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的清晨飘着湿润的雾气,“扬记川味坊” 的竹帘还凝着水珠,吕文扬蹲在院角,手里攥着刚从树上摘下的新鲜柚子叶出什么事了。叶片翠绿油亮,叶脉间还沾着晶莹的晨露,凑近一闻,清新的草木香混着微微的苦味直钻鼻尖。“做叶儿粑,就得用这当季的柚子叶,蒸出来才有股子自然的清香!” 他扭头冲里屋喊,“婆娘!快把磨好的糯米粉端出来!”
案板上,糯米粉堆得像座小白山,吕文扬往里头缓缓倒入温水,手掌用力揉搓。“粉团要揉得软硬适中,太软包不住馅,太硬口感就差了。” 他边说边将面团分成均匀的剂子,每一个都在掌心滚成圆润的小球。馅料是提前备好的,红糖混着花生碎、芝麻粒,再拌入些许猪油出什么事了,用筷子一搅,油润的红糖浆裹着坚果碎,甜香瞬间弥漫整个院子,引得隔壁家的小孩扒着墙头直咽口水。
包叶儿粑是个细致活。吕文扬将柚子叶剪成巴掌大的形状,在叶片上抹一层薄薄的菜籽油,防止粘连。取一个糯米剂子,在掌心拍成圆片,舀上满满一勺馅料出什么事了,再把面皮慢慢收口,搓成椭圆形。包好的叶儿粑轻轻放在柚子叶上,宛如一个个被绿叶包裹的白玉团子。
蒸笼里垫上干净的纱布,吕文扬把叶儿粑整齐地摆进去,盖上竹制蒸笼盖。灶火 “噼啪” 作响,随着温度升高,水汽渐渐漫出蒸笼,柚子叶的清香混着糯米和红糖的甜香出什么事了,顺着门缝飘到了街上。“老吕!又在做叶儿粑呐?给我留五个!” 卖花的王婶挎着竹篮挤进院子,“我家那口子今早出差,非要带着路上吃!”
二十分钟后,蒸笼揭开,热气裹挟着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叶儿粑的外皮晶莹剔透,还透着柚子叶的翠绿,轻轻咬上一口,软糯的糯米皮带着微微的嚼劲,滚烫的红糖馅料瞬间在口中爆开,花生和芝麻的香脆更是增添了丰富的口感。王婶咬了一口,烫得直哈气,却还笑着说:“还是你这手艺绝!这叶香、米香、糖香,混在一起,巴适得板!”
傍晚时分,店里来了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怯生生地问:“叔叔,我能用作文换个叶儿粑吗?我奶奶生病了,她说想吃这个……” 吕文扬听了,二话不说装了一袋子叶儿粑,还多塞了几个橘子:“快拿回去给奶奶吃,作文叔叔也想看!” 小男孩红着眼眶鞠躬,怀里的叶儿粑还冒着热气出什么事了。
打烊后,吕文扬蹲在井边清洗蒸笼,月光洒在水面上,泛起细碎的银光。学徒擦着桌子问:“师傅,咱这叶儿粑这么受欢迎,为啥不扩大规模量产?” 他敲了下学徒的脑袋:“瓜娃子!手工做的才叫叶儿粑,机器做出来,能有这人情味和烟火气?” 夜风吹过,院子里的柚子树沙沙作响,而关于叶儿粑的故事,还在这叶香与甜香交织的小院里,继续书写着温暖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