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家宴,是顺德大良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名宴,这套菜单每一道菜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做餐厅招牌菜,也蕴藏着每一位顺德厨师都为之自豪与敬畏的传统烹饪技法。今天,红厨网请来顺德大良美食促进会会长潘允坚为大家介绍、拆解经过改良后的清晖家宴菜式,也为大家提供一个传统菜改良创新的好思路。
清晖家宴——
地方名门的饮食哲学
清晖家宴的故事,要从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清晖园说起。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园林,不仅是龙氏家族“一门六进士、十二举人”的文脉象征,更藏着顺德饮食文化的至高境界。
百年前,龙氏族人在园内宴请宾朋时,总爱将文人雅趣融入饮食。他们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从食材的时令选择到刀工的极致追求,都暗含着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诠释。
过去为了让一道清蒸鱼达到“入口即化”的境界,厨师需在黎明时分亲自挑选刚出水的鲫鱼,用竹刀去骨时需屏息凝神,确保每片鱼肉都薄如蝉翼。这种对细节的极致把控,成为顺德菜“精工细作”的源头活水。
只不过,过去这些制作精良的顺德名菜都深藏在独门大院之中,成为名门望族们独享的私宴。
幸好,随着时代发展和历代顺德名厨的薪火相传,原本只残留在历史书本上的清晖家宴被重新复原。去年9月25日,以“凤城家传·岭南真味”为主题的清晖家宴发布会在顺德大良清晖园举行,正式发布了“清晖家宴”美食文化品牌和标准菜单。
当地政府、清晖园博物馆和大良美食旅游促进会联合推出“清晖家宴”品牌时,这就意味着新一代顺德厨师再次肩负起了复活百年家宴的使命。
红厨网了解到,经过两年研发,清晖家宴十三道经典菜式从历史深处走来,带着龙氏家族的儒雅与顺德水乡的灵秀,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今,清晖家宴已成为顺德菜标准化、规范化的标杆,“一步一景一故事”的沉浸式体验为行业提供了文旅和地方美食融合的范本,也为广大厨师朋友提供了挖掘、改良传统地方菜的新思路。
潘会长告诉红厨网,去年“凤城家传·岭南真味”清晖家宴发布会由顺德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顺德区大良街道办事处主办,顺德区大良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顺德区清晖园博物馆、顺德区大良美食旅游促进会共同促成。
发布会上还公布了“清晖家宴”第一批授牌商家名单:太艮堡毋米粥、亚洲第一煲、珍之宝酒楼、香云轩中餐厅、桥珠印象、富萌餐饮集团味力东翼概念餐厅、大门公饭店并进行了授牌仪式。
“十三道清晖家宴菜式包括四宫格餐前小吃、岭南特色鱼生、薏米炖水鸭汤、老酱油乳鸽拼叉烧、菠萝蜜软鸡、珍菌蒸无骨鲫鱼、玉簪虾球、榄仁炒猪肚顶、春花卷拼野鸡卷、百花酿双鲜、猪润水浸时蔬菜、杏仁奶布丁锦鲤、牛乳毋米粥,这些都是传统顺德大良名菜。”
下面,红厨网将为大家拆解这十三道传统地方名菜的改良创新密码。
清晖家宴十三菜
每一道都可以做招牌
清晖家宴的每一道菜,都是顺德厨师与食材对话的结晶。它们如同园林中的山水花木,看似随意却暗含章法,每一味都在诉说着顺德人对“鲜”的极致追求。
四宫格餐前小吃
餐前的四宫格小吃,是清晖家宴的“开胃密码”。大良蹦砂的酥脆、南乳花生的咸香、腌制子姜的酸甜、人面果的清爽,四种风味在舌尖次第绽放。
在制作蹦砂时,顺德名厨坚持用传统猪油起酥,火候需精准控制在180℃,才能让面皮呈现出蜂巢般的酥脆纹理。
而腌制子姜的糖醋比例,更是经过数十次调试,最终调制出更适合当代市场偏好的口味,既能保留姜的微辣,又赋予其蜜饯般的甜润。
岭南特色鱼生
鱼生,堪称顺德饮食文化的“活化石”,以其鲜嫩滑口、口感丰富而广受好评。在清晖家宴中,这道菜体现了顺德厨师对食材新鲜和刀工的极致追求,堪称一场“刀尖上的舞蹈”。
顺德名厨选用在活水中瘦身七天的鲩鱼,宰杀时需在鱼下颌和尾部各划一刀,让鱼在游动中自然放血,这样才能保证鱼肉洁白如雪。
切鱼片时,需用特制的桑刀以“快、稳、薄”的手法操作,每片鱼肉厚度控制在0.5毫米以内,透过灯光可见清晰的纹理。搭配柠檬叶丝、炸芋丝、花生碎等十余种配料,食客用筷子将其高高“捞起”,寓意“风生水起”,这不仅是味觉的狂欢,更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文化表达。
为了更适合当下餐饮市场需求,名厨们还在顺德鱼生中加入进口三文鱼作为点缀。三文鱼搭配顺德名厨精湛刀工处理后的鱼生,再添一丝丰腴的口感。
薏米炖水鸭汤
这道汤品是清晖家宴的“灵魂担当”。顺德名厨选用三年以上的老水鸭,与薏米、陈皮、姜片同炖,让鸭肉的醇厚与薏米的清甜完美融合。
