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者丨鱼头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在城市里开餐厅考虑风格与定位时,你是不是也想过“我要开一家精致的土菜馆”?
听起来有理有据:土菜是大多数人最熟悉的、接地气的味道,没有距离感;但毕竟是在城里开餐厅,菜还是得跟真正的山野小店、乡镇小饭馆做出差异,不展现一下技术和审美上的优势、做得更精致些,又怎么能卖个好价呢?
若你也这样想,恭喜你已经完成了当老板的第一步——想当然。
什么是土菜?
在讨论“精致的土菜”之前,不妨先看看什么是土菜。
土菜,通常是指利用当地常见烹饪方法、当地食材做出来的菜品,它在文化内涵、口味特点、食材特性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带有着浓郁的乡村色彩、乡土气息;而基于我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土菜在食材的处理思路上,往往更加简单、朴素、直接,甚至有时是“有什么用什么”,恨不得将每一片菜叶、每一根茎都用到极致。
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虽然各地区、各菜系在饮食习惯、口味偏好、烹饪方式上有所差异,但土菜的“土”却有着一种共性,那就是“随性、大方、自然”,这与我们骨子里的真性情有关。尤其是在湖南,这份真性情里,大约还要加上一剂“豪爽”“热情”。所以在湖南很多地区的土菜中,“腊肉要切得厚才够味”“鸡、鸭要带骨头才香”“牛肉要切大块才过瘾”。
可以说,土菜的美,是一种接近自然的、轻松肆意甚至略带野性的状态,是一种天性释放的自在美。
为什么不存在“精致的土菜”?
菜品“精致”要走的,是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路线。
它的食材是精挑细选的,它的烹饪是反复打磨的,是能够为了追求口味、美感、艺术表达上的某种极致而付出极大代价的。
就像一份祖庵菜胆要用掉30斤青菜,一份祖庵豆腐要用掉一整只鸡、一整根猪大骨及诸多海鲜干货等美食故事里,为了实现口味上的极致效果,是不惜成本的。
看明白了吗?这跟土菜完全是两码事。
“把土菜做精致”的要求,就好像“给我五彩斑斓的黑”一样荒诞。
就像你无法让辣椒炒肉既能保持着刚出锅时的热气腾腾、油润鲜香,同时又想让他像很多西式摆盘一样看起来清爽、冷静。
你无法在一碗去除了葱、姜、蒜、豆豉等配料的“农家一碗香”里,看到真正的乡间生活。
去骨的农家小炒鸡、血鸭吃起来的确优雅又方便,但也与土菜原本“大快朵颐”的豪爽本色截然不同。
想把菜做得精致是好事,毕竟这需要一个人日积月累的烹饪磨练,耳濡目染的审美学习,说明你对手艺和职业有上进心的体现;
想要通过从土菜的烹饪中获得灵感,又或是改良、创新土菜让它被更多食客看到、喜爱也是好事,这说明你善于观察和总结,思维能够与时俱进。
你想方设法把这些菜品做得可口,却也让土菜的“土味”尽失。所谓精致的土菜,看起来倒更像是某种营销的噱头。
想提升顾客就餐体验,你可以用更好的餐厅装修、更优质的食材、更好的服务。
但做“精致土菜”?菜是做精致了,最后却丢了土菜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