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不仅会酿豆腐,还会酿豆皮、酿苦瓜、酿蛋角。如果你经常吃客家菜,一定会对“蛋角煲”印象深刻,极具客家“酿文化”特色。
从古至今,人们都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黄灿灿的蛋角煲,其外形一个个金元宝,寓意财源滚滚,象征了人们对财富的无限渴望。它是客家人逢年过节的一道应景菜,没有这道菜就显得年味不足。
"蛋角煲”做法跟包饺子差不多,这也是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对吃饺子习俗的一种改进,只不过用蛋皮替换了面皮。蛋角煲皮薄馅大、鲜嫩多汁,肉汤从箸间滴落,一口下去,肉香、蛋香,以及一条条裹满了汤汁的萝卜丝,肆无忌惮地在口腔绽放,实在是回味无穷。
蛋角煲制作方法
Taste of Hakka Cuisine
1、主料:鸡蛋、白萝卜、瘦肉
2、调料:盐、鸡粉、胡椒粉、花生油、葱、上汤
1、白萝卜洗干净、去皮、切丝,葱切小碎待用;瘦肉剁碎,加入适量盐、鸡粉、胡椒、葱花调味,搅拌均匀待用;
2、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待用;
3、烧锅下油,倒入适量蛋液,在蛋上放肉馅,煎成蛋角待用。
4、把萝卜丝放入砂锅煲中,放入蛋角倒入上汤、调味盖上盖,煲8-10分钟;加点葱花、胡椒粉、加少许油即成。
普通的鸡蛋被客家人赋予了
美好的寓意
华丽的外表裹着丰富的“内涵”
形和色都像极了盆满钵满的金元宝
冲着这意头
不得不先“尝”为快
弘扬客家文化
传承客家精神
分享客家传统美食·人文
景观·风土人情·围屋古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