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周刊 发布的微博显示:2月26日,市民发现零食“鲍菇螺肉”的配料表里第一配料为福寿螺肉,担心食用安全。
图源:@百姓关注 视频截图
关于福寿螺,很多人可能已不陌生,在经过持续多年的科普,它携带的固定标签有两个:1.外来入侵物种,号称每年给我国农业带来数以亿计的损失;2.携带大量寄生虫和细菌,食用有风险。
福寿螺卵 图源:绿会融媒
笔者注意到,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往期发布的福寿螺生态入侵危害的文章留言中,有网友曾戏谑留言,可以通过吃来解决。不过,关于食用福寿螺带来的健康危害的报道,一度让网络平台“一只福寿螺可能存在6000只寄生虫”的说法甚嚣尘上,尽管据笔者了解,尚未有官方监测报告对此说法背书。
作为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确实又给我国农业生产和水域生态安全带来巨大麻烦。它们繁殖快,缺乏天敌,几乎所有水生植物都能是它们食物来源,在农业生产中,福寿螺泛滥的区域,它们大量啃食水稻、莲藕、茭白等经济作物,导致农作物大幅减产甚至绝收。
中国绿发会生物防治工作组人员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有一位小哥( “Dexter的世界”),就展示了如何利用福寿螺,他将福寿螺捣碎后加入了鸡饲料中,收到了广大鸡群的欢迎。
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2005年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市农业局植保站开展的一份关于《建立北京外来生物入侵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的研究》的研究报告中,已经指出:“现在北京不同的人群,有着各自的目的,通过各种渠道从国内外引进了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其中已经知道有些就是危害性很大的入侵物种,如食人鲳、福寿螺、一枝黄花等。”
在中国美食中,田螺占有一席之地。通过煎炒烹炸等不同手段调制后,成为很多人热爱的美味小吃。笔者检索时百度健康还提供了一则讯息显示,“田螺是一种比较有营养的食物,它里面含有的蛋白质、维生素比较多,同时也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和各种微量元素,……但是一定要注意需要先将田螺煮熟后再吃,煮熟后的田螺一般不会存在寄生虫,可以适当食用。”
图源:百度健康 截图
那是否意味着,如果福寿螺存在营养价值,且能找到安全的食用方法后,福寿螺也并不非不能吃?
27日,将福寿螺纳入零食配料中的企业也回应称:厂商回应称,螺肉品种确实是福寿螺,该产品经过高温杀菌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作为合法企业,产品都要送检,检测报告都是合格的,有食品安全保障。
现在,网友的戏谑照进了现实,那么挑战来了:你能接受吗?
欢迎留言分享。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文 | Tammy
审核 | 橡树
排版 | Retenir
图片来源于网络和绿会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