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烘焙第一股”破产,创始人回应“很心痛”
创始人
2025-02-18 17:23:09
0

近日,曾经的“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股票代码:1210)的关联公司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这家由台湾人在上海开办的知名糕点品牌,历时32年后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此前,克莉丝汀被曝无法向消费者兑付的卡券金额超过2.5亿元,同时拖欠供应商货款和员工薪酬合计约5700万元。

近年来,烘焙行业竞争激烈,在新旧品牌的交战之中,有克莉丝汀这样的老品牌陨落,一些新兴的网红化烘焙品牌尝试维持“长红”。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客座教授赵晨看来,烘焙品牌要想保持“长红”,“第一性就是得好吃。能否抵挡住盲目蹭热度、坚守自己的产品策略是关键。”

01

连年亏损,卖楼抵债

公开信息显示,克莉丝汀1992年开张,新品研发迅速以及抢占优势地理位置开店,让克莉丝汀一度经营得风生水起。鼎盛时期,克莉丝汀在上海地区有超过300家门店,全国总门店数约1000家。2012年2月,克莉丝汀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烘焙第一股”。上市后不久,克莉丝汀股价最高触及1.7港元/股,市值一度超过20亿港元。

然而,自2013年起,克莉丝汀的经营状况走上了“下坡路”。财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也在逐年下滑,由巅峰时期的13.80亿元减至2021年的2.92亿元。2013年至2021年,克莉丝汀已连续9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超过13亿元。

从账面上来看,莉丝汀负债压力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的流动负债净额已高达人民币5.87亿元。

克莉丝汀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早在2014年,公司就出现部分门店亏损的情况,导致闭店,门店总数从2013年的1052家减少至2014年的952家。此后,公司虽然尝试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关闭亏损门店等方式来扭转局面,但效果不佳。至2022年6月,公司仅剩246家门店,年底则全部关闭。

面对连年亏损的局面,克莉丝汀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筹集资金。其据报道,克莉丝汀曾将其拥有的多处房产出售,以缓解资金压力,然而这些措施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公司困境。

不仅如此,目前还有不少消费者手里持有克莉丝汀的购物卡,据潮新闻报道,2023年年初,杭州一位克莉丝汀的老顾客手头上还有七百多元充值卡和消费券,但她发现自己常去的克莉丝汀宝善店已改头换面成其他品牌的面包店。

此前,克莉丝汀被曝无法向消费者兑付的卡券金额超2.5亿元,拖欠供应商货款、员工薪酬5700万元。对此,公司创始人罗田安表示:“克莉丝汀目前欠消费者的充值款不止2个多亿;我希望能追回被管理层挪用的资产,或者经过破产重组,让克莉丝汀这一品牌恢复运营。”

由于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无法正常交出财报,克莉丝汀自2023年4月3日起停止买卖股票。最终,克莉丝汀在2024年12月27日被撤销上市地位,正式宣告破产。

02

深陷内斗丑闻,创始人称“对不起员工”

曾经的“烘焙第一股”为何走到破产地步?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曾在分析中称,根本问题在于经营管理不善,没有把握烘焙赛道机遇。“从账面上看,克莉丝汀每股净资产为负,出售股权或资产是一种自救的办法,根本之道在于能否激活品牌,经营管理上有没有正确决策。”

自2012年上市之后,克莉丝汀不断在全国各地扩展店面,但营业收入并未取得明显提高。上市后仅两年,克莉丝汀就出现店面亏损情况,陷入了关店潮。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对于中国的烘焙行业来说,创新、升级、迭代一定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一些老品牌的退出,一方面与前几年的疫情有关,一方面也和自身缺乏创新,机制的僵化、团队的老化有关

图源澎湃新闻

据极目新闻报道,公司关店潮期间,克莉丝汀内部管理混乱加剧、内斗不断。此前,罗田安向港交所递交实名举报信,称执行董事朱永宁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股权和投票权,上市后的不断内斗拖垮了公司。朱永宁则称罗田安“不诚信,一片谎言”。此外,克莉丝汀罢免董事和董事辞职的戏码也多次上演。

罗田安此前曾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作为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本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随着一些追求赚快钱的基金进入,管理层出现分歧甚至内讧,导致很多战略无法实施,最终掉队。

除了内部斗争外,克莉丝汀还陷入了多起法律纠纷。据报道,克莉丝汀的多家附属公司存在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累计约数亿元。其中,南京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其法定代表人周乐也被限制消费。这些法律纠纷加剧了公司的资金压力。

