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津狗不理包子,火了163年的“网红”食品,为何会变得无人问津
创始人
2025-02-20 12:02:40
0

天津传统名小吃“狗不理包子”,始创于清代。曾经得到过慈禧太后的赞赏,一炮而红。在七十年代的时候,一位近代名人也曾对它赞不绝口。

可是,如今“狗不理包子”却遭遇了一场网络危机。有许多网友纷纷表示:“狗不理包子,难吃,而且一个包子,最贵的卖到了三十几元,名不副实。”

一时间,网上恶评如潮。据说天津本地人从来不吃“狗不理”,谁让它长期宰客呢?如今一朝被曝光就变门庭冷落,只等关门大吉。这下“狗不理”,变成了只有狗才会“理”。

163年前,“狗不理”从一个路边摊起家,发展到如今,资金和品牌效应都有了,想必也不缺少人才。可是,为什么还会变成这种局面呢?

一个传统小吃,本来就有它自己的生命周期。一些东西在过去是人间美味,可是在物质文化丰富的当代却未必了。

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不想着改良自己的产品,却还一门儿心思变着花样宰客,把消费者当傻瓜,当然会自食苦果了。

一、拿“肉包子”当美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此前看到网上有人演示制作清宫名菜“玉质龙筋”,他说这道菜在古代,皇帝想吃都很难。因为制作它的原料,要用一条二十斤以上大鲟鱼的筋。

在古代,这种鱼是没有人工培育的,都是野生的。要等它长到那么大,起码要等20年。更何况,还要你能捉到它呢。

当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丰富,我们的餐桌上,“海、陆、空”样样齐全,以前皇帝都吃不到的东西,也都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清朝的时候,北京、天津底层的百姓其实很穷。那个时候,穷苦人家能够吃上肉包子,就会感到很满足。但是如今的人,早就已经吃腻了肉包子。

所以,不管你在里面搁上虾仁、放上瑶柱,还是包上鲍参刺肚,都不会给食客们带来任何的惊喜。因为,食客们早就已经觉得很常见了。

其实,每一种传统美食,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属于它的那个时代过去了,它就应该自然消亡。和“狗不理”同样情况的,还有西湖醋鱼。

传说宋嫂鱼羹很出名,南宋的皇帝都去吃过。但是如今尝过的网友,几乎有99%的人都会告诉你:味道不好,就是水煮鱼。除了酸,就是腥。

前一阵子,买了本《随园食单》,上面写的都是古代的美食做法。曾经想照着做来吃,结果朋友马上就说:不好吃。

那么,她怎么知道呢?因为以前的调料,完全没有现在丰富。只是古代物资匮乏的时候,人们比较容易满足。

除了古今口味的差异,还有地域饮食差异。作为一名四川人,第一次在本地美食节上吃到“狗不理”的时候,我当场就“哭”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坑了,总觉得那包子不蘸醋吃,一股怪味;蘸了醋就一股馊味,最后拿去喂我家的猫,猫都不爱吃。

不管怎么样,你一个做包子的,能把包子做出什么花来?有什么底气把普通肉包子,卖出平均20元一个,甚至更高的价格呢?

二、“狗不理”大概想“凉”得壮烈一点

“狗不理”在慈禧当太后那会儿,就走红了。一开始,大家是冲着它价廉物美去的。后来,大家又冲着老佛爷“开过光”,老百姓也跟着吃一吃,等于是沾了“老佛爷”的光。

狗不理在七十年代,因为一位近代名人尝过一口,并对其赞赏有加,于是又走红了一次。大家咬牙买几个尝了一下,好像也沾到了这位近代名人的光。

但是,这也并不能保证“狗不理”就能一直活下去。因为这位近代名人吃过的东西,可是有很多的。

人们的口味一直在变,“狗不理”就不能思变吗?即使的确不能在食材,制作过程上出新,也不能当消费者是傻瓜,不要脸地开宰啊!

重庆有一种特色小吃,名叫“山城小汤圆”。据说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位浙江师傅带到重庆来的。做汤圆无非是用江米、桂花、黑芝麻,和肉包子一样没有什么特色。

八十年代,“山城小汤圆”在八一路有个门面,看着就十几、二十平方米。现在,它依然在那里,门面缩水到了几平米的样子,汤圆还是从前的味道,只卖几块钱一碗。

一旦提到重庆的美食小吃,它的名字怎么都绕不开。而“山城小汤圆”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它的老板,从来没有宰人的心思。

