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老人娱乐活动
村民吴阿婆点赞幸福院
“三菜一汤只需2元,村里不少老年朋友都吃胖了!”笔者近日来到云霄经济开发区马山村,吴阿婆和“小伙伴”异口同声地说,要给幸福院点个大大的赞!
“开饭喽!”当天中午,马山村幸福院里就飘起一阵诱人的香味。红烧肉油光发亮,青瓜炒肉碧绿诱人,再配上热乎乎的萝卜骨头汤,老人排着队打饭,个个脸上笑开了花。
幸福有依托
“我们每天都来这里吃饭、聊天、娱乐,感觉特别幸福,要给幸福院点个大大的赞!”村民吴阿婆笑着说。
“现在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都来这里吃饭,大家都特别满意。以前孩子外出打工,我们这些老人只能自己做饭。现在中午不用再忙活做饭了,来幸福院就能吃上热乎饭,吃得饱饱的,心里特别高兴,对这样的安排非常满意!”村民陈阿婆说得更实在。
合理的功能布局、品种多样的休闲场所、按时按点的热乎饭……这个170平方米的“养老综合体”不仅配备幸福食堂、休息室、阅览室、文娱室、书法室、医养健康室,还为老人组织各类文艺活动和节目表演,用心用情托起老人的幸福时光。
此外,马山村还探索建立“村财补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交一点、经营返一点”可持续运营机制,建立“公益+市场”合作模式,推出“2元老年餐+15元企业定制餐”双轨套餐,面向企业员工开放外送服务,以订单式供餐拓宽营收渠道,实现“老年普惠、企业反哺、食堂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服务在加强
“我们采用‘幸福食堂+’模式,将幸福食堂与幸福院一体化建设。这样既扩大了老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又实现了就近就餐的便利。”马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文龙介绍,目前每天中午有60位老人在幸福院用餐,老人在村里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养老服务,许多在外创业、工作的村民对此表示安心。
今年2月,云霄经济开发区马山村的幸福院焕然一新。这座红火的小院成了老人的第二个家,每天从早到晚都热热闹闹的。这边几个老姐妹围坐着唠家常,那边几个老爷子正在棋盘上“厮杀”,健身器材区还有老人在活动筋骨,欢笑声弥漫在整个小院里。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马山村幸福院的创新实践,生动展现了云霄县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方面的积极探索。据悉,该县目前已累计完成15所农村幸福院的升级改造工程,不断增强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汤金梅 许颖 文 陈志宁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