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可持续理念逐渐走入大众视野,逐渐在全球餐饮业中生根发芽,成为未来不可忽视的潮流。在环境议题风起云涌的当代, “永续”如何能不成为一种口号,而是日常里的真诚实践?
让我们走进 米其林绿星餐厅 EMBERS,跟随主理人 郭庭玮 Wes Guo的脚步,看他如何将可持续理念从自然带到餐桌之上,用行动诠释永续的真谛。
从夜市摊车到米其林绿星主厨
EMBERS 主厨郭庭玮Wes Guo
盘点台北近年星光熠熠的 Fine Dining 餐厅,名单上绝对少不了EMBERS。自 2021 年开幕以来,EMBERS 不仅在首年便获得米其林餐盘推荐,更连续三年(2022、2023、2024)摘得米其林绿星。
《米其林指南》赞其:“室内设计朴实而充满细节,呈现出与土地的紧密连系。”而EMBERS的料理风格更是独树一帜,主厨郭庭玮摆脱了传统的西餐思维,大量取材于山林、原野与部落,巧妙运用槟榔、腌鱼、小米、豆枣等在地食材,展现出台湾料理的深厚底蕴。
EMBERS 的成功,离不开主厨郭庭玮对餐饮的不断求索与突破。大胆、不受限是郭庭玮的料理关键词,但他坦言,不喜欢用“创新”一词来概括他的努力。
他认为,在料理的世界里,一切都在已知的象限,他乐于温故知新、转换视角,“即便同一食材,你看它一百次,它就会有一百种样子,你只不过是挑选了喜欢的、适切的。”
郭庭玮在好福食研室后厨忙碌的身影
回顾郭庭玮的创业历程,仿佛一场不断跳出舒适圈的冒险。从夜市摆摊起步,到转型经营日式食堂,再到创立“好福食研室”,推广“鱼菜共生”和从产地到餐桌的理念,郭庭玮从未停下脚步,始终在寻找更广阔的餐饮天地。
这样的职业生涯,旁人看来或许堪称“奇迹”,但郭庭玮却笑称自己从未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身为一个厨师,我不太常以厨师的角度去思考在做的事,反而更愿意透过料理,获取更多不一样的知识与信息。”
EMBERS:永续理念的在地实践
在餐厅生意蒸蒸日上的同时,郭庭玮也开始思考“为何而做”的深层问题。为了寻找答案,他深入山林间,寻访各个食材产地,重新认识台湾的每一块土地。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郭庭玮在2020年开设了EMBERS餐厅, 这是他对台湾本地食材风味探索的结晶。
EMBERS
EMBERS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是台湾料理文化的缩影。郭庭玮将文化、风土、族群与情感等多重元素融入料理,用可持续的方式展现了新一代台湾料理的风貌。他持续走在饮食的探索之路上,从田野调查、风味理解到故事搜集,在理性与感性层面都下足了功夫。
整个EMBERS餐厅就像一座山林中的实验基地,郭庭玮以身作则,致力于保护山林生态并推动农业改革。
他深入研究台湾当地稀有原生农产品并将之端上餐桌,探索取林木树叶香气入菜的特殊技术,同时还担任了高山供食系统的顾问,积极解决登山时厨余回收问题,将永续理念从餐桌延伸至更广阔的自然领域。
“永续是为了提醒我们可以做更多什么,而不是我们做到什么。”在2022年EMBERS获选米其林绿星时,郭庭玮谦卑地说。他认为, 永续的核心在于如何将理念传达给更多人,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成就。
全植菜单:挖掘食材的本真味道
近年来,郭庭玮不断探索如何真正理解与表现食材的优点,并透过料理实践永续理念。在他看来,厨师的角色不仅是烹饪者,更是食材的诠释者,而料理则是他们与食材对话的手段。
郭庭玮十分享受与食材互动的过程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食材,郭庭玮经常亲自前往食材产地,与种植者、生产者建立连结,透过聆听食材的声音,挖掘其内在的潜力。他相信,食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讯息,只要仔细聆听,便能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风味与可能性。
2023 年春夏,郭庭玮于EMBERS推出了 “全植菜单”,这是他对植物食材的一次深度探索。这套菜单完全摒弃肉类,仅使用植物的根、茎、花、果、叶、籽、芽以及藻类、菌菇来烹制,每种食材都经过至少 20 种处理方法,展现出多元的工艺与风味潜力。
郭庭玮表示:“激发食材本质的各种味道,才是我所定义的‘原味’,‘原味’绝不只是生食、汆烫或简单调味。”
这套菜单不仅是对台湾餐饮市场的创新挑战,更是对永续饮食理念的深刻实践。在全植菜单中,郭庭玮透过对食材的处理与创意组合,展现了植物食材的丰富可能性。
金时参
全植菜单的开胃菜金时参以四种萝卜及海藻为基底,创造出令人惊艳的鲜味体验。外层的海苔脆壳与内里的浓郁鲜味相得益彰,让人联想到海胆与培根的风味。
这道菜所有的鲜味都来自于植物本身的组合与处理,郭庭玮透过发酵、熟成等古老技艺,将萝卜的潜在味道发挥充分,展现了植物食材的无限可能。
马赛克
马赛克是一道色彩缤纷的温色拉,每种颜色代表一种食材与味道,勾勒出餐桌上的美景。这道菜的灵感来自几何大师蒙德里安的作品,单独品尝时可以感受到每种食材的独特风味,而拌在一起则呈现出南洋咖哩的丰富层次。
让人猜不透的缤纷色彩来自甜菜根等寻常食材,底部的温热牛皮菜为这道菜增添了温暖的口感。
包薯薯
包薯薯这道菜展现了郭庭玮对淀粉类食材的高超处理技巧。外表看似普通的马铃薯,实则是马铃薯与面包的巧妙融合。轻轻撕开时,热气蒸腾,柔软的内里与焦香的外皮形成鲜明对比,带来的口感体验。
郭庭玮透过对食材质地的精准掌握,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淀粉融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吮指回味。
Teńas
在全植菜单的尾声,郭庭玮以Teńas这道菜带用餐者回到蔬菜“本身”。Teńas 由不同野菜组成,依其特性,经过炙烤、蒸煮或生食,展现出独特风采。
这道菜的点睛之笔是口感像酱油水的透明酱汁,称为te’nas,是台湾原住民族阿美族里“盐巴辣椒水”的意思。te’nas用盐曲、新鲜小黄瓜汁以及烤过的辣椒与小米椒调制,鲜味程度令人惊艳,它能将味蕾归零,让人重新感受蔬菜的纯粹与美好。
“这道菜放在最后,是为了提醒大家回归蔬菜本身,发现它们的原始之美。”郭庭玮说道。
郭庭玮透过对食材的探索与创意处理,打破了人们对植物食材的刻板印象,展现了植物料理的丰富可能性。
他说:“永续不是一个世代或数个世代的事情,但总得要有一个开始。”EMBERS 的全植菜单正是这个开始,它不仅为台湾餐饮市场带来了创新,更为永续饮食的未来标明了新的方向。
杂鱼学:让每一条鱼都有价值
近两年来,郭庭玮一直在反复思考一个命题:如何才能真正体现食材的原有价值,将食材的可能性充分激发出来?
