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鲍聪颖) 7月12日晚,随着“开街”号令响起,白塔寺东西岔开街暨首届“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之夜拉开序幕。至此,白塔寺东西岔街区所有关键点位已全部正式开业。
文商旅融合焕新老城烟火 消费季点亮“白塔新韵”
“迎新生・白塔新韵”消费季是在白塔寺美食节基础上进行的升级创新,将持续至9月30日。开街活动当天,全域商户近20个网红品牌将在抖音官方账号“白塔IN”上将推出众多优惠活动和打折兑换券。消费者不仅可以品特色美食、赏胡同风情,更可以通过“诗歌点亮白塔”主题诗歌征文活动、“白塔映彩·笔绘京韵”首届白塔主题画展、“白塔拾光·瞬息万象”摄影展 及“白塔四季”老照片展等文化活动。
开街之夜,200余盏红灯笼晕染出暖调光影,勾勒出胡同独特的X形轮廓。盘旋的鸽哨、嗡鸣的空竹、悠长的老北京叫卖——“京城三哨”在夜空下共鸣,将观众拉入时光隧道。还有多支歌颂北京胡同和白塔的原创歌曲、舞蹈首次发布演出。原创歌曲《大北京小胡同》以质朴旋律和词句间的北京情韵唤醒观众的胡同记忆。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演员、青年歌唱家袁东方演唱的《妙应白塔》,用唯美的旋律勾勒出白塔映雪的千年诗意;舞蹈《白塔之恋》则表达了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人民对白塔的依恋之情。
“消费季的文化活动涵盖了绘画、摄影、文学等不同文化类型,希望不同领域的文化爱好者都可以参与进来。像主题诗歌征文短短12天时间便收获全国900封(组)投稿、1200余首诗歌。我们还邀请了100多位画家及绘画爱好者相聚白塔寺片区写生,用画笔记录胡同里的晨光与烟火。” 活动主办方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消费季多样的活动让游客从观赏者变成讲述者,描绘他们眼中白塔寺东西岔的烟火与活力。”
从旧街巷到“活态博物馆” 东西岔蝶变示范街区
白塔寺东西岔街区的正式开街,也是西城区城市更新与文商旅融合发展的里程碑式成果。
2015年,西城区启动白塔寺片区保护性更新,创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实施、整体规划、整体运营”的模式,以“申请式换租”“整院申请式退租”等创新机制破解老城更新难题。1230户居民住房条件得以改善,3.7万平方米可利用空间得以释放。通过143处建筑风貌提升、3800米电力线入地及6552平方米道路景观改造,彻底消除“空中蜘蛛网”。2025年1月,白塔寺东西岔街区完成中心区域风貌改造,让青砖灰瓦的胡同肌理重焕光彩。
改造不只停留在物理空间。西城区以打造“北京休闲文化打卡地,金融街配套服务承载地”为目标,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和静美街区建设,同时大力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街区吸引了1家北京首店、10家西城首店入驻。白塔艺术中心、白塔之恋文化中心于2025年6月相继开业,不定期开展不同专题文化展览与沉浸式体验,吸引文艺爱好者深度探索。白塔亮化工程形成昼夜皆景的视觉焦点。
从腾退疏解到风貌提升,从业态升级到街区营造,白塔寺东西岔实现了街区居住环境与文化品质双提升。如今,行走在东西岔,醒目的“东岔”“西岔”两座牌匾与铜制区域导览图讲述着历史传承,城市更新展示屏滚动播放蜕变历程,多家不同风格的餐饮店成为游客慕名前来的打卡点。这种“活态博物馆”式的更新理念,让项目接连斩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优秀实践项目、“北京市级特色消费街区”等认证。
活动当天,西城区发布了“读鲁迅·转白塔”历史人文线、宫门口东西岔时尚生活美食线以及“夕照金辉东夹道”白塔摄影美食线三条不同主题的打卡线路。无论是钟爱历史文化,或是热衷寻觅特色美食,还是追求光影艺术的摄影爱好者,都可沿着主题线路在“打卡白塔,感受焕新”的旅程中,遇见历史街区的全新打开方式。
当游客在露台拍摄白塔的黄昏,或在酒吧举杯遥望塔身时,这条“东西岔里观白塔,胡同深处读古今”的静美街区和文商旅融合消费新天地,正成为古都焕新的时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