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流传千年的黄酒为何逐渐白酒超越?
创始人
2025-02-26 17:22:11
0

中国人多数爱喝酒。诗仙李白就是一个爱喝酒的人,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生前时的一杯酒就足以让人满足开怀,身死之后是否千古留名也便不重要了。李白向来就是如此豁达,而从他留下来的众多诗篇中也不难发现,许多都是有"酒"浇灌的。

除了李白,历史上喜爱喝酒的文人雅士不在少数,上阵杀敌的将军也爱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由此可见,中国人爱喝酒是从古至今就有的。民国时,许多有钱人都爱喝黄酒,然而如今却几乎没有人喝了,是黄酒不如白酒吗?

悠久源远的酒文化

中国拥有悠久的酒文化历史,黄酒更是自古以来占据重要地位。

黄酒的被人熟知,尤其是被北方人熟知,许是因着鲁迅的《孔乙己》。《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时常会要温两碗酒,再要上一碟子茴香豆的情节始终让人记忆深刻。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而市面上黄酒大多产自绍兴,"绍兴黄酒"更是家喻户晓。而孔乙己在酒馆的情节让读者知道了黄酒是要"温"过再喝的,也知道了喝酒不一定是配着肉,茴香豆也可以。私以为,花生豆配酒该是与茴香豆配酒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如今大多数人都是喝白酒,喝黄酒的人越发少了起来,但是在民国时期,喝黄酒是普遍的。据说,鲁迅先生常爱用茴香豆、鱼干配着黄酒,十分惬意。

南方人或许知道,江浙沪一带的大部分家庭都比较喜爱黄酒,当时喝黄酒是极其文雅的事情。

事实上,中国人喝黄酒却不是从民国开始的。黄酒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在殷商时期,就有人们酿造黄酒的证明,北魏时期更是有了酿造黄酒技术的总结。

而现在多数人喝的白酒却是在元朝引进蒸馏器之后开始出现的,当然,元朝时期出现的蒸馏酒只是现在白酒的雏形。

酿酒数千年的历史,使得中国人对于黄酒的认识深入骨髓,黄酒也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诗中常写酒的诗几乎都是写的黄酒,白酒真正开始盛行已经是在明清时代了。因此,即使如今喝白酒的人更多,但并不能说就是白酒优于黄酒了。

每一坛酒都蕴含着丰富的酿酒文化

作为中华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黄酒的存在已经长达数千年,并且其地位始终不可撼动。

黄酒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数千年来不被撼动,与技术、政治、经济等有不可忽略的关系。

明朝末年的时候,正是中国改朝换代的时期,战事频起,那个时候北方流行的是烧酒,而南方则是黄酒盛行。烧酒和黄酒最大的区别便在于,烧酒需要到烧房酒肆才可以买到,黄酒却是家家户户都可以酿造的。

民国时期关于酿酒的材料的主流观念是说酿酒过于耗费粮食,当时高粱被认为是酿酒最佳的选择。紧接着,酿酒工艺出现了南北分化。北方烧酒多是用高粱酿造的,而南方黄酒则是用稻谷酿制。

酒文化中有一个术语叫作"陈化"。不管酿造的是什么酒,陈化过的酒都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酒的价格的,当然,相对应的,陈化过的酒品质也会有所提升。

黄酒的陈化时间很长,陈化过的酒和没有陈化过的酒相比口味上的变化极大。刚刚酿制出来的黄酒味道略显刺激,入口的时候口感有些辛辣,而经过陈化过后的黄酒却不然。陈化过的黄酒味道醇厚,打开酒发现香气扑鼻,因此陈化过的黄酒价格自然会比较偏高。

白酒自然也是需要陈化的。相较于黄酒陈化后的醇香,白酒纯化陈化前后口味相差不大,即使是陈化了十五年的白酒和陈化了十年的白酒对比起来,二者在口感和香气上的差别也较小。不过由于白酒陈化的时间不像黄酒陈化时间那么长,在时间成本较小的基础下,白酒显然更符合现代社会人的生活节奏。

无论白酒和黄酒在酿造过程与方法上有何不同,不可否认的是每一坛酒都有其独特的韵味,也是文化的传承。

白酒对黄酒的取缔之路

既然数千年以来黄酒的地位都不容捍卫,那为何现在白酒却压了黄酒一头呢?由于民国时期白酒的酿制工艺成熟起来,全国各地越来越多地区出现了名酒产地,白酒的规模开始扩大,隐隐有超越黄酒的趋势,白酒对国人的影响也逐步增大。

