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章鱼小丸子的朋友,大多对撒在它上面的“木屑”记忆深刻。
无论是在日料店还是在街边小摊,章鱼小丸子做好后,都要撒上一层“木屑”,它们看起来又轻又薄,会动来动去,有网友表示“它们就像在跳舞一样”,十分有趣,也有人觉得会动的“木屑”有些吓人,都不敢吃了。
图源:小红书@rioly(已获授权)
这些“木屑”是什么,怎么还会“翩翩起舞”?为什么章鱼小丸子都离不开它?
木鱼花是什么?
其实,这些状若木屑的东西,名为木鱼花。木鱼花并不是花,而是由一种名为“鲣鱼”的鱼加工制作而成的。
鲣鱼是一种洄游鱼类,体表光滑,背部呈蓝黑色,腹部为银白色,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热带、亚热带以及亚寒带海域。
图源:《风味人间第五季》截图
需要说明的是,木鱼花是比较通俗的叫法,通常是指鲣鱼熏干之后制成的“鲣节”刨成的薄片。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把鲣鱼制成木鱼花?
主要还是因为直接吃鲣鱼不好吃。
鲣鱼腥酸味重,再加上肌肉纤维粗大,所以口感较差,人们对它的接受度并不高。目前主要是把鲣鱼做成罐头和调味品,其中木鱼花就是典型的调味品。
要了解木鱼花,先要了解木鱼花的“前身”鲣节。
鲣节并不是现在才有的吃法。在日本的江户时代,盛产鲣鱼的纪州(今和歌山县)有一位叫甚太郎的渔夫提出以“熏干法”来处理富余的鲣鱼,也就是将新鲜鱼做成鱼干。
“熏干法”也叫“焙干法”,具体的步骤包括切割、煮蒸、去刺、焙干、修型、生霉、晾晒等步骤。在这一道道程序中,花费时间最多的是生霉和晾晒环节。上好的鲣节需要反复生霉并晾晒3~4次,直到水分含量降至15%以下,而这个过程需要半年左右。目前,日本鲣节产量最大的是鹿儿岛县和静冈县。
晾晒鲣节|图源:《风味人间第五季》截图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鲣节都经历了完整的熏干步骤,步骤不一样,鲣节的具体叫法也有区别。比如焙干环节结束后就拿去食用和售卖的叫“荒节”,修型之后的叫“裸节”,经历所有环节的称为“枯节”,使用优质鲣鱼经多次生霉和晾晒制成的则叫“本枯节”,是等级最高的鲣节。
本枯节|图源:《风味人间第五季》截图
鲣鱼变成鲣节后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无比坚硬。鲣节曾荣登吉尼斯纪录,被认证为世界上最坚硬的食物。日剧《料理仙姬》中女主抄起一根鲣节就把人打晕在地,或许有些夸张的成分,但侧面说明了鲣节之“硬”。
图源:《料理仙姬》截图
如此坚硬的鲣节,想要直接吃它毕竟困难,于是人们选择用专门的打刨器到将其刨成卷曲的片状。打刨后的鲣节又轻又薄,吃起来方便了不少。由于鲣节无论形状还是颜色都很像木柴,所以又被称作木鱼或柴鱼,再加上刨成片后纤薄细碎,所以才有了木鱼花这个名字。
图源:哔哩哔哩视频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鲣鱼经过层层加工处理才变成木鱼花的样子,按理说早已没有生命,可人们却发现,撒在章鱼小丸子上的木鱼花居然“活”了过来,不断动来动去。
图源:小红书@南京好吃👻(已获授权)
那么,木鱼花为什么会动?
木鱼花“活”过来了?