如今的外地游客,假如要去吃这个小汤圆,入口时,既不会觉得它特别好吃,也不会觉得它特别难吃。普普通通,但是价钱实惠。

“狗不理包子”的老板从前赚得多,后来心也就大了。他想得到高额的回报,所以就开始作死榨取“狗不理”金字招牌的最后价值。哪怕把它名声搞臭,也要自己先赚到钱。

不过“,狗不理”的这种宰客行为,还是遭到了“网络正义”的制裁。如今,网络评论威力之巨大,是“狗不理”没有想到的。

有的网友甚至怀疑“狗不理”不但宰客,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不然,它怎么敢把一个包子定价二、三十元,自绝于人民呢。无论网友说得是否正确,“狗不理”这一回的确是完蛋了。

“门庭冷落车马稀,身败名裂狗不理。”

大概,传统的老牌子美食,就只有这么两种结局吧。要么就把自己作死,要么就像“山城小汤圆”一样,固定本心,苟延残喘,只赚取一点小钱,留得一个不错的名声。

结语

说实话,“狗不理”之所以完蛋,表面上看是因为它“宰客”。但是深层的原因是“肉包子”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吃惯了山珍海味的人,对肉包子缺乏热情。否则,以今人的消费能力,125元买8个包子又算什么呢?

以前,“狗不理”还可以仗着慈禧等名人夸过它,赚一下“外地游客”的钱。可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随着在各种旅游美食网站上差评的积累,它的结局可想而知。

如果“狗不理”不作这样死的话,它虽然可能会像“山城小汤圆”一样泯然众人,但是胜在可以活下来。

不过,“狗不理”的老板颇有“骨气”,想着: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不如索性砸了“狗不理”的金字招牌,让它轰轰烈烈地倒下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零... 在繁忙的生活中,零食往往成为我们缓解压力、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然而,过度依赖零食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百瑞赢点石智投分享:5个厨房小... 厨房是家庭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空间之一,但繁琐的烹饪过程常常让人望而却步。其实,掌握几个简单实用的小...
香飘十里还稳血压,厨房小白也能... “哎哟,王姐,你这厨房飘的啥子香哦?勾得我口水直淌!” 隔壁楼的李阿姨,循着一股独特的焦香味儿,探头...
武汉有哪些必打卡的美食街? 武汉的夏天,空气都烫嘴? 莫慌!武汉吖的“续命秘籍” 从来不在空调房 而在人声鼎沸的美食江湖里 万松...
川味番茄肥牛锅:有手就会的冬日... 寒风凛冽的冬日,来上一锅酸辣开胃、热气腾腾的川味番茄肥牛锅,瞬间驱散寒意!这道菜无需复杂厨艺,食材常...
原创 厨... 被低估的食材宝藏 在中华饮食文化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食材默默扮演着“黄金配角”的角色。鸡冠油和猪油渣...
一杯奶茶背后的文化出海路:中国... 越南河内街头,数十名蜜雪冰城加盟商聚集在总部前拉起抗议横幅;同一时间,巴黎塞纳河畔的喜茶快闪店里,法...
烘焙小白必看!挑选优质烘焙培训... 宝子们,烘焙的魅力谁懂啊!那一个个精致美味的蛋糕、香气四溢的面包,简直让人欲罢不能。很多小伙伴都怀揣...
从川蜀少年到中华名厨:夏云的烹... 在七台河市专家接待中心的后厨,清晨五点的灯光总为一个身影亮起。系着雪白围裙的夏云正专注地检查当日食材...
原创 解... 一罐腐乳背后的百年匠心传承 当揭开王致和腐乳那层红色封膜时,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浓郁的酱香,更是一段跨...
蛋香浓郁,口感细腻!五彩蒸蛋羹... 陕西五彩蒸蛋羹是一道家常美味,既简单易做又营养丰富。金黄滑嫩的蛋羹上点缀着鲜亮的配菜,不仅好看,更能...
原创 夏... 导读:夏天包饺子,韭菜白菜靠边站,学会这3种馅,一口一个真香! 在炎炎夏日,饺子这一传统美食依旧占据...
烘焙坊的烤箱:特应性皮炎平稳后... 黄油在碗里化成淡黄色的液体时,我盯着自己的手腕发呆。 去年特应性皮炎发作,手腕和小臂全是成片的小疹...
原创 烘... 为什么专业烘焙师都爱用混合奶油? 在烘焙的世界里,奶油的选择往往决定了甜品的成败。和牧牛奶奶油乳脂...
当拉神的金船遇见伏羲的龙马:两... 清晨七点,开罗的阳光正爬上吉萨金字塔的尖顶。面包房的学徒阿努比斯揉着面团,陶盘里的发酵面团正随着他的...
你吃的鲈鱼早就不是鲈鱼了!大虾... 本文转自《千禧君》 爆炒牛蛙、清蒸鲈鱼、白灼基围虾……懒得夏天在家做饭的朋友们有没有去下馆子,而这几...
原创 剩... 每次用剩米饭炒饭都像是在玩"猜猜我是谁"?明明放的是米饭,出锅却变成一坨分不清你我的"饭团子"?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