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老店”,被年轻人捧上必吃榜
创始人
2025-07-05 00:42:43
0

作者:柳丁

(图/《忘却的幸子》)

今年以来,有一个人群在热搜上忙碌程度仅次于明星网红——全国各地的市井小店老板。

网友简直在以“不放过任何一个朴素好老板”的心态,频频捧红那种自带烟火气的小店、老店。

前有肥娟小吃、盒饭哥、苏超赛场上的烧烤店主,最近大众点评发布今年的必吃榜后,“小店”一词又上了热搜。

(图/社交平台截图)

原因是很多人发现,自家楼下一些只有面积只有几平米、五六张桌子的小店小摊,居然也上了必吃榜。

老顾客们看到榜单后去店里恭喜,店老板听完还一脸懵,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图/社交平台截图)

有的是门面极小的烧饼摊、小面馆,也有的是开了十余年的市井老店,已经成了本地人的长久记忆符号,“打小就知道这家店是老字号”。

网友发现家附近的老店,原本最多是街坊邻居光顾,或本地年轻人来“挖宝”,近期却外地游客突然变多。

最初还欣慰于“那个中年老板是不是变时尚了,终于会搞线上了”。

一问发现老板也很懵,才知道名声突然传到外地是因为上榜。

(图/社交平台截图)

类似情况不在少数,一些年轻人发现楼下熟悉的小店上榜后跑去向老板贺喜,并质问“怎么背着我们出道”。

老板:“不知道啊,突然就被通知了上了,我们真的啥也没做。”

还有网友是下楼溜达时,才发现平常风雨无阻开门的炒菜馆闭店了,一看门上贴着要去领奖的告示。

(图/社交平台截图)

据大众点评数据,今年“必吃榜”上近八成为烟火小店,超四成是10年以上老店。

其中有一些严格来说甚至不算“店”,而是街头小摊,比如苏州上榜的“彩香蛋饼”,是一家开在菜场里、近20年的蛋饼摊。

此前网络上小店、老店叙事的走红原因,大多被归结于情绪共鸣。

浮躁变幻的网络氛围里,他们被视为某种联结着生活的安稳锚点。

现在“必吃榜”的数据则证明,这些市井门店的冒头不只因为情怀,在当下的餐饮市场里,它们自有自己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市井餐馆

在今年的餐饮界异军突起

过去一年内,“烟火小店”称得上是餐饮界的第一黑马。

社交平台上市井小店的种草帖热度一直很高,前文图片里提及的大多是本地人常吃的“苍蝇馆子”,做的基本是本地特色口味。

如今随着年轻人热火朝天、不断下挖的探店风潮,这批宝藏馆子也被挖了出来,最后被捧上了基于大众评价的“必吃榜”。

网友们在评论区里将其调侃为“重生之我在小巷卖烧饼,但有一天我的名字突然出现在高手榜上”。

(图/社交平台截图)

如柳州新上榜的黄记豆浆、衢州上榜的詹记烤饼,常出现在旅游攻略帖中。

它们大多是一间门脸的朴素小店,招牌没有繁琐的设计,只是蒙上最常见的打印广告布或铁皮板。

经营者要么是夫妻为搭配的家庭,要么是多年老友。

他们往往是餐饮老板里最不会营销、不懂流量的一类,只懂得最朴素有时也最“吃亏”的经营方式。

数十年如一日,重复着新鲜食材当天现买、食物当天现做的基础模式。

像詹记烤饼是由老板一家三口经营,父辈80年代从乡下到城市谋生,从摆摊做到小门店,现包现烤,用的梅干菜是找农家老太太收来的。

黄记豆浆则是一群上了年纪的阿姨们共同经营,她们是老姐妹,早年原本合伙卖米粉,后来又合伙卖起了柳州夜豆浆。

除了这种街头小店,今年不少上榜的城市新兴餐饮品牌也是“小店模式”——

最初是单店、体量小、经营单一而聚焦的品类,注重食材品质、菜品口味和服务体验。

譬如北京上榜的开在胡同里的小街猪手,靠一道招牌菜打出名声。

小店模式虽然看上去SKU不够丰富,菜单写不出厚厚一本,但却能勾起顾客们强目的性的探索欲望,“我就是想尝尝这道”。

(图/社交平台截图)

