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创业青年如何在“横琴舞台”开启新生活?
创始人
2024-12-22 09:22:40
0

从澳门来到横琴

他们让更多人品尝家乡味道

2024年11月,我们应澳门青年梁家星的邀请,来到了这家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澳门茶餐厅,来尝尝他和他的同学在这里出品的澳门特色美食。

萧家源是这家餐厅的主厨。餐厅开业半年来,萧家源每天早晨从澳门开车来到横琴,从中午忙碌到天黑。这个餐厅的每一道菜都由他亲自掌勺。

在来到横琴之前,萧家源在澳门帮父母打理着已经开了有三十多年的餐厅。在梁家星的力邀下,萧家源将自己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手艺带到了壹马茶记。

萧家源对于菜品细节的把控非常执着,用什么米,选哪种腊肠,他希望呈现在食客面前的每一道菜都是他从小到大熟悉的澳门味道。也正是这份执着,让他和梁家星不厌其烦地跑遍了澳门的大街小巷去寻找一款已经停产的奶茶壶。

从小小的奶茶壶,到每一道热气腾腾被端上桌的菜,萧家源和梁家星专注、踏实地为来到小店的顾客提供原汁原味的澳门味道。随着越来越多的澳门人来到横琴工作和生活,这个小小的温馨的空间已经成为很多在横琴的澳门人随时能够品尝家乡味道的地方。开业半年来,壹马茶记也慢慢收获了很多横琴本地的回头客。

壹马茶记的对面就是天沐河,这条河贯穿横琴全岛,距澳门氹仔最近处不足200米。20世纪六十年代末,珠海和顺德两县联合围垦了大、小横琴岛之间的“中心沟”,使两岛合二为一,之后统称为横琴。

2011年,在澳门念完高中的梁家星被保送到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念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他来到了爷爷当时工作过的横琴。

2015年,刚毕业的梁家星开始在横琴的一家公司做市场调研工作。最初工作的三年让梁家星得到了快速的成长。这三年间,他见证了横琴的建设发展,也慢慢看到了市场的机会。

2018年,梁家星在横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营的业务是地产销售和家居装修。慢慢地,他在横琴也拥有了多家自己的餐厅。

为了促进澳门与内地融合发展,拓展澳门企业发展空间和载体,鼓励澳门企业在横琴租用办公楼宇实行跨境办公,横琴早在2019年就对进入试点楼宇的澳门跨境办公企业给予租金补贴。

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挂牌成立,为了吸引集聚各类人才以及促进澳门青年在横琴创新创业,合作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租金减免扶持、创业奖励以及补贴政策。

今年,是梁家星来到横琴工作生活的第九年,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揭牌运作的第三年。三年来,琴澳双城加速一体化,越来越多的澳门居民来到横琴工作和生活。根据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委会的相关数据,截至2024年9月,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达16539人,就业人数达5132人。

从澳门到北京再到横琴

她接连取得创业新成绩

这个小型化穿刺手术机器人是张昊任的公司研发的穿刺手术导航定位系统。传统的肺小结节穿刺手术高度依赖医生的技术和经验,手术时间相对长而且要经历多次调针和CT扫描。

在创业之前,张昊任曾在澳门药监局负责毒麻药品管理的相关工作。2000年,张昊任从澳门来到内地,投身到药物与医疗器械研发领域。

在创业之初,张昊任就将目光锁定了肿瘤诊疗智能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方向。她在以往的工作中发现,成年人的肺部大小在30厘米左右,而医生徒手穿刺看肺部切片往往是以毫米为单位,一个患者就需要看300多张,既耗时也耗精力。她找到了拥有丰富研发经验的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段星光共同攻克难题,努力缩小穿刺导航定位的“毫米差”。

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张昊任与研发团队完成了软组织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产品样机研发,并顺利通过多轮实验。这款手术机器人在2022年和2023年相继获得了国内首张软组织穿刺手术机器人领域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属于国内首创。

