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六月十三日,民间传说是鲁班先生的诞辰日。鲁班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出身于工匠世家,是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每年鲁班诞辰日,泥工、木工、搭棚行业和现在建筑行业工人都会纪念鲁班,表达了人们感恩的情怀。相传农历六月十三是海龙王的生日,全国各地的祭祀习俗不同。沿海地区龙王节又称渔民节,有开光(新船下海)、敬龙王、敬海神娘娘等习俗,人们希望龙王能保佑风调雨顺,鱼虾满仓,出海平安。今天农历六月十三,记得“吃二样,忌二事”习俗,祈福顺遂家幸福!
一、吃二样
1、九转大肠
鲁班是鲁国人,饮食上肯定是要吃鲁菜,农历六月十三日鲁班诞辰日,就吃鲁菜。九转大肠是鲁菜代表菜,是山东济南市传统名菜。清朝光绪初年,由济南九华林酒楼店主首创,开始名为“红烧大肠”,文人雅士食后,感到此菜确实与众不同,别有滋味,为取悦店家喜“九”之癖,并称赞厨师制作此菜像道家“九炼金丹”一样精工细作,便将其更名为“九转大肠”。
食材:猪大肠、香菜末、白胡椒面,大葱、干辣椒、生姜、大料、花椒、老抽、料酒、淀粉、白醋、酱油、白糖、米醋、精盐
做法:1、将猪大肠翻过来,清洗肥肠,撕去里面的白色组织。加一些食醋和淀粉里外涂抹揉搓,除去粘液污物。2、开始套肠,猪肠粗糙的面翻出来,连接处灌点水,很容易一层就套起来。挤出多余水分,把肠再重复次套一次,就成了四层大肠。用牙签成十字两头固定。3、准备烹饪的材料,开水锅中装满水,加老抽、葱、姜、料酒、干辣椒、胡椒面、食盐、大料和花椒,放入大肠。4、大火煮开,中小火炖煮2个小时,记得用牙签扎一下大肠以防爆开。5、捞出大肠切成2.5厘米长的段,用牙签十字固定。固定好的大肠淋一些酱油,轻轻拌一下,使其上色均匀。6、炒锅上中火,倒入油烧至七成热,下大肠,炸至呈红色时捞出。7、锅内留底油,适量白糖炒糖色,放入猪大肠,烹入料酒,加一点酱油上色,小半碗米醋去腥解腻。添加适量的水,再加入白糖、胡椒粉,大火烧开,中火煨制,直到汤汁浓稠,颠翻均匀。8、盛入盘内,撒上香菜末即成。
2、吃糖醋鲤鱼
糖醋鲤鱼是一道鲁菜传统名菜,为鲁菜的代表菜品之一,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酸甜可口,香鲜味美。据说此菜最早起源于济南泺口,后逐渐流传至山西、河南等地。在河南时,形成了糖醋熘鱼、鲤鱼焙面等菜品。鲤鱼一直是一种吉利的鱼,在中国食俗文化中,鲤鱼象征着吉祥和富贵;鲤鱼也是祭祀的重要食物,寓意着年年有余,生活富裕;鲤鱼还是益智健脑的一种食材。鲤鱼寓意着鱼跃龙门!
食材:鲤鱼,葱,姜,花椒,盐,大料,大蒜,醋,生抽,老抽,红糖,黄酒,花生油。
做法:1、鲤鱼宰杀,去掉内脏、鱼鳃和鱼鳞,清洗干净。2、把鱼的表面划上花刀,鱼身两侧划几刀深深的口子,把两侧的筋抽掉。3、把鲤鱼放到大碗里,放适量葱姜丝,倒1勺料酒,鱼伤口里撒点盐,腌制10分钟。4、碗中放3大勺面粉,1勺淀粉,适量清水,搅拌一下,倒食用油进去,搅成面糊。5、鲤鱼表面抹一层干淀粉,再均匀地抹一层调好的面糊。6、锅里倒入油,油热至七成时,两只手弯着鱼身,先把底部炸一下,再把整条鱼放进锅里,用勺子在鱼身上浇热油定型,中火炸至鱼皮变金黄酥脆。7、把1勺盐、2勺酱油、3勺白糖、4勺醋、5勺清水搅匀。8、锅里留底油,葱姜蒜爆香后依次倒入糖醋汁、水淀粉、明油,熬至浓稠状关火。9、把汤汁浇在鱼身上,撒适量葱丝装饰一下。
二、忌二事
1、忌说“翻”和“漏”
农历六月十三日海龙王节,是海边渔民特别看重的渔民节,这天很多沿海地区都会杀猪宰羊来祭海,如果有客人上门,不论是否认识,渔民都会热情的邀请把酒言欢。人们要管住嘴,忌说“翻”和“漏”字,吃鱼要翻面,很多人都会以“划过来”来代替,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一帆风顺。
2、忌财物外借
明日农历六月十三日是人们祈求一帆风顺和鱼虾满仓的日子,也是一个祈福纳财的日子,这样的日子讲究的就是不破财。在这样的日子财物是不适合外借的,有借财物打算的人,也最好免开尊口。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
上一篇:14道 特色风味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