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又到端午节,也称“龙舟节”、“端阳节”,在广东惠州,端午节亦称“五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蕴含丰富的情怀和文化,值得细细品味。扒龙船、吃粽子、挂菖蒲、烧午时香、戴香囊等传统习俗,在今天的惠州依旧传承。这些端午习俗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沁润点缀人们的生活。那么,惠州人端午节吃什么食物?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惠州人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惠州人在端午节的主要食物是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标志性食物,惠州的粽子主要有两种:碱水粽和咸粽。碱水粽也称为灰水粽或甜粽,是用纯糯米和碱水(一般用蚊惊、鸭脚木等烧成灰掺水过滤而成)混合后包裹而成,呈金黄色,沾红糖或蜜糖吃嫩滑可口,可存放较长时间。咸粽则以糯米、赤豆为主,配以猪肉、虾头、葱头等馅料,后来虾米取代虾头,并加上蛋黄、蚝干等充实馅料,用粽叶包成四个角的粽子,煮熟后即可享用。
此外,惠州的粽子口味多样,除了传统的碱水粽和咸粽,还有梅菜扣肉粽等创新口味。例如,横沥粽子店的梅菜扣肉粽深受消费者青睐,其特色在于使用新鲜的梅菜和特制酱料,搭配腌制过的大块五花肉和咸蛋黄,口感丰富,香气扑鼻。
惠州人在端午节还会进行其他传统活动,如赛龙舟。赛龙舟是惠州民间定俗,每年端午节期间,惠州的西湖、东江、金山湖等地都会举行龙舟竞渡活动,场面壮观,吸引了大量观众。
惠州端午节有什么风俗
惠州端午节的主要风俗包括包粽子、赛龙舟、探亲、挂艾草和菖蒲、点艾条等。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惠州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展示了端午节在惠州的重要地位。
首先,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惠州的粽子分为咸粽和碱水粽两种。咸粽以糯米、赤豆为主,配以猪肉、虾头、葱头等馅料,而碱水粽则是用碱水混合糯米制成,呈金黄色,沾红糖或蜜糖吃,口感嫩滑可口。
其次,赛龙舟是惠州端午节的重要活动。自1988年开始,惠城区每年都会举办龙舟赛,这项活动不仅展示了惠州人的团结协作精神,也成为了惠城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活动。
此外,探亲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过去,端午节第二天,妇女会携带子女和礼物回娘家探亲,现在虽然时间较为随意,但送粽子、猪肉等礼物仍然是常见的习俗。
挂艾草和菖蒲是为了辟邪驱毒。艾草和菖蒲具有抗菌消毒、除湿去浊的功效,人们会在门口或室内悬挂这些植物,以保家宅平安。
最后,点艾条是惠州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艾条由锯末、硫黄、艾叶等物制成,点燃后能驱邪避毒,许多家庭还会在端午节当天正午时分在家中各处点燃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