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清晨,当晨光撒在这座经历洪水重创的榕江县城,各支救援队伍早已开始忙碌,清淤、抽水、一切都井然有序。
街边,一条长队吸引记者的目光,走上前,几个年轻人正在煮粉、装粉、放调料,群众接过这一碗碗粉,端到一旁吃起来。
“这个粉是免费的?”记者问。
正在领取粉的群众说:“是的,感谢她们免费煮粉给我们吃。”
正在忙碌的一位女生回答说:“我们是从六盘水过来的,在网络上知道榕江受灾,我们就决定来做点什么。”
说话的女生叫潘淇,是六盘水一家食品企业的负责人。6月30日,她带着公司的七个小伙伴来到榕江县,在社区的统筹协调下,搭建了这个免费早餐点。
“刚开始我们是准备直接把米粉发给受灾群众,但是来到榕江后,发现受灾的群众很多还没有开火煮的条件,在社区的帮助下,在这里给大家煮粉。”潘淇说。
从早上六点开始,潘淇和小伙伴们就摆好摊位,分工煮粉给受灾群众,大家煮粉、拌调味品,现场井然有序。
“来的时候带了一万份米粉,这两天基本送完了,看到我们忙不过来,社区又给我们协调了四位志愿者来帮忙。今天准备再调运一两万份米粉来。”潘淇说,很多群众早餐和午饭都在这里吃,这样也方便大家有更多时间去干活。
拐过街道,另一边,几个师傅正在熟练地和面、包馅、煎饼。“昨天下午五点开始,两个小时做了八百多个饼。”负责人牟凯旋告诉记者,了解到榕江的灾情,正在内蒙古出差的他立马和妻子联系,准备食材,带着员工一起,从贵阳赶到榕江。
“我们就是做餐饮的,这个时候灾区最需要的保障就是饮食。”到达榕江后,牟凯旋第一时间就和当地协调点位,并投入制作。
“我们今天大概要做两千个饼,带来的食材大概够供应两三天。我们优先供应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牟凯旋说。
当受灾群众手里拿着刚出炉的肉馅饼,端着热气腾腾的米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一刻更加具象,互帮互助的美德正在这个早晨的一个饼、一碗粉里随着香气飘得更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戴正国 吴运镇 潘晓飞 杨晓波
下一篇:冰凉粉:夏日里的清凉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