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在世界各地流行,並且有迴圈復發的趨勢。
美國疾控中心曾統計過部分食物污染導致的A型肝炎爆發,其中海鮮是傳播A型肝炎的"主凶"之一,曾經導致過多起疫情的發生。
一、海鮮毛蚶致上海30萬人爆發感染
1988年,上海A型肝炎疫情爆發,其中有30萬人感染A型肝炎,而導致這場疫情爆發的元兇就是"毛蚶"。
其實早在1983年,上海就曾經爆發因毛蚶引起的疾病流行,但出於毛蚶的市場需求,當時政府部門並未完全禁止毛蚶的銷售,僅規定"僅可售賣新鮮的、活的毛蚶",而這一寬鬆的政策,也為5年後的"A型肝炎暴發"埋下了伏筆。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上海A型肝炎暴發事件"的源頭。
1987年以前,上海市場上的毛蚶大多來自山東的附近海域。而在1987年9月,上海啟東市意外發現了巨型的"毛蚶礦"。之後,大量的啟東毛蚶湧入了上海市場。據統計,當時上海約有230萬人都食用過啟東毛蚶,約占總人口的六分之一。
而最主要的問題就出在於,1987年的這批啟東毛蚶雖新鮮,但受到了當地人和農畜動物的糞便污染,這些毛蚶早已被細菌和病毒污染。而在食用毛蚶方面,江浙滬地區的百姓喜愛生食毛蚶,而這也無異於對病原體"門戶大開"。
1988年1月5日,因毛蚶導致"食物中毒"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加。到了1月19日,上海突發不明原因發熱、嘔吐的病例突然增多,上海甲型肝炎正式爆發。
來源:原上海衛生防疫站
疫情爆發後,各大部門、媒體開始文宣A型肝炎防治知識。隨著傳播途徑的切斷,到了3月底,A型肝炎患者逐步减少,截止1988年5月中,共有310746人發病,全年累計病例352048,A型肝炎的年發病率近3%。
當時上海A型肝炎疫情的爆發,不僅對百姓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威脅,還影響了上海的經濟情况。不過隨著疾病管控水准的提高,到了2017年,上海市的乙肝發病率已降至1.16/10萬,相比1990年下降了95.55%。而海鮮毛蚶在上海則被禁止銷售。
二、A型肝炎疫情,竟然年年有
時間回到現在,其實在我國遼寧省,它也是A型肝炎疫情的高發地之一,年年都有疫情發生。
去年3月,網上有傳言聲稱"遼寧地區因食用海產品引起A型肝炎大暴發。"後來遼寧省疾控中心回應,只是散發狀態,並不會暴發,但也表明遼寧省的確出現了A型肝炎疫情。
當時網上流傳的"通知"圖/網絡
其實遼寧省出現A型肝炎疫情的原因與"上海事件"相差無幾。
首先,遼寧省中有超過一半的沿海地區,當地的居民有生食或半生食海鮮的習慣,甚至部分人認為帶著血水吃才够鮮。這種吃法也成為了遼寧省A型肝炎疫情出現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 A型肝炎病毒極易在貝類海鮮蓄積,比如"上海事件"的罪魁禍首——毛蚶,不僅能蓄積A型肝炎病毒29倍,這些病毒還可以在體內存活3個月。
但現時不管是遼寧省還是全國的A型肝炎疫情,都處於低水準。據國家衛健委委員姚文清介紹,"近幾年,遼寧省的發病人數為每年2000~3000例,最低時還不到1000例。而全國的A型肝炎發佈人數,也不超過2萬例。"
除了百姓的A型肝炎防治意識提高了之外,還得益於甲肝疫苗的上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A型肝炎在我國的發病情况。
三、為什麼海鮮容易攜帶病毒?
雖說如今A型肝炎的發病人數減少了,但基本每年的2-3月或者7-8月,都是A型肝炎的高發期,這時候的人吃海鮮比較多,從而吃出A型肝炎的人也不少。為什麼海鮮會這麼容易攜帶病毒呢?
原來,相比於其他病毒, A型肝炎病毒的存活能力較强,即使在常溫,它們也能在糞便中存活30天后仍具有感染能力。
如果人群感染了A型肝炎,排出的糞便攜帶著病毒進入到自然水體。而貝類海鮮(有殼的水生動物)是濾食性生物,在濾食水中的餌料時,容易在體內蓄積病毒。
各種貝類海鮮,比如甲殼類的蝦和蟹,腹足類的鮑魚,雙殼類的毛蚶、扇貝,以及頭足類的魷魚,都可能攜帶A型肝炎病毒。
以上這些海鮮都有可能攜帶A型肝炎病毒,那海鮮還能吃嗎?
當然可以吃,但前提是科學選購,從正規管道購入,以及要正確食用,喜歡吃貝類海鮮的消費者需注意以下2點:
-選購
消費者應通過量販店、大型批發市場等正規經營通路,選購來源可靠、養殖環境乾淨且符合安全標準的貝類海鮮。避免購買一些在容易受到陸源污染的貝類產品。
-食用
在購買貝類海鮮後,需低溫保存,並且儘快食用;在烹煮和食用時,要保證加工製作貝類的衛生條件,蒸熟煮透,不生吃、半生吃或醃制後直接食用貝類,需要注意的是一次不宜進食過多,以及不要食用貝類海鮮的消化腺等內臟。
半生吃或生吃貝類海鮮的滋味或許不錯,但不可為了一時的口舌之欲,而冒險嘗試,這不值當。吃壞了身體,最終受罪的還是自己。
四、如何進一步遠離A型肝炎
A型肝炎是一種可防、可控、可治的傳染病,但俗話說"百治不如一防",預防才是最應該重視的,現時A型肝炎流行食源性傳播,那有什麼方法能有效預防A型肝炎呢?
1、接種甲肝疫苗
接種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無A型肝炎免疫史和未感染過A型肝炎病毒的人可通過接種甲肝疫苗進行預防。
2、注意衛生
日常需注意飲食衛生,飯前飯後要洗手;共用餐具時,最好實行分餐;生食和熟食分開,切菜板、刀具和貯藏容器均應嚴格分開,防止污染;不到衛生不合格的攤位就餐。
3、吃熟食
不生吃海鮮,尤其是近海產品,購買了易受污染的食品要高溫加熱。一般情况下,在100℃高溫下1分鐘就可使A型肝炎病毒等失去活性。
對於普通人群來說,感染上了A型肝炎,預後較良好,基本不發展成慢性肝炎。但對於部分特殊人群,比如靜脈藥癮者、同性戀者、HIV及慢性肝炎患者,往往易發展成重症肝炎,危害不可小覷!
海鮮生吃雖肥美、鮮嫩,滋味好,殊不知這是在給A型肝炎病毒可乘之機,很容易"惹病上身",切勿為了享受一時的口舌之欲,用自己的健康去交換。
參考資料:
[1]《警惕!這種帶毒的小海鮮,曾讓上海30萬人染病》.中國家庭醫生雜誌.2020-04-22
[2]《肝高發,罪魁禍首是大家常吃的這兩樣海鮮?官方回應》.廣州日報.2020-03-02
[3]《吃海鮮傳染A型肝炎?那海鮮還能吃嗎?》.全民較真-騰訊新聞.2020-03-09
[4]《貝類海鮮別生吃,小心感染甲肝!》.佛山市場監督.2020-03-02
[5]《上海30萬人暴發感染,這種海鮮至今被上海禁售》.丁香醫生.2021-08-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