2023年8月,张昊任将自己的公司从北京迁到横琴。2024年1月,在第三届横琴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她的穿刺手术机器人项目获得了一等奖,作为合作区代表性的澳人澳企,张昊任的企业,也成为合作区政府投资基金的首个股权投资项目。

总部搬迁到横琴一年多来,张昊任带领公司在琴澳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接连取得新成绩,研发的“导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统”获批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被国家药监局认定为国际首创,这也是横琴本土诞生的第一张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注册证;张昊任的企业也入选了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潜力独角兽”企业。

为了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自2021年9月以来,合作区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以及现代金融业。目前,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从事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澳资企业已超过1224家。张昊任认为,随着产业聚集度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项目会持续落地横琴,这都将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每天往返于澳门和横琴

他致力做中医药出海的“摆渡人”

澳门青年黄滋才现在每天都往返于澳门和横琴之间。2015年,黄滋才从北大数学系毕业,目前是一家中药科技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

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大力发展的“四新”产业之一,也是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澳门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位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从2011年落成,截至2024年10月,共有注册企业239家,其中澳门企业达到86家。

中医药在澳门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行走在澳门街头,中药房、中医馆遍布大街小巷。2017年,中医药被列为澳门特区政府支持的新兴产业之一。但是澳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受制于土地面积和人口规模,中医药市场空间有限,也缺乏推动中医药发展的资源优势。澳门品牌、横琴空间、湾区资源这三个要素的结合为澳门中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黄茵,毕业于澳门大学心理系。2018年,她在澳门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发了线上预约看病系统,与澳门四分之一的诊所建立了合作关系。2019年,黄茵来到横琴,创办了湾谷科技研究(珠海)有限公司,目前是分子态(澳门)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其他内地中医药企业相关产品在澳门的代理。

“澳门注册+横琴生产”,依托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中医药“出海”有望继续提速。对于黄茵而言,下一步很重要的工作是如何将澳门的中医药产品带进葡语系国家和地区,做好中医药出海的“摆渡人”。

具有政策红利与区位优势

多家工厂落地横琴

在横琴的大昌行综合物流中心,海关的工作人员会不定期地来到这里对货品进行查验。作为首批由澳门特区政府推荐进驻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的项目之一,这个拥有5层多温度仓储及加工包装设施、建筑面积达54000平方米的物流中心于2019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

根据2024年1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办法》,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企业生产的含进口料件在合作区加工增值达到或超过30%的货物,从合作区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按实际报验状态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这一新规定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合作区内企业的发展,也将加强内地与合作区之间的经贸联系。

作为中国最早的奶粉品牌之一,飞鹤奶粉正是相中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政策红利与区位优势,在2024年3月完成了飞鹤横琴工厂的建设。

按照有关规定,我国进境食品除需满足国家、品类检疫准入,其生产企业还应在海关注册登记。澳门作为自由港,准予进境的食品范围更大。“进境暂存中转澳门检验检疫食品监管创新”是专门为横琴承接澳门物流业辐射转移、促进两地物流协同发展量身定制的措施。目前,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两头在外”中转澳门销售的食品,在确保满足检疫要求的情况下,海关不再强制性要求食品来自境外注册生产企业,凭澳门官方出具的证明文件准予进入合作区仓储分拨,解决了大昌行等琴澳物流企业多年来的业务发展需求。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实行“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分线管理特殊监管体制。历经2年多时间的探索,2024年3月1日零时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线管理正式实施。珠海横琴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设为“一线”,横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其他地区之间设为“二线”。“一线”为横琴口岸,“二线”通道包括横琴大桥、横琴隧道、深井通道、横琴码头、广珠城轨延长线横琴站及长隆站、十字门隧道(临时出岛)7个通道。

“一线”口岸方面,自用、合理数量为限且符合有关规定的个人行李和寄递物品,海关予以免税放行。 “二线”通道方面,免税或保税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按规定征税,居民旅客15天内首次经“二线”进入内地时,携带免税物品予以8000元的免税额度。

