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晋滋味共一箸 可口豆面暖心间
创始人
2025-05-20 11:22:07
0

让人垂涎欲滴的抿豆面。

翠绿的青豆。

粒粒饱满的豌豆。

环卫工人免费吃抿豆面。

搭配丰富的抿豆面套餐。

豌豆花开。

北纬39度,国际公认的黄金杂粮种植带。

内蒙古的清水河县与山西省的偏关县、平鲁县就位于这条黄金杂粮种植带上。

两地三县一衣带水,隔长城而望,相近的地缘、相同的地理气候,让两地各族老百姓亲如一家,百年来互动交融不断,饮食风俗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渐趋一致。

依杂粮而生的抿豆面,承载着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对和平安宁、繁荣发展、团圆共庆的深切向往与共同期盼,成为清水河和山西两地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那口日常饮食。

新时代,抿豆面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文韵之气。

苦味豆面 营养丰富

呼和浩特市。

每天中午接近11点时,抿豆面馆老板张春华便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客流高峰做准备。

他和大厨雨哥依次把豌豆面、白面和土豆粉面按照3:2:1的比例倒在了一个大桶中,加水搅拌成面团后,盖上盖儿静置半小时醒面。

卤汁的高汤是前一晚用牛骨和笨鸡提前吊好的,味道极其鲜美可口,每天上午只需把现切成小块的土豆和豆腐放进高汤里熬炖至绵软便可出锅。

肉卤也是提前一天熬炖好的,肥瘦相间的鲜猪肉被切成小块,在花椒、大料、酱油等调味料的滋养下,加水小火慢炖一两个小时后,红润的色泽让人垂涎欲滴,尝一口,软烂入味的肉香味儿瞬间盈满整个口腔。

忙忙碌碌中,时间也到了11点半,客人开始陆续进门。

此时,锅里的水已沸腾,特制的抿豆面工具架在锅上,面案师傅从大桶里揪出一把已经醒成稀软的面团放在工具上,随着手掌压下并往前一抿、再往回一拉,抿豆面工具的圆孔下便“游”出一截截形如蝌蚪大小的细长面条掉在开水中,翻个滚,迅速捞出放入碗中,加入高汤和肉卤,撒上香菜和葱花,一碗香气扑鼻的抿豆面便被端到了客人面前。

拌一拌,挑一大筷子夹着肉卤的面入口,再喝一口汤,汤汤水水的滋味让人的味蕾瞬间无比满足,至中午12点,客人络绎不绝。

“豌豆是抿豆面的主要原料,它味苦,即使混合了白面和土豆粉面,吃起来也依然有微微的苦感。”张春华说,但是,豌豆富含铜、胡萝卜素等多种对身体极富营养的微量元素,可以起到补充能量、提高免疫力、安神、通便以及抗衰老、抗辐射等功效,尤其适合老人、孕妇和幼儿食用。

同源同食 众口一味

抿豆面源自山西,一百多年前,随着众多走西口移民在清水河扎根安家,它也出现在了清水河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和油炸糕一样,成为这里人们的日常饮食。

今年38岁的张春华出生在清水河县,祖上是走西口移民。他说:“以前,在呼和浩特市,除了清水河人,其他地方的人都不吃抿豆面,甚至都不知道有这种面食。而清水河和山西都盛产杂粮,同源同食的抿豆面也成为了这两地的特产。”

1995年,张春华的父母带着家人从清水河县搬迁到呼和浩特市生活,并开了一家以清水河特色饮食为主的饭店,在众多的菜品中,抿豆面和其他主食罗列在一起,并不突出,客人偶尔点之。

2000年,随着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全面考察市场后,张春华的父母把小众且独具清水河地域特色的抿豆面单拿出来,开了一家以抿豆面为主的面馆,面馆开业后,客人络绎不绝,很快,他们又开了第二家抿豆面馆。

“目前,呼和浩特市场上还有其他几家抿豆面馆,但是,这几家抿豆面的味道有点像山西的刀削面,面里也没了苦味。”张春华说:“我们的抿豆面的卤汁里有土豆,而山西的抿豆面卤汁里不放土豆。另外,我们做的抿豆面最早的配比是3:1:1,即豌豆面是3,白面和土豆粉面各是1,这是清水河的传统做法,但是,很多客人接受不了面里的苦味,我们几经实验,就改成了现在的配比3:2:1,既让面里含一点点豌豆面的苦味,但又不是很突出,传统和改良兼而有之,客人们很爱吃。”

一店一面 特色鲜明

把面食做成情怀,是张春华的理想,并为之努力。

他大学毕业后,因为不想继承家族饭店,便去广州闯荡了两年,之后,回到呼和浩特市,去了亲戚开的教育公司上班。

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茶艺。

“不知不觉中,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已经10年了,在茶香的浸润下,我的心性稳定了下来,做什么事儿都不急不躁,对生活也多了很多美好的感悟。”张春华感慨地说。

2021年,心性成熟的张春华终于下定决心回归餐饮行业,在父母的支持下,开了自己的抿豆面馆。

飞速的时代,世界就在一部手机里。手机上随便一点,无数雷同的饭店就会出现在屏幕上,“我不想让我的饭店淹没在这样的信息里,我想做让大家记得住的饭店,不仅要有好吃的面,还要有浓浓的人情味儿。”他说。

在张春华内心深处,一直藏着这样一幅温馨画面:陈设简单的小饭馆里,丈夫在炒菜,妻子在招待客人,每进来一位客人,妻子都会熟稔地打招呼:“来了,快坐,又是老规矩吗?”

