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鸭式过补,不可取
与患者及家属接触久了,对他们的想法和习惯也常了如指掌。有很多家属唯恐患者营养不良,消化功能刚有恢复,胃口乍一改善,即填鸭式地灌个饱腹。但常事与愿违,补没“速成”,反倒加害了患者。
鉴于这类好心办坏事的悲剧,临床太常见了。故特提出一议,以示警觉!
几碗老母鸭,差点丢了命
先举一典型案例。
几年前,一对上了年纪的父女俩来找笔者求救,为的是其70多岁的妻子(母亲),患者患晚期肠癌,不完全梗阻,体质较差,无法做姑息性手术,做了2次化疗,滴水不进、腹痛、便秘,十分消瘦和虚弱。
对此类患者,临床十分常见,常规的中医治疗很难切入,笔者便以3种方式试行:
灌肠
先通其腑气(调整肠胃),排其污秽;
外敷理气之剂
鼓动其肠胃蠕动,消其食积,帮助消化;
清肠健脾
大便一通,则嘱其口服少许清利胃肠湿热和健脾益脾之汤剂,并佐以少剂量的零毒抑瘤之剂,扶正抑瘤。
1周后,父女俩兴奋地来复诊,说服药3天后大便始通,精神转佳,已能食粥糜;继续以上法为主,但稍微加重内服之剂。
又1周,患者突然又腹痛、恶心,还伴随呕吐,精神明显变差。听说了病情演变过程,笔者心中已经明白了大半。
直奔主题,问道:“你们这两天肯定给她进食太多了、太好了?”
父女相视,坦诚道见母亲食欲大好,人消瘦,于是好不容易寻来一只老母鸭,加红枣、桂圆等一起,熬煮透了,让患者吃。吃不下,还逼着她多吃一点。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
虚者过补,适得其反
其实,中医有“虚不受补”的告诫。特别是消化功能偏弱,刚刚有所恢复者,稍微吃得好一点、饱一点,胃肠道即受不了,“消极怠工”,常见腹痛、便秘、呕吐、甚至肠梗阻等。
故须明确一点,虚人调补,只能小火慢熬!一点点来,以粥糜等最为养人,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往往操之过急,适得其反!
上一篇:吃瓜吃瓜,夏日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