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啤酒行业龙头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600600.SH,下称“青岛啤酒”)发布公告,宣布以6.65亿元收购山东即墨黄酒厂有限公司(下称“即墨黄酒”)100%股权。
近年来,青岛啤酒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公司营收规模一直保持在300亿元左右。在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下,“尝鲜”黄酒是公司在啤酒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寻找新增长点的一次尝试,不过成效如何,还有待市场检验。
制图:佘诗婕
啤酒行业增速放缓
资料显示,最近20年以来,我国啤酒产量在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后在2014年至2017年经历四年的持续下跌后,在2018年实现增长。而到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啤酒行业产量继续下滑,后略有增长,2021年至2023年产量基本稳定在3500万千升。
最新数据来看,2024年全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2023年,重庆啤酒在年报中披露了这样一段话:“2013年达到产量顶峰后,中国啤酒行业呈现持续下滑趋势,尽管2021年和2022年连续实现微增,但2023年对比 2013 年,行业产量下降了 28.6%。中国啤酒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市场。”基本概括了啤酒行业的现状。对青岛啤酒来说,国内啤酒市场规模已经来到“量”的瓶颈。
在存量市场环境下,行业竞争格局与增量市场存在本质差异—增量市场能为所有参与者提供发展空间,而存量市场的增长则完全依赖于对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蚕食。
从当前啤酒行业的竞争态势来看,青岛啤酒作为行业龙头,其营收增速正面临来自华润雪花、百威英博等竞争对手的强势挤压,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特别是在高端化转型过程中,各大品牌纷纷加码产品升级和渠道深耕,导致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而这种以市场份额争夺为核心的存量博弈,使得青岛啤酒的增长空间持续承压。从财务数据来看,2024年青岛啤酒净利润微增1.81%,达到43.45亿元,但营收出现下滑,为321.4亿元,同比下降5.3%,排名行业第三。
营收分区域来看,2024年,青岛啤酒无论是在山东大本营,还是华北、华南等国内重要市场,以及港澳地区和海外市场,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山东地区销售收入由2023年的228.69亿元下降至220.95亿元。
从每升价格来看,除了山东大本营的每升价格有些许涨幅,由2023年4.11元/升上升至2024年的4.15元/升,其他主要销售区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制图:李昕
因此,在整体啤酒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面对不断加剧的行业竞争,青岛啤酒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也构成了公司本次收购即墨黄酒厂的原因之一。
黄酒新势力
公开资料显示,即墨黄酒厂始建于1949年,生产销售的“即墨”牌即墨老酒于2006年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即墨政务网(2023年)提到,即墨黄酒80%销量集中在青岛,90%在山东,因此可以说即墨黄酒是一家区域性黄酒企业。
按照青岛啤酒的表述,随着即墨黄酒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青岛啤酒产品线,拓宽市场渠道,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且从市场销售淡旺季上,“即墨黄酒”与啤酒产品可以形成市场销售的互补效应,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整体经营周期来看,青岛啤酒的营收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第四季度历来是公司的销售淡季,这一规律能够在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中得到印证。
2021年至2023年的第四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30.62亿元、29.58亿元和31.79亿元,不仅绝对规模较小,在全年营收中的占比也显著偏低,反映出啤酒行业受消费季节性的显著影响。即墨黄酒的加入,或能平抑其业绩波动。
制图:李昕
不过,相对于青岛啤酒而言,即墨黄酒目前的营收规模较小。2024年,标的公司实现营收1.66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38.0%。
另外,有行业人士指出,区域性黄酒品牌要想实现更大突围,在当下阶段难度非常大,青岛啤酒的此次并购对于即墨黄酒的市场开拓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或更多局限于山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