即使白酒的规模越发壮大,有身份的上流人士依旧更钟情于黄酒。

新中国成立以后,白酒全面超越了黄酒。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家贫穷,常年被战事影响的国家面临着温饱都不能解决的严峻问题。以高粱为原材料的白酒比黄酒更加节约粮食,于是白酒成为了爱酒人士在当时的权宜之计。

相较于黄酒的温和,白酒更为烈性,酒精度更高,同时也更加便于保存和运输,所以十分适合商业人群,醇厚的口感也让人更加满足于酒精的需求,除此之外,政治中心北迁,文化中心北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白酒的发展。

随着白酒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人在习惯了较为烈性的白酒后爱上了这种烈酒。原本钟情于黄酒的人心中的天平也开始逐渐向白酒倾斜,而由于白酒酿制技术的提升和销售规模的扩大,其口感也愈发精进,利润便也有了质的飞跃,白酒的社会地位自然是越发巩固起来。

如今,民国时期上流人士钟爱的黄酒几乎没有人在喝了,多数人选择烈性的白酒,但这并不意味着白酒比黄酒更好。

在时代的变迁中,人类的喜好会随着不同时代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特点而改变,对于酒的选择也是在文化背景的衍生下渐渐发生的变化,后世再改变的可能性是极大的,毕竟不是所有东西都一成不变。

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步增强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吃不饱饭解决不了温饱的年代已经渐渐过去。

如今,温饱对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再构成问题,人们开始越发追求精神文明,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发展使得精神享受成为一种趋势,流传千年的黄酒虽渐渐被白酒超越,但酒香不怕巷子深,黄酒的酒文化一定会再次掀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除夕夜不知道吃什么,这5道家常... 除夕夜不知道吃什么,这5道家常菜可以试一下,做法简单又好吃。分别是:土豆泥火腿肠、红烧鲫鱼、肉末鸡蛋...
【厨房小白也能100%成功的“... 10分钟备料,1小时开席,肥而不腻,全家抢光! 嗨,各位厨房萌新、加班党、带娃宝妈!今天咱们不整花里...
原创 四... #四大名菜之一,用来煲鸡汤尤其养胃,但是很多人没见过它 在中华美食的浩瀚星河里,有一味食材宛如遗世...
噫?鬼佬上头、老广嫌捞的全球洗... “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 最近,就算你从不听中文说唱,也总能在抖音短视频里重复听到这句带有...
布里亚特包子的草原味道!羊肉 ... 布里亚特包子是草原饮食文化的瑰宝,以羊肉和野韭菜为核心馅料,承载着布里亚特民族的生活智慧。其皮薄馅足...
读城记|东明西瓜 文|邢新锋 你若到夏日的东明来做客,给你奉上的不是一杯冒着香气的热茗,而是一个滚圆翠绿的西瓜,切开,...
原创 外... 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史上补贴规模最大”的外卖大战,两周来正以激烈的态势席卷整个餐饮行业。据高盛统计,美...
原创 人... 年龄大了,很多人喜欢养生,他们觉得只有养生才能长寿,可是很多养生,往往是
通州人注意!又一外卖内幕被曝光... 青小媒(北青社区传媒副中心版:BQSQfuzhongxin)了解到,近日,“堂食用鲜肉现炒外卖用冻肉...
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 当日,以“青岛与世界干杯”为主题的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据介绍,本届啤酒节为期30天,设西海岸...
原创 中... 在中国北方,油泼面是一道极具代表性的面食,以其简单粗暴的烹饪方式和浓郁的香气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一...
四川一星级酒店开始摆摊 大厨切... 四川一星级酒店也开始摆摊了?几百个包子馒头,几百斤卤菜,每天现做现卖,一小时就卖空。星级大厨切肉的手...
重庆永川区教育系统家之味美食工... 原标题:永川区教育系统“家之味”美食工作坊挂牌丨55名学校厨师参加集中培训和技能大赛 · 近日,永...
一大批土菜馆走红,餐饮业开始流... 文|红餐网 土菜的流行并非偶然,它是消费情绪变化的必然产物。 整齐码放的旧竹椅,茶台上熟悉的老式热...
沙县小吃把中国烟火气“翻译”成... 沙县小吃全国门店近10万家,年营业额超550亿元;沙县小吃店遍布全球7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门店达到2...
原创 非... “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
日照有多好吃?! 日照有多好吃?! 一、巧克力渔家 来日照一定要吃巧克力渔家!!万平口附近平价海鲜的代表,海鲜全是现捞...
意大利的帕尔梅桑奶酪 帕尔梅桑奶酪是意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奶酪之一。 这是7月17日在意大利帕尔马附近的一座奶酪工厂拍摄的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