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云之南,有这样一座城市,以茶为名,因茶而兴,它就是云南普洱。
这里茶山连绵,茶香弥漫,茶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曾几何时的茶马古道上,马蹄声声,铃声悠悠,茶商们用脚步丈量着土地,将普洱的茶香带往四方。如今,普洱茶已成为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在传承千年茶韵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向世界展示这座古老茶城的现代活力。
今天(5月21日)是国际茶日,一起走入云南普洱,在“以茶为名”的地方与茶“香”遇。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被誉为“世界茶源”,是普洱茶的核心产地之一。图为云南普洱,数万亩茶田云山叠翠,茶香四溢。
2023年9月17日,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凭借其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茶魂”理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图为景迈山翁基古寨被山林与茶园环绕。(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图为俯瞰云南普洱景迈山核心地带——大平掌古茶林。(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图为普洱市墨江县的哈尼族妇女正在采茶。中新社记者 杜潇潇 摄
图为景迈山村民在茶园采茶。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普洱茶按加工方法,可分为生茶、熟茶,按外形又有散茶、饼茶、沱茶、砖茶等。图为云南普洱,茶厂工作人员在加工普洱茶鲜叶。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图为云南普洱,布朗族茶人在炒茶。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图为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市级传承人坐在火塘边,展示布朗族烤茶的制作过程。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普洱茶最独特、最受茶友追捧的,是其在时光沉淀中“越陈越香”的特性。图为布朗族传统的烤茶。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图为源自普洱延续千年的银生七道茶。
图为云南普洱,糯干古寨的村民查看室内晾干的月光白。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运输工具、民间长期行走为主串联而成的交通网络。图为云南省普洱市那柯里村茶马古道示意图。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图为云南省普洱市茶马古道旅游景区,登山口处的“茶马古道”牌坊。
图为云南普洱茶马古城。
茶马古道不仅见证了普洱茶文化的繁荣,更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外联与经济发展,推动与沿途国家的文明互鉴。图为来自韩国、老挝、泰国、柬埔寨、新加坡、斯里兰卡、尼泊尔和中国的青年来到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那柯里,了解茶马古道历史,聚焦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图为各国青年体验普洱茶采摘。中新社记者 李嘉娴 摄
图为第十五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普洱江城农民合作社茶农带来的“520”小饼茶。
普洱的茶穿越时空、历久弥香。茶旅融合等创新模式激活了当地经济增收的新引擎,让这座古老茶城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的生机。图为傣族姑娘和男朋友在糯干古寨进行网络直播,向网友推介景迈山和自家出产的茶叶。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