除了小店,一些城市特色老店的再度崛起也是今年餐饮界的又一明显趋势。

如苏州上榜的同得兴面馆,这家老店创立于1995年,很早就被视为传统苏式面食的代表。

这么多年后,老店又被新一批年轻人发掘认识,新的食客开始被它代表性的“鲫鱼背”手艺惊艳。

成都上榜的陈麻婆豆腐店情况也与之类似,它创立于1862年、传承了七代人。

在2019年首登必吃榜之前的十数年间,门店基本依靠街坊客人和本地人宴客,如今被年轻人挖掘成了热门打卡的老字号。

足以证明在餐饮界,过硬的口味总能穿越时间周期,获得长久口碑。

而一些街头小吃摊也出现在榜单上侧面反映出一些大众消费习惯与消费心态的改变。

比如过去大多数人的餐饮消费场景都集中在“一日三餐”的场景里。

像蛋饼、烤饼、豆浆这样的小吃品类,要么被归为早餐,要么被归为不吃饭时的简餐,在互联网讨论声量上肯定远没有正餐高。

因此可以看到,前些年大众投选出的必吃榜单大多是各地特色大餐厅。

但随着近两年“美食游”“味蕾游”趋势更进一步深入各地,年轻人越发倾向于“正餐+小吃”的灵活用餐场景,在有限的旅行时间中,尽可能多地体验当地美食。

举例而言大学生们的西安特种兵打卡攻略里,落地先去吃点特色小吃,比如马文章胖子甑糕等等,暴走一万步后再安排正餐。

当代年轻人旅游现状。(图/《男亲女爱》)

再加上这都2025年了,大家对“餐厅是否用心做美食”的甄别能力早就上升了不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会轻易被单一的噱头动摇。

很多人会专门为了美食到一座城市旅游,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不会满足于“吃点好的”,还会进一步筛选——

最好吃有本地特色的、有烟火气的、现烹现炒不是预制菜的……

在以上客观挑选条件下,像同得兴这样本土多年老店、以及詹记烤饼式的街头小店自然会脱颖而出。

(图/社交平台截图)

“只做好一件事”的市井门店

有自己的底气与秘方

如果说消费习惯的变化,是推动小店集体走红、老店充会失业的客观大环境背景。

那还有一个让市井门店异军突起的主观因素也不可忽视——文化与情感特殊性。

必吃榜发布后,大众点评对许多上榜餐厅老板进行了采访,而这些市井餐馆老板的采访回答普遍展现出了两大共性:

一是,市井门店的老板们通常更把餐馆口碑与自己的个人理念相绑定。

如果说书籍是文字工作者的作品,那一方餐馆就是这些老板个人或家庭极为珍重的“人生作品”。

而另一大共性,则是许多市井门店对当地人来说不只是一处用餐场所。

依托于本地特色美食的他们,早已成为了城市记忆的交叉处、回溯点。

(图/《深夜食堂》)

不少市井餐馆的小老板,实际在用经营人生的态度去经营门店。

只是身处其中的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们眼里,自己只是在一复一日地与灶台打交道,遵循着朴素的公序良德:踏实做好一件事,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

今年“必吃榜”商家的采访中,许多老板都格外强调真材实料、良心经营。

成都新上榜的周琴老面馆,直接把“老板吃啥你们就吃啥”的大白话写在了招牌上,这块印着承诺的招牌同店里的菜单一起,在数十年的风吹日晒下褪色、泛白,但依旧清晰。

前文中衢州上榜的詹记烤饼也相似,老板女儿每天雷打不动去买当天用的的鲜蔬。

她说自己动过一次批发蔬菜省事的念头,但被父母质问:“这样子会新鲜吗?”

这家烤饼仍然在坚持手工揉面,全天下来要揉好几桶面粉,非常累人、磨人,但老板一直坚持手揉,“机器口感不一样”。

这种细节上的坚持,很多时候不仅是因为的确存在微妙口感差异,更因为靠手艺生存的老板们有自己的原则,有对专业领域的矜持自重。

一些门店老板会因为自家手艺传承于长辈,而自我要求极高、担心砸了家里的多年招牌,不肯轻易妥协。

比如成都另一家登上“必吃榜”的龙森园火锅,老板张瑞的父母是一家峨眉川菜馆的掌勺人,他接过祖传手艺后把它用在了火锅底料调味里。

现在很多火锅店会采取中央厨房模式提高效率、预制底料,但张瑞不肯,坚持每天新鲜现做。

牛油锅底当天现炒,直径1.2米的铁锅里三十斤的铜铲翻动着20余种香料。

(图/社交平台截图)

