,因為這種樹實在是太高了,枳椇屬落葉喬木,高達10米多。

拐棗也是在冬季打霜之後才成熟的,成熟之後的拐棗味道非常甜,吃起來就像蜂蜜一樣。拐棗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據科研部門分析測定,其肉質果梗中含蔗糖24%、葡萄糖9.5%、果糖7.92%。風味頗佳,可作為生食果品。因而有"糖果樹"的盛名,又有"雞爪梨"、"甜半夜"之雅稱。此外,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蘋果酸鉀等無機鹽類。

不只是小孩子喜歡吃拐棗,而且大人也常常去採摘拐棗,因為它更大的用途就是釀酒,用拐棗釀造的酒味道非常好,同時度數也非常低,很多人都非常鍾愛拐棗酒。你喝過沒有?

這些冬季才成熟的野果子,你吃過沒?是不是勾起了你童年的美好記憶呢?(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聯系删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