“这家夫妻店至今已开了20多年了,当年20多岁的小夫妻现在也变成了中年人,这么多年,我身边的朋友来来去去,唯独这家饭店,位置没变,老板没变,菜的味道也没变,每去一次,青春的记忆便会涌上心头,那种感觉很美好,让人留恋。”张春华说:“这就是我理想中饭店的模样。”

几年的经营实践中,张春华让自己的饭店按照理想中的样子不断地改造着,每接近一步,他心底的充盈便增满一分,但离圆满,好像总差那么一点点。直到去年的一天,袅袅茶香中,他的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句话:一店只做一种面,一生只爱一个人。

就是这句话,补足了那个圆。张春华把这句话写在了饭店的墙上。

雨哥已经在张春华家干了10多年,从小工一直成长为大厨,张春华对雨哥说:“你跟着我就这样干着,反正店一直在,可能以后人们只要想到咱家,不说店名,只说‘去雨哥那里吃’。”38岁的雨哥笑着点了点头。

一碗抿豆面,从北纬39度到长城内外,这舌尖到心间的距离,紧紧相连的,是绵绵不断的血脉亲情,延续到现在,已经成为爱的交融标签。

2024年5月,由张春华申请的清水河传统抿豆面技艺,被列入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记者 高瑞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标题:这样的面食你吃过吗?谁知道叫什么名字,据说是非油炸的食物。 在探索美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
最适合夏天的清爽小菜,款新味美... 天气越来越热,吃顿饭就大汗淋漓!下面Mis.Cai推荐的这些清爽小菜你一定会喜欢的,不用吃的满头大汗...
外婆的压箱底菜谱!这道红烧肉吃... 外婆的压箱底菜谱:四十年不腻的红烧肉 在我的记忆里,外婆的厨房永远飘着一股勾人魂魄的香味,那是时...
天津西北角煎饼果子摊,绿豆面薄... 天津西北角煎饼果子摊:绿豆面薄脆与腐乳酱的市井交响 在天津红桥区西北角的清晨,一缕缕绿豆面的清香混...
80后健康餐桌:一周营养菜谱大...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80后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往往承担着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近日,一则关于80后...
调猪肉馅时,先放油还是先放盐?... 饺子想要好吃,不仅是饺子皮要做好,饺子馅的制作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饺子馅我多会选择用猪肉和蔬菜做搭配...
程序员开BUG餐厅:上错菜不退... 在繁华的都市一角,有一家名为“BUG餐厅”的奇特食肆,它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和别具一格的用餐体验,迅速...
原创 这... 标题:这道菜营养丰富,还有浓浓的家乡味,会让你流口水的哟。 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我们总是渴望寻找那...
14道 旺销招牌菜 金沙龙眼瓜卷 原料: 冬瓜500克、咸鸭蛋10个、鸡蛋清1个、豆粉20克、食盐3克、鸡精5克、胡椒...
哈洽会现“酒文化盛宴”:鹤岗百... 在第34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众多展区各展风采。其中,鹤岗展区凭借“产业转型示...
警惕 “适量” 饮酒背后的成瘾... 在健康养生话题中,“适量饮酒有益健康” 的说法广为流传,不少人以此为借口,心安理得地每日小酌。然而,...
沪上顶流小吃!上海小笼包凭什么... 舌尖上的海派传奇:小笼包的前世今生 上海小笼包,这一海派美食的代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起...
江门古井烧鹅:非遗工艺 + 宫... 在岭南饮食文化的璀璨星空中,江门古井烧鹅宛如一颗历经数百年淬炼的明珠,以其独特的非遗工艺和源自南宋宫...
原创 3... 标题:30岁农村男子街边卖“稀罕小吃”5元一包!买的人排成长队!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总是在寻...
原创 竹... 竹笋炒肉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以其清爽脆嫩的竹笋和鲜香滑嫩的肉片完美结合而广受欢迎。想要炒出一道色香味...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开展烹饪工... 近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生活学院23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以"粤韵风华"为主题,在烹饪实训中心举办专...
先睹为快!从原料革命到场景革命... 2025第27届中国国际焙烤展览会正在如火如荼的准备中,据了解,本届展会以“创新驱动,链接全球”为主...
新疆美食大全介绍! 新疆,这片广袤而神奇的土地,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下面就为你介绍几种极具特色...
车间晨会密码:激活精益管理的班... 时针划过清晨七点,某汽车零部件工厂的生产车间里,一场例行早会正在进行。班组长面无表情地念着报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