罗田安在回顾公司的历程时,不禁感叹:“我对不起员工。”他曾表示,克莉丝汀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公司未能跟上市场的步伐,产品创新不足,导致产品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

03

网红店面临如何“长红”命题

近年来,收缩、关店、撤退成为近几年烘焙行业的热门词汇。美团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烘焙门店平均存活时长32个月,有57.7%的门店在两年内倒闭,只有23.8%的烘焙店能活4年以上。

A轮融资近5000万美元的虎头局被爆欠薪和欠供应货款,目前“虎头局”因为债务问题已申请破产清算;红极一时的新中式烘焙品牌“墨茉点心局”于2023年关闭湖北、浙江、北京等多个城市的店铺,重新退回长沙市场。

不仅如此,国际知名品牌表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被称为“日本必吃甜品品牌”的LeTAO被曝深圳门店全关;被誉为“法甜界天花板”的LENÔTRE雷诺特法式西点关闭中国内地所有门店。

在烘焙行业的新旧品牌“交战”之中,有人离场,有人入场。

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烘焙赛道新增门店10.3万家。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达5614.2亿元,同比增长9.2%。预计到2029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8595.6亿元。

有投资人分析,在经济周期的轮动中,烘焙这类具备“不受经济周期影响”体质的品类,仍能获得不错的增长。在消费降级趋势下,将低价产品打造为“网红”品类的机会空间更大。

对于如何让“网红”品牌保持“长红”,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客座教授赵晨认为,“做餐饮连锁的,第一性就是得好吃。”此外,“能否抵挡住盲目蹭热度、做网红单品的诱惑,坚守自己的产品策略,不断围绕最强产品做差异化微创新是关键。”

搜狐美食对行业保持关注。

撰文|晓慧 编辑| Mulan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说没有吃过这几道武宣特色菜的人... 三伏天的太阳 把武宣的稻田晒得发亮 蝉鸣在竹林里滚成一团 村口老榕树下的石凳被晒得发烫 这时候吃什么...
西北娃贝贝:黄花菜南瓜香喷喷家... 秋冬季节,孩子常常会出现: 胃口差、不爱吃饭; 手脚凉、体质偏弱; 偏爱零食、不爱主食。 ...
探店推荐 | 从“日式软包”到... BBU(精品烘焙联盟)拟在全国范围内 甄选精品烘焙门店,实地探店拍摄 纳入【BBU主理人品牌推荐】榜...
原创 分...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原创 推...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美团宣布:请所有骑手喝奶茶 8月6日,立秋前夕,全国百万美团骑手收到“秋天第一杯奶茶”。记者联系到美团相关负责人,对方证实,美团...
云南酸木瓜鸡酸到上头!比柠檬酸... 云南酸木瓜鸡,这道源自滇西的风味佳肴,以其独有的酸香成为无数食客的心头好。它选用云南特有的酸木瓜,其...
卤海带要焯水吗?30年卤味师傅... "哗啦——"海带刚下锅就泛起可疑的绿色泡沫,厨房瞬间弥漫着海鲜市场的腥气...作为炸过三次厨房才学会...
《云南档案》——保山小粒咖啡:... 云南保山,北回归线横贯其间,高黎贡山巍峨耸立,怒江奔腾不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享誉世界的保山小...
原创 立... 立秋一到,早晚的风里终于带上了一丝丝不易察觉的凉意,可白天的“秋老虎”依旧发威,闷热未消,暑湿缠绵。...
核桃油清蒸鲈鱼——宴客家常两相... 一道鲜到掉眉的懒人硬菜!鲈鱼肉质细嫩无小刺,清蒸后淋上热油激香。冷榨核桃油替代传统香油,坚果香气巧妙...
原创 避... 第一次做避风塘鸡翅时,我信心满满:不就是裹面包糠炸鸡翅吗?结果鸡翅下锅炸到一半,“滋啦”一声油花四溅...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提前引爆申... 东方网记者程琦8月6日报道: 随着立秋节气的临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一年度消费仪式再度成为申城市...
870.82% ↑ 遵义白酒,... 据遵义市商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遵义白酒出口额达3981.26万元(茅台集团的出口除外),同比...
暑期昆明茶饮市场火爆,本土特色... 8月的昆明街头,茶饮店门前蜿蜒的长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昆明饮品市场迎来消费高峰...
家常桂鱼的多种美味做法大全,轻... 桂鱼,作为一种肉质鲜嫩的淡水鱼,深受家庭主妇和美食爱好者的喜爱。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富含优...
打卡经济的密钥:是日本三得利乌... 近年来,伴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打卡经济”成为品牌营销中备受关注的新趋势。三得利乌龙茶近期与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