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周末,我想着炖个排骨汤配米饭,结果看剧看得太投入,锅里的米饭早就发出 “滋滋” 的声响了。等闻到味儿冲进厨房,打开锅盖的瞬间,心都揪了一下 —— 底下一层已经结了黑乎乎的硬壳,上面的米饭也裹着一股呛人的焦糊味,闻着就头疼。
你说这多可惜啊,米是好米,淘洗的时候还想着今天的米饭肯定香甜,这下可好,扔了吧,一整锅呢,怪心疼的;不扔吧,这味儿实在难以下咽。当时我站在灶台前,盯着那锅饭发呆,手里还攥着刚擦完桌子的抹布,就琢磨着有没有啥法子能救救它。
后来也是瞎琢磨,想起小时候奶奶煮糊了粥,总爱往里面放块馒头。我就翻了翻冰箱,找出半根大葱,剥了葱白切段,直接铺在米饭上,又把锅盖盖严,小火焖了五六分钟。掀开盖子的时候,哎,还真有点用!焦味淡了不少,虽然凑近了还能闻见点,但起码不那么冲了。
你也试试这个法子?就是把葱白洗干净,不用切太碎,整段铺在米饭表面,让它跟米饭隔着点距离,别直接碰到底下的焦层。葱白本身的清香味儿挺浓的,焖的时候能慢慢渗透进去,中和掉一部分焦味。我当时还特意多焖了两分钟,怕效果不够,结果出来的米饭带着点淡淡的葱香,倒也不算难吃。
除了葱白,我后来又试过用面包。就是那种普通的白吐司,撕成小块铺在米饭上,盖紧盖子焖个三四分钟。面包这东西挺有意思,像个小海绵似的,好像能把焦味吸走一些。不过得记得,面包吸完味儿就别吃了,直接扔掉就行,主要是借它的劲儿救米饭。
还有一次,家里正好有喝剩的茶叶包,我想着茶叶味清香,说不定也管用。就把用过的茶叶包(记得晾干点,别湿漉漉的)放在米饭上,焖了一会儿。别说,这法子出来的米饭带着点茶香味,焦味被压下去不少,吃起来还挺特别的。不过这个得看你能不能接受茶香混着米饭味,我家孩子就觉得挺新奇的,那次居然吃了满满一碗。
对了,有个关键点得注意 —— 发现米饭糊了,千万别急着搅动。你一搅,底下的焦粒就全混到上面的米饭里了,到时候想分开都难。最好是小心翼翼地把上面没糊的米饭先舀出来,单独装在盘子里,剩下的焦层就别碰了,直接处理掉。
我之前就犯过这错,手忙脚乱地想把糊的部分扒拉出来,结果好米坏米混在一起,最后只能忍痛全倒了。现在想想,当时要是沉着点,说不定还能救回大半。
其实做饭这事儿,谁还没个失手的时候呢?有时候是火没调好,有时候是忘了时间,尤其是忙起来的时候,很容易顾此失彼。但能救回来一点是一点,毕竟每粒米从播种到端上餐桌,都不容易。
记得有回跟我妈打电话说这事,她还笑我:“你这丫头,跟你爸一个样,做饭总爱分心。” 她说她们那时候物资紧张,米饭煮糊了哪舍得扔,都是用这些土办法救一救,照样吃得香。听她那么一说,倒觉得这些小窍门不光是救了米饭,还带着点过日子的智慧在里面。
现在我每次煮米饭,都会多留意一眼火候,不过真要是再煮糊了,也不慌了。反正有这几个法子在,总能抢救回来些。你要是也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试试,说不定能给你个小惊喜呢。
做饭嘛,本来就是熟能生巧的事儿,失手了也别懊恼。能把看似要浪费的食物变废为宝,不也是件挺有成就感的事?希望这些小办法能帮到你,下次要是真用上了,别忘了来告诉我效果咋样。
最后啊,也没啥别的,就盼着大家做饭都顺顺利利的,少出点小岔子。要是觉得这些法子有用,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说不定日子也能像这被救回来的米饭一样,虽然有点小波折,但总归是香甜的,越来越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