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咱们山东人的胃啊,那可是被白花花的大馒头养大的!不管是煎饼卷大葱还是白菜炖粉条,最后都得掰块暄乎乎的馒头蘸着菜汤吃才舒坦。不过您别看馒头长得憨厚,想蒸出那种油亮亮、暄腾腾、一按能回弹的"山东大饽饽",这里头的讲究可不少!
一、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
您要是用刚烧开的滚水蒸馒头,那可就真成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滚烫的蒸汽"唰"地扑上来,面皮当时就烫定型了,里头的酵母菌还没开始发力就被"闷死"了,蒸出来的馒头指定跟石头蛋子似的硬邦邦。反过来用冷水慢慢升温,就像给面团做桑拿,酵母菌能舒舒服服地再发会儿面,等水开了馒头也正好"长开了个",这样蒸出来的馒头个个白白胖胖,掰开里头都是均匀的蜂窝眼。
不过这冷水下锅也不是万能的,要是您家厨房冬天冷得像冰窖,面团醒发得不够,这时候就得改热水下锅了。去年腊月我二姑从东北来,非说蒸馒头必须热水下锅,后来一琢磨,人家东北屋里烧着暖气,面团在厨房放半小时就能发好,咱山东老家厨房冷飕飕的,面团得揣怀里捂半天,这温度差可不就得调整方法嘛!
二、老辈人传下来的3个黄金诀窍
1. 面团要发到"棉花糖"状态
和面时别光盯着水粉比例,关键得看手感。好的发面团得跟棉花糖似的,手指头戳个洞不塌陷也不回缩。我婆婆教过我一个绝招:往面盆旁边放碗热水,用保鲜膜把面盆包严实了,冬天发面也能快一倍。要是闻着有点酸味儿也别慌,撒把干面粉重新揉,这叫"戗面",蒸出来的馒头更有嚼劲。
2. 二次醒发要"看天行事"
揉好的馒头胚子不能直接上锅,得盖上湿布"喘口气"。夏天厨房热乎,醒个20分钟就够,冬天得找个暖和地儿,比如把蒸锅水烧到40度关火,把馒头胚放进去醒。拿手轻轻按一下,能慢慢弹回来就是醒好了,这时候开火蒸准没错。
3. 关火后要"焖香"
这招可是我从早点铺张师傅那儿偷师的!馒头蒸熟别急着揭盖,关火后焖5分钟,让锅里的热气慢慢退下去。要不冷空气"唰"地灌进来,热馒头突然遇冷,表面立马皱巴巴跟老太太的脸似的。去年中秋节我闺女急着吃馒头,没焖够时间就开盖,结果一锅馒头全成了"核桃皮",把她心疼得直跺脚。
三、手把手教你蒸出"白胖子"馒头
1、和面有讲究:1斤面粉配5克酵母,冬天用35度温水,夏天直接用凉水。慢慢往面粉里倒水,边倒边用筷子搅成面絮,再上手揉成光滑面团。记住"三光"标准:面光、手光、盆光。
2、揉面要下力气:发好的面团放案板上,撒点干面粉使劲揉,至少要揉够200下。这可是个体力活,我每次揉面都当健身,揉到面团切开没气孔才算合格。
3、整形有妙招: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用刀切成剂子。不会揉圆馒头也不要紧,把剂子竖起来在案板上转着圈揉,跟搓橡皮泥似的,很快就能揉出光滑的圆球。
4、蒸制看火候:冷水上锅,中火烧开后转大火蒸15分钟。千万别全程大火,那样蒸汽太冲容易让馒头"咧嘴笑"。用竹蒸笼最好,铁锅记得盖块笼布防滴水。
记得前年我小舅子结婚,非要显摆自己会蒸馒头,结果把碱面当小苏打放,蒸出一锅黄澄澄的"窝窝头",新媳妇笑得直不起腰。所以说啊,蒸馒头这事真不能马虎,照着老法子一步步来,保准您蒸的馒头比超市卖的还暄乎!下次家里蒸馒头 ,您就按我说的这三点诀窍试试,馒头又白又暄软,不塌陷不死皮。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本文由“秀厨娘”原创,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