目前,在一线横琴口岸,“粤澳联合一站式”通关系统的使用,大幅度提升了往返于琴澳的跨境车辆的通行效率,海关环节平均验放时间从40秒缩短至23秒,效率提升了40%。

“干饭团”不断壮大

澳门人在横琴成为邻居

合作区分线管理政策正式实施以来,琴澳跨境要素的流通效率得到提升,人员进出更加便利,物流资金流更加高效。作为首个粤澳两地携手合作、为澳门居民打造的大型综合民生项目,“澳门新街坊”也迎来了他们的首批澳门业主。

作为“澳门新街坊”项目的配套建设学校,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的幼儿园和小学已经在今年9月3日正式开学,这是内地首家澳人子弟学校,未来也会为在横琴的澳门子弟提供从幼儿园至高中的“一条龙”教育服务。

黄滋才告诉我们,最初,来横琴的澳门人并不是很多,大家为了交流在横琴生活和工作的相关信息,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取名“干饭团”,如今这个“干饭团”已经有200多人,很多人成了工作上的合作伙伴,很多人也成为彼此的邻居。横琴,这个美丽的小岛,为他们拓展了生活的空间,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说没有吃过这几道武宣特色菜的人... 三伏天的太阳 把武宣的稻田晒得发亮 蝉鸣在竹林里滚成一团 村口老榕树下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这时候吃什么...
西北娃贝贝:黄花菜南瓜香喷喷家... 秋冬季节,孩子常常会出现: 胃口差、不爱吃饭; 手脚凉、体质偏弱; 偏爱零食、不爱主食。 ...
探店推荐 | 从“日式软包”到... BBU(精品烘焙联盟)拟在全国范围内 甄选精品烘焙门店,实地探店拍摄 纳入【BBU主理人品牌推荐】榜...
原创 分...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原创 推...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美团宣布:请所有骑手喝奶茶 8月6日,立秋前夕,全国百万美团骑手收到“秋天第一杯奶茶”。记者联系到美团相关负责人,对方证实,美团...
云南酸木瓜鸡酸到上头!比柠檬酸... 云南酸木瓜鸡,这道源自滇西的风味佳肴,以其独有的酸香成为无数食客的心头好。它选用云南特有的酸木瓜,其...
卤海带要焯水吗?30年卤味师傅... "哗啦——"海带刚下锅就泛起可疑的绿色泡沫,厨房瞬间弥漫着海鲜市场的腥气...作为炸过三次厨房才学会...
《云南档案》——保山小粒咖啡:... 云南保山,北回归线横贯其间,高黎贡山巍峨耸立,怒江奔腾不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享誉世界的保山小...
原创 立... 立秋一到,早晚的风里终于带上了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凉意,可白天的“秋老虎”依旧发威,闷热未消,暑湿缠绵。...
核桃油清蒸鲈鱼——宴客家常两相... 一道鲜到掉眉的懒人硬菜!鲈鱼肉质细嫩无小刺,清蒸后淋上热油激香。冷榨核桃油替代传统香油,坚果香气巧妙...
原创 避... 第一次做避风塘鸡翅时,我信心满满:不就是裹面包糠炸鸡翅吗?结果鸡翅下锅炸到一半,“滋啦”一声油花四溅...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提前引爆申...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6日报道: 随着立秋节气的临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一年度消费仪式再度成为申城市...
870.82% ↑ 遵义白酒,... 据遵义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遵义白酒出口额达3981.26万元(茅台集团的出口除外),同比...
暑期昆明茶饮市场火爆,本土特色... 8月的昆明街头,茶饮店门前蜿蜒的长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昆明饮品市场迎来消费高峰...
家常桂鱼的多种美味做法大全,轻... 桂鱼,作为一种肉质鲜嫩的淡水鱼,深受家庭主妇和美食爱好者的喜爱。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优...
打卡经济的密钥:是日本三得利乌... 近年来,伴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打卡经济”成为品牌营销中备受关注的新趋势。三得利乌龙茶近期与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