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新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印发,其中“不上酒”在酒圈炸开了锅。
不少从业者直呼“史上最严‘禁酒令’!”,开始担心狼来了。
受此影响,5月19日,多只白酒股股价集体下跌。
但是,佳酿网认为,禁酒令虽然来势汹汹,但对于酒业的影响有限。
影响有限,狼没有来
《条例》提出,公务员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不得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
这意味着,此次“禁酒令”实施范围覆盖了所有政务接待工作餐场景。
福建省名酒协会会长汪逸表示,《条例》在酒商群体中引发热议,大家担心酒业重回十三年前,悲观情绪加剧了酒业动荡。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指出,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后,白酒行业受到重挫,第二轮白酒牛市结束,进入深度调整期,因此市场对禁酒令有一定的恐慌。
当年,一飞冲天的茅台酒终端售价从2300多元/500ml一路狂跌至850元/500ml,而且在低价时鲜有人接盘。其他各大名优白酒企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随后整个酒业进入漫长的冬季。
但是,此次禁酒令与“八项规定”对于酒业的影响不同。
酒业之所以被“八项规定”重创,是当时政务消费是白酒的主力销售渠道。
2008年,一篇题为《茅台为什么能把团购模式变成巨大推力?》的文章中提到,当时每年以政务消费为核心的团购业务为茅台创造了60%左右的营收。
据相关负责人透露,2012年前,五粮液的政务消费占比在70%以上。有白酒企业以政务团购起家,最终发展成为营收超过百亿元的区域强势品牌。
因此,2012年“八项规定”一出,酒业被直接击中命门——政务消费,随后进入深度调整期。
但是,经过十三年调整,公开数据显示,到2024年白酒的政务消费营收占比已经不足5%。
“政务消费非常克制,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成都某名酒团购商表示,近年来,政务用酒从数量限制到产品单价限制,再到购买规范限制,政务团购渠道持续收缩。目前,他的政务团购销量与巅峰时期相比已下降了60%以上。
佳酿网获悉,即便是在白酒消费大省河南,白酒政务消费也被划了“红线”。不少河南商家反映,白酒政务消费几乎已降至冰点,即便是出席白酒产业的相关活动,当地政务人士对饮酒也相当慎重。
在政务消费走低时,商务宴请、个人自饮、家庭聚会、宴席成为了酒业新的掌上明珠。
以宴席市场为例,据中金公司发布研报表示,2022年,宴席白酒市场容量达2300亿元至2500亿元,占白酒行业总收入的40%左右。其中,婚宴占宴席市场50%以上。
如今各大名优酒企都同时在产品、服务、营销上发力,力求不断在宴席市场上突破。
今世缘以“缘”文化为指引,始终深耕婚宴市场,不仅以“今世有缘 相伴永远”的价值主张多次冠名交友相亲会,还于去年承办了以“今世缘起,情定秦淮”为主题的2024秦淮情今世缘婚恋季,并在江苏的婚宴市场,由国缘V6开启“V爱新西兰 舒适新旅程”营销活动,强势站稳江苏婚宴市场“王者位”。
水晶剑依托在宴席市场的布局,年销量已经达到4800万瓶左右,2022年单品销售额160亿左右,在百亿核心大单品中开瓶率高,市场销量和销售额数据亮眼。
酒业早已从政务消费中抽身,禁酒令对其影响有限。白酒从业者释放紧张的情绪可以理解,毕竟如今酒业正在深度调整,各项指标不如预期,人们需要自我解压,但不要成为惊弓之鸟,传播恐慌情绪,造成外界对于酒业错误的认知。
禁酒令禁的是公款消费,而不是白酒
实际上,禁酒令并非新鲜事物。
过去几年,贵州、新疆、浙江、黑龙江、吉林、安徽、河南等多个省份都曾先后出台过“禁酒令”。
例如,贵州省自2017年9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产品,一律不得饮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任何酒类产品,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产品,重大外事活动和招商引资活动除外。
但是,禁酒令并没有让白酒停下发展的脚步。
2016-2020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平均吨价从4.51万元提升至7.88万元,涨幅高达7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95%。
其中,高端白酒规模从568亿元飙升至14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7%。飞天茅台、普五、国窖1573都相继成为营收超百亿元的超级大单品。
酱酒也通过品鉴会、回厂游、圈层消费等全新的营销方式,培育出习酒、珍酒、国台、金沙酒业、丹泉酒业等一大批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品牌。
据权图酱酒工作室统计,到2024年中国酱酒产能约65万千升,同比下降13.33%;实现销售收入2400亿元,同比增长4.35%;实现利润约970亿元,同比增长3.19%。
我们要明白,各级政府“限酒令”限制的是“公款消费”,而非限制白酒行业发展,反而对酒行业发展从顶层设计、经营环境、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早在2012年,贵州省原副省长慕德贵表示,三公消费一定要控制住,但三公消费高不是茅台的错。
作为众多地区的支柱产业,政府会扶持酒业的发展。
2016年,贵州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推动白酒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扶持,大力培育以习酒、国台、金沙、珍酒、钓鱼台、安酒、董酒、青酒、宋代官窖、贵酒等为第二梯队的重点骨干企业,不断增强全省白酒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当前,酒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从业者要认清真正的行业风险和转型升级的压力,积极拓展新消费、新零售,既不要盲目乐观,期待酒业能够快速进入“新黄金十年”,大家能躺着赚钱;也不要盲目悲观,认为酒业已经不具备发展潜力,成为错误舆论的传播者。
酒业的天过去从未塌陷,未来更不会塌。毕竟发展千年的产业,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禁酒令只会让酒业在变革调整中壮大自己,后以更加成熟的面貌面对未来。
白酒从业者要冷静看待舆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