很难得的是,尽管如今有不少店铺会试图用送饮料、送小菜等营销手段,换取客户写好评、刷评分,但“必吃榜”上许多市井餐馆的老板反而明确拒绝这种行为,印证了榜单“刷评卖评商户一刀切”的原则。

不少老板在采访中明确表示要加入“反好评内卷”:

“我不会去找顾客要好评,人家吃得好自愿会写。”

“在这干了这么多年,不能这样糊弄街坊,也不能这样骗自己。”

正是有这样的经营理念存在,年轻人才可以顺着榜单安心种草一些无滤镜、更真实的馆子。

根据大众点评数据,今年评选过程中,有近三成商户在“公信力核查”阶段因为出现刷好评等行为,无缘榜单。

在这些老板投注个人情感的经营下,一些开在居民区里的餐馆早已成为周围居民共享的宝藏。

譬如上海上榜的“菰城宴·大锅红烧羊肉面”,老板夫妇最初的选址店租较贵,上海餐饮竞争又激烈,做了一段时间后一度不想坚持下去。

但社区老顾客们不愿放弃这口美味,不仅挽留他们,还帮助他们找到了附近租金更实惠的位置。

(图/社交平台截图)

一些在深夜开的小店与老店,更是成了网约车、出租车司机等许多夜班劳动者的“深夜食堂”,提供着烟火的慰藉。

今年首次登上“必吃榜”的广州16年老店——梁新记小食店,几乎24小时营业,深夜店门口总停着出租车,司机们经常熟门熟路地掀开蒸笼找热饭、喝热粥。

老板在采访中说:“我们可能没有很多大酒楼的出品、环境,只能给大家提供很家常的味道。”

“但能让附近写字楼上班的员工、凌晨的出租车司机吃上一口热乎饭,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

烟火气十足的“美食之旅向导”

浓缩了一座城的真实灯火

几年前,互联网上曾有过对“市井餐馆消亡”的担忧讨论,担心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老店小店会因信息隔阂、跟不上时代而消亡。

担心如果小店老板不懂运营、又或是受到所处街区衰落的影响而没落,年轻人可能会想找这样的店都不知如何下手。

但本次必吃榜对老店、小店的强势吸纳,显然成为了冲淡这种担忧的有力工具。

本次榜单中,不少老店、小摊的账号并不是老板创立的,而是食客们自发创立、留下评价,走红后才引起老板关注并认领。

能上榜也非老板刻意为之,而是食客们自发留下好评,给小店“评”上了“必吃榜”。

这种食客自发模式的存在,让一些不熟悉点评平台模式的普通老板也拥有了靠口味、口碑打出更广名声的机会。

同时,坚持无人为干扰、公平公正不收费的必吃榜,天然为这些门店留下了“做自己”“踏实经营就足够”的空间。

本次2025大众点评必吃榜发布会结束后,美团高级副总裁李树斌、大众点评“必吃榜”负责人安添蕾和大众点评市场营销负责人程悦悦,一起接受了媒体采访。

其中,必吃榜的筛选规则相关问题成为了现场集体关注的焦点。

安添蕾介绍,“必吃榜”的评选流程和规则一直没有变化。

每年由算法工程师、数据工程师和产品经理组成的评选团队,综合五大维度,历经六个月的建模分析、公信力核查、入围公示以及机构公证推出榜单。

整个流程完全基于大数据,“必吃榜”始终遵循着万里无一、无人为提名、用户的真实评价数据的“三个坚持”。

因此才会出现许多市井餐馆的老板不知道自己上榜的情况。

当顾客拿着手机告诉他们上榜的消息,有的老板第一反应是“啊?这种榜单不需要花钱上的吗?也没人找我报名啊?”

