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炒小鱼花生的做法
admin
2023-09-04 08:30:43
0
辣炒小鱼花生的做法

辣炒小鱼花生的做法

更新时间:2021-11-02

菜谱名称:辣炒小鱼花生

菜谱序号:71208

主料

花生(200g),小鱼(100g)

辅料

厨具

炒锅

步骤

辣炒小鱼花生的做法步骤:1

1、花生和小鱼干都洗净,晾干。

辣炒小鱼花生的做法步骤:2

2、锅热放一点油,倒入花生,炒到焦焦的,装出来备用。

辣炒小鱼花生的做法步骤:3

3、再到入油,把小鱼干炒变色,装出备用。

辣炒小鱼花生的做法步骤:4

4、放入蒜,和辣椒炒出辣味。

辣炒小鱼花生的做法步骤:5

5、在放入小鱼和花生,翻炒。

辣炒小鱼花生的做法步骤:6

6、在放入蒜苗拌匀,放入盐,酱油拌匀就可以了。

小常识

花生的作用

1.花生含有维生素E和一定量的锌,能增强记忆,抗老化,延缓脑功能衰退,滋润皮肤;

2.花生中的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花生红衣的止血作用比花生更是高出50倍,对多种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3.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用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4.花生中含有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可以防治肿瘤类疾病,同时也是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化学预防剂;

5.花生纤维组织中的可溶性纤维被人体消化吸收时,会像海绵一样吸收液体和其他物质,然后膨胀成胶带体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积存和所产生的毒性作用,减少肠癌发生的机会;

6.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润肺、和胃、补脾。治燥咳,反胃,浮肿,脚气,乳妇奶少,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之功效。主治营养不良,食少体弱,燥咳少痰,咯血,齿衄鼻衄,皮肤紫斑等病症。

花生食用禁忌

适宜营养不良,食欲不振,咳嗽之人食用;适宜脚气病患者食用;适宜妇女产后乳汁缺少者食用;适宜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之人食用;适宜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食用,能提高儿童记忆力,有助于老人滋补保健;花生含油脂多,消化时需要多耗胆汁,故胆病患者不宜食用;花生能增进血凝,促进血栓形成,故患血黏度高或有血栓的人不宜食用;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食;内热上火者不宜食用,因花生性燥,能使口腔炎、舌炎、唇疱疹、鼻出血等更加重,长久不愈;跌打损伤者不宜食用,因花生中有一种凝血因子,可使血淤不散,加重淤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茶咖日报|12306回应推出“... 8月18日,茶咖日报的主要内容有: 12306客服回应“高铁推出奶茶冰激凌”:此前就有售卖 极目新...
从“爆火”的高线光瓶酒,看洋河... “大佬同款光瓶酒,品味就是高” “抢不到,根本抢不到” …… 最近,洋河旗下的高线光瓶酒彻底火了。...
探究好火腿的品质要求与各个部位... 火腿,那可是咱们国家传统美食的宝贝。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吃饭的时候都离不开它。火腿做法多,哪个部位做...
烹饪大师进五粮液!张楚义手把手... 烹饪大师进五粮液!张楚义手把手传艺,这场跨界交流太有料 四川食文化网消息(李飞)8 月 17 日的五...
低GI成养生党“新宠”,盒马4... 极目新闻记者 胡浩 “我身边的亲朋好友越来越注重健康,喝饮料要0糖,吃零食先看糖分、脂肪等含量,买包...
5G冲浪两天,来讲讲“木姜子猪... 大家好,本周的《一饭封神》Recation来得特别早,原因想必很多朋友也清楚——“木姜子猪扒饭”事件...
贵阳咖啡氛围太好了 ——202... 一杯咖啡一座城,一份情怀一群人。8月15-17日,2025“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暨“爽爽贵阳·...
立秋养生转折点,养护脾胃才关键...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正...
上海最古老茶楼推出10元早茶套... 近日,上海豫园商城核心地标湖心亭完成历时近2年的保护性修缮,正式向公众开放。湖心亭茶楼开门迎客的同时...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崂山会场... 大众网记者 王钦峰 青岛报道 金色浪潮激荡海上仙山,五洲共享尽显开放魅力。8月16日晚,在纵享30天...
食品安全丨火出圈的“干噎酸奶”... 近段时间以来,“干噎酸奶”流行于网络,各路美食博主竞相晒出自己的创意吃法,但也有不少人吐槽其独特感受...
人民广场周边美食探店指南,必打... 人民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汇聚了众多旅...
家里泡果酒一般买什么白酒?选对... 泡果酒已经成为很多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传统饮品,它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尤其在节假日或家庭...
今日养生方 | 这颗“水中灵芝...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它不仅是诗词赞颂的对象,更是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