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餐饮外摆的“便民小食堂”成为我市街头一道亮丽的新风景。这些餐饮企业突破传统模式,将后厨精品菜肴搬上街头摊位。凭借接地气的美食和灵活的经营方式成为市民选择就餐的“新食尚”。
中午时分,桢州大街南段的大厨小店门口人声鼎沸。几张长桌拼成的外摆摊位上,酸辣土豆丝、红烧茄子、葱香牛肉等二十多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整齐陈列,让人垂涎欲滴。市民们有序选购,此起彼伏的问价声、打包声和扫码提示音交织,构成一幅繁忙而温馨的市井图景。
市民赵女士说:“便民餐开了以后,价格实惠,口味不错,忙完工作过来买点,回家就不用做饭了,感觉方便了不少。”
重阳路的同庆祥印象店同样也开启了外摆模式,菜品涵盖家常菜和地方特色小吃。每到饭点,摊位前便围满顾客,实惠的价格和新鲜的口感广受青睐。
同庆祥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同小锋说:“我们通过这种模式,不仅减少浪费,也方便了市民。我们会努力把产品做好、服务做好、卫生做好。”
如今,饭店菜品外摆在我市已不是个别现象,老川会馆、老韩城菜、阿瓦山寨等餐饮企业也纷纷开启“外摆模式”,结合上班族下班时间,大多是中午11点30分到下午1点,下午5点30分到7点结束,部分商家还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模式,通过短视频平台直播实时展示菜品、更新排队情况,方便消费者前来就餐。
记者手记: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餐饮外摆”模式以其实惠的价格、优质的菜品、便捷的服务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认可,为周边居民提供了用餐新选择,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外摆模式有助于直接倾听消费者心声,更好把握市场需求与喜好,吸引更多普通消费者。未来,“餐饮外摆”能否成为常态化的商业模式,还有待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创新尝试,一定程度上为传统餐饮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融媒记者丨霍宇飞 高明月 孙博 和小博 本期编辑丨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