采访中几位嘉宾介绍,“反好评内卷”不仅很多商家在加入,是一个行业的大趋势,大众点评平台内部也一直在采取对应措施去筛选刷好评的行为。

程悦悦表示,除了大数据模型对每条评价的监测,平台会他们会在线上做数据抽查,对短期内出现大量的好评的案例进行监测并及时处理。

安添蕾补充道,过去一年内,共有超过20家2024上榜餐厅因为违反了平台的评价诚信规范被下榜。

在今年榜单“公信力核查”阶段,有近30%的商户因不满足“评价真实可信”失去评选资格。

平台会通过严谨、复杂的公信力筛选环节,去保障“必吃榜”评选的核心——海量用户的真实评价数据。

这些真实评价能成为商户内部提升的工具,好评带去激励、让商户们感受到食客们的喜爱与热情。

同时那些真实的差评也能帮助商户改进,武汉上榜的肖大侠烧烤就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只看差评,差评很能体现店铺的真实情况,差评里能找到很多机会点。”

与此同时,通过这些真实评价,食客们也能更高效的找到一座城的美食“题眼”。

(图/《孤独的美食家》)

在实际使用中,必吃榜让烟火小店与新一代食客找到了彼此,也让新一代人的美食记忆又有机会彼此交叠、碰撞,构建出新的城市美食文化。

在美食面前,真实与真心永远是最动人的注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各位爱吃羊肉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解锁一道北方经典菜—— 葱爆羊肉!嫩滑的羊肉片裹着浓郁的葱香,咬一...
原创 老... 各位厨房新手和老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这道国民级开胃小菜——酸辣土豆丝!金黄透亮的土豆丝裹着红亮的辣椒...
原创 不...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简直是风头无两!开播不久,热度就直线上升,各大平台商讨度爆表,甚至还带动了广东荔...
原创 夏... 七月的清晨,阳光像融化的蜂蜜般流淌,蝉鸣在绿叶间编织成歌,路边的野花顶着露珠绽放出第一缕微笑。在这个...
想吃土鸡土鸭,还是去一家轩菜馆 录制:刘国雄 想吃土鸡土鸭,还是去一家轩菜馆。 一家轩菜馆在南宁衡阳东路,这一带餐馆不多,导致很多食...
薄荷泡酒:清新口感,夏日解暑的... 薄荷泡酒是一款以薄荷为主要原料,搭配清酒或白酒制作的夏日清凉饮品。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既能消暑解渴,...
奶茶界的“广西之光”要卖螺蛳粉... 高人气广西现制茶饮品牌阿嬤手作,疑似跨界餐饮。 天眼查信息显示,今年4月,一家名为“上海狮螺餐饮管理...
蟠园庆生宴必点!赣南名菜宁都三... 生日烛光摇曳,青花瓷盘中盛着酱红油亮的鸡肉,混合着米酒醇香与麻油气息的热气氤氲升腾——在赣州蟠园餐厅...
10种酸菜腌制方法:打造独特口... 酸菜是一种世界各地都喜爱的美食,它以其独特的酸味和丰富的口感成为各种菜肴的绝佳搭配。今天,我们将向你...
冰凉粉:夏日里的清凉秘方 在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比一碗冰凉粉更能带来清凉舒适的了。冰凉粉口感滑爽、甜而不腻,是消暑的最佳甜品。下...
“家门口老店”,被年轻人捧上必... 作者:柳丁 (图/《忘却的幸子》) 今年以来,有一个人群在热搜上忙碌程度仅次于明星网红——全国各地...
一碗粉 一个饼 榕江灾后的“暖... 7月2日清晨,当晨光撒在这座经历洪水重创的榕江县城,各支救援队伍早已开始忙碌,清淤、抽水、一切都井然...
大头菜拌凉菜:清新爽口,营养满... 大头菜,又称为卷心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今天,我们将向你介绍一种简...
精选早安图片,7月4日,开启充... 早安! ☕️ 今日 7 月 4 日,小暑将至,盛夏的热烈已在途中。在这渐渐升温的日子里,愿你像那蓬勃...
掌握技巧,轻松熬制美味小米粥 小米粥是以小米为主要材料,经过熬煮后制成的一种传统粥品。它具有养胃、安神、滋阴等多种功效,而且口感清...
鱼香肉丝的家常做法:一道美味的... 鱼香肉丝是川菜中的一道经典菜品,以其独特的鱼香味道和丝丝入口的口感深受大众喜爱。这道菜的主料是猪肉丝...
原创 韭... 哪怕只有一个人吃饭,也要做到精致得体,美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品味和追求,用心去过好...
饭店“精品菜” 摆上“便民摊” 近期,餐饮外摆的“便民小食堂”成为我市街头一道亮丽的新风景。这些餐饮企业突破传统模式,将后厨精品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