炖制时需全程保持微沸状态,使汤体清澈而不失浓郁。更巧妙的是,薏米谐音“如意”,水鸭寓意“福寿”,这道汤承载着龙氏家族对宾客“岁晚满意、福寿双全”的美好祝愿,因此成为旧时祝寿宴的必备菜品,醇厚清甜,鸭肉酥烂,薏米绵软,以其滋补养生、清香四溢而备受推崇。
菠萝蜜软鸡
这道菜的诞生,源自一段跨越海峡的家族故事。清末民初,龙氏族人龙黎兆乐携台湾凤梨回乡探亲,其女黎春熙将凤梨与本地三黄鸡结合,创造出这道酸甜适口的佳肴。
如今,顺德名厨将光鸡浸熟,切件后以蜜糖、猪油、顺德二曲,以黄金比例调成味料浇于鸡上,加入新鲜凤梨果肉伴边,让果香充分渗入肌理,再以生油浇溅鸡身,使之更具风味。
随着成品的出现,橙黄的凤梨映衬着鲜嫩的鸡肉,和雅清淡,果香扑鼻。金黄透亮的色泽与浓郁果香,仿佛让人看到了百年前那场跨越山海的团聚。
珍菌蒸无骨鲫鱼
这道古法菜,是对顺德厨师技艺的终极挑战。
一条鲫鱼全身有无数根细刺,要在不破坏鱼肉完整的前提下将其剔除,十分考验厨师刀工和对鱼肉肌理的了解。蒸制时,顺德名厨选择时令鲜菌菇,大火蒸8分钟,确保鱼肉嫩滑而不散,最后淋上用高汤调制的豉油,再以热油激香,鲜味层层递进。
珍菌的脆嫩与鱼肉的滑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道菜的口感层次分明。每一口都能感受到不同食材带来的不同口感体验,让人回味无穷。
百花酿双鲜
这道菜以其鲜嫩多汁、爽脆弹牙、清香浓郁、口感丰富以及回味悠长的特点,赢得了众多食客的喜爱和赞誉,也是将顺德人“酿”的技艺发挥到极致。
顺德名厨将新鲜虾仁打成虾胶,酿入冬菇和鲜笋中,再以宝塔菜花点缀,加入鸡汤蒸制。蒸制时需精准控制时间,冬菇的鲜润与笋的脆嫩在口中形成奇妙对比。
百花象征着美好与繁荣,双鲜则代表着双倍的好运与幸福,寓意着生活美好、好运连连。
老酱油乳鸽拼叉烧
乳鸽骨软肉烂,入口可化,叉烧微甜,柔软多汁,入口是和谐的味道在味蕾上绽放。乳鸽寓意着和平与吉祥,叉烧则代表着红红火火,寓意着生活和谐、事业兴旺。
在制作老酱油乳鸽拼叉烧时,顺德名厨将传统酱油与红荔凤城老酒结合,乳鸽用低温慢烤锁住汁水,叉烧则加入蜂蜜和玫瑰露酒,赋予其独特的焦香。这种创新并非对传统的背叛,而是用现代技法重新诠释百年风味。
猪润水浸时蔬菜
猪润水浸时蔬菜,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食材的原始风味,猪润的滑嫩与时蔬的清新相互映衬,味道和谐而美妙。李文田(清咸丰九年探花)在清晖园居住时,推荐以猪肝水浸蔬菜护眼,这款简单菜品后来流传至整个凤城。
玉簪虾球
玉簪虾球的口感是一种集爽脆、鲜嫩、弹牙于一体的独特体验。
清末,龙家小姐龙吟芗在她母亲生日那天制作了这道玉簪虾球,并祝愿母亲如碧玉发簪,寿比南山,如碟中虾球,身强力壮,取得其母亲欢颜。因此这道菜整体寓意着家庭和睦、生活幸福。后来被顺德厨师带向全国,也成为传统粤菜中手工菜的代表之一。
榄仁炒猪肚顶
榄仁是一种岭南地区常见的食材,香气馥郁,口感香脆。在炒制过程中,榄仁的油脂与猪肚顶的爽脆鲜美相互交融,使得整道菜的口感更加丰富和立体,寓意着健康长寿、生活富足。
春花卷拼野鸡卷
龙氏族人在一晚宴上,借春花卷与野鸡卷搭配,向支持他的夫人谭氏表达谢意,这一搭配后来成为顺德餐饮传统。
春花卷内馅通常是蔬菜或肉类,清新自然的口感。而大良野鸡卷更是顺德传统名菜,则以其独特的浓香和紧致的肉质著称,入口酥化。
牛乳毋米粥
作为家宴的收官之作,这道粥品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顺德名厨选用鸡汤与粳米同煮,米浆需熬至浓稠如浆却不见米粒。
烹饪时需全程用木勺顺时针搅拌,防止粘锅的同时让米香充分释放。上桌时加入咸牛乳片,奶香四溢,本就是不少顺德人喜欢的特色主食,如今也成就毋米粥火锅这个热门品类。
杏仁奶布丁锦鲤
这是一道创新的甜品,以杏仁奶为原料制成布丁,造型精致可爱,寓意吉祥,为家宴增添了喜庆氛围。
清晖家宴的推出,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了顺德饮食的魅力,而清晖家宴的成功复原和推广,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原来顺德菜不仅是味觉的盛宴,更是一门融合了历史、艺术与匠心的学问。
结语
清晖家宴的魅力,在于它将岭南园林的诗意与顺德饮食的烟火气完美融合。当食客来到顺德品尝清晖家宴,看着厨师在明档前专注地处理食材,听着服务员讲述每道菜的历史故事,这种沉浸式体验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味觉享受,而针对更多顺德传统菜的重新演绎还在进行中。
潘会长最后也告诉红厨网,对清晖园和龙家私宴菜的挖掘还在进行中,近期大良美食旅游促进会和一众顺德名店、名厨,正在对更多龙家私宴菜品进行改良和重新演绎,未来也会陆续推出更多传统顺德私房美食。
本文配图由顺德大良美食旅游促进会提供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作者:朱玉,编辑:青青,题图来源:大良美食旅游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