他发现,目前市面上大多餐厅都是以季节为单位进行菜单创作,这种迎合市场需求的做法,不仅会掩盖一部分食材的本味,还抑制了可持续发展。
因此,他决定打破常规,不再以“季”为单位更新菜单,而是以年度为期,深入探索单一食材的无限可能。2024年底,郭庭玮带来了全新的“杂鱼学”菜单,进一步回应他对海洋资源消耗的反思。
郭庭玮通过不断深化对食材的理解,从自然层面进一步追求永续饮食的理念。
海边的捕鱼场景给了郭庭玮杂鱼学灵感
“杂鱼学”的核心思维在于广泛运用无名杂鱼,减少渔业资源的浪费。
郭庭玮观察到,台湾消费者对海鲜的期待往往集中在“鲜味与油脂的口感”上,导致市场偏好特定高经济价值鱼种,而拖网捕捞又是渔业主流,大量混捕让每网仅有约四成为具经济价值的鱼种,造成近六成的杂鱼无谓牺牲,只能被丢弃或制成鱼饲料。
为此,郭庭玮决定不再只锁定高经济鱼种,而是对整批渔获一视同仁,广泛利用无名杂鱼,并与渔家沟通杂鱼的潜力效益,希望从源头带动永续发展。
郭庭玮谦称自己性格“憨慢”,但他许下宏愿:“我想让每只杂鱼未来都有自己的名字、都能被消费者看见!”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新的菜单设计上,更贯穿于他对食材的每一个处理细节。
杨桃-虾
杂鱼学菜单中的杨桃-虾展现了郭庭玮对杂鱼的创意运用。他采用台湾传统做法,用虾母、虾苗发酵成自制虾味肉酱,刷在海水腌渍过的杨桃上,将其反复炙烤脱水,加入茴香花盐进行调味。
最后在上方放入海水中浸渍过的牡丹生虾,与虾膏、炸至酥脆的虾头一起呈现。这道菜展现了生虾与熟虾在质地、风味和制法上的对比,带来独特的饮食体验。
白丁-冰淇淋
东方琉璃虾过去因体型过小,常被制成粗糙的加工虾皮或虾粉。郭庭玮却发现,这种虾新鲜时异常鲜美,因此他决定完整保留其味道,制作成“白丁-冰淇淋”,搭配苹果、酸味鲜奶油与虾干,成为餐后的惊喜亮点。这道菜不仅打破了人们对杂鱼的传统认知,更展现了郭庭玮对食材的深刻理解与创意。
对郭庭玮来说, 料理始终是自由的。无论是使用低价鱼种、杂鱼,还是为了口感稳定选择养殖鱼种,重点不在于哪一种才更好,而在于能否提出新的“可能性”。
透过杂鱼学菜单,郭庭玮不仅让消费者看见了杂鱼的价值,更透过料理与消费者沟通亟需关注的永续议题。
永续餐桌上的无限可能
郭庭玮与 EMBERS 的故事, 是一场关于永续、食材与文化的深刻对话。从夜市摊车到米其林绿星主厨,从全植菜单到杂鱼学,郭庭玮用行动诠释了永续理念的真谛。
他不仅是一位厨师,更是一位食材的诠释者、文化的传承者。在他的手中,每一份食材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每一道料理都成为永续理念的载体。
正如郭庭玮所说,“永续不是一个世代或数个世代的事情,但总得要有一个开始。”EMBERS 的全植菜单与杂鱼学,正是这个开始的象征。在这条永续之路上,郭庭玮与EMBERS将继续前行,用料理讲述台湾的故事,用行动守护这片土地的未来。
图文参考资料:
https://www.tatlerasia.com/dining/food/embers-taipei-chef-wes-tastemaker-2024-zh-hant
https://guide.michelin.com/tw/zh_TW/article/sustainable-gastronomy/sustainable-fishing-sea-resources-embers
https://guide.michelin.com/tw/zh_TW/article/people/wes-kuo-michein-green-star-emberes-journey-interactions-ingred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