别担心,没有那么玄乎,木鱼花会动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一篇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的论文专门研究了木鱼花舞动的情形,从力学角度进行了解释。
先来看看木鱼花会怎么动。研究人员将一把木鱼花撒在热米饭上,随后木鱼花有的翻滚,有的摇摆,有的卷曲,俨然化身为一群舞者。
图源:参考资料[3]
研究者通过进一步观察发现,木鱼花舞动和它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
将木鱼花单独放在热台或用喷雾器在其表面喷水汽,它都没有任何形变,只有湿热结合的蒸汽才会让木鱼花动起来。蒸汽可以驱动木鱼花快速变形,变形又会反过来影响蒸汽的作用。最终蒸汽和变形相互影响,木鱼花就“翩翩起舞”。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木鱼花的舞动是一种“自持续运动”,也就是某种“刺激响应驱动材料”因受外部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周期性变化。
木鱼花究竟怎么运动、弯曲,主要受倾斜角度和蒸汽温度高低的影响。
就温度来说,研究者发现,当蒸汽温度为40℃时,木鱼花会持续左右摇摆。
图源:参考资料[3]
如果温度升高到50℃,那么木鱼花又从摇摆变化到连续翻滚的运动模式。
蒸汽温度增加,木鱼花的摇摆幅度进一步加大,此时重力产生的力矩会逐渐增大,给木鱼花的能量足够多,木鱼花就会跃迁发生翻转。
图源:参考资料[3]
如此一来,买到的章鱼小丸子上木鱼花会动来动去,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并不是木鱼花“活”了,而是蒸汽让它产生了自持续运动,再加上木鱼花大小、长度、形状不规则,运动曲线也就各不相同。
木鱼花,日料中的“万金油”?
除了章鱼小丸子中要放木鱼花,在很多日料中我们都能看到木鱼花的身影。
拉面、大阪烧、冷豆腐等日式经典菜品中都会撒上一些木鱼花。
图源:小红书@AYU、@AAA地瓜市场牛哥、@安安小世界(已获授权)
日剧《深夜食堂第一季》中有一道白米饭和木鱼花混合做成的简单饭食,厨师在白米饭上放两撮木鱼花,然后再淋上少许酱油,这就是日本传统的“猫饭”。
图源:《深夜食堂第一季》截图
除了直接作为调料外,木鱼花还是日式高汤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
日式高汤分为一番高汤和二番高汤。一番高汤是用昆布(海带的一种)加热炖煮,捞出昆布后再加入木鱼花煮,最后过滤出来的就是一番高汤。在江户时期,只有高级武士和富商才能享受这种高汤,现在这种高汤早已普及开来,不算稀罕。
图源:《风味人间第五季》截图
为什么木鱼花这么受欢迎?
首先是木鱼花的生产和食用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末,鲣节就已经在日本大量生产,它不仅重量轻,而且可以长期存放,制成木鱼花后食用方便,十分受食客的欢迎和喜爱。
其次就是木鱼花味道鲜美。经过多道步骤加工,木鱼花就会产生一种“深邃复杂的鲜味”,这种鲜味来源于其中的“肌苷酸”,当肌苷酸和富含谷氨酸的昆布相遇,能极大地增强昆布所含的谷氨酸的鲜味,也因此,这两种食材成了日本高汤的最佳拍档,正宗关东煮的汤就是这样熬制出来的。
除了拿来入汤,木鱼花还是极佳的调味品,它轻盈爽脆,鲜美可口,被广泛应用于面汤、鱼糕、寿司、章鱼烧等菜品中,算是百搭单品。
另外,木鱼花含有高达70%的蛋白以及多肽、不饱和脂肪酸DHA等生理活性物质,营养价值比较高,这也让它成为食客的心头好。
小小木鱼花,也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成为餐桌上的美食。下次再看到翩翩起舞的木鱼花时,不要害怕,不妨把它的“舞姿”当成是“快来吃我”的召唤。
参考资料:
[1]碗丸,中午十三点.别说你会吃日料[M].青岛出版社,2017.
[2]玉造润.改变世界的食物[M].东方出版社,2022.
[3]严志权,孙晓蝶,赵俊.木鱼花舞动的力学原理[J].力学与实践,2024,46(06):1328-1332.
[4]周秀琴.日本水产调味料的开发[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5,(06):35-37.
[5]周彬.鲣鱼——舞动在味觉之巅的木鱼花[J].食品与健康,2016,(09):20.
[6]林丽阳.日本饮食文化特点——谈与中国人不同的日本人味觉[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07):78-79.
作者:敏敏 张艺
编辑:田纳西
值班编辑:敏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