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回忆一下第一轮重点:是小厨们做各自拿手菜,由三位评审各选出了16位小厨入局。而第二轮比赛,就到了半命题作文:
大厨小厨1v1对决,以不同省份代表食材为主角设计料理。
这次抽签后,节目组会给选手们一定的时间回去构思、试验菜品。现场比赛需在2小时内完成烹饪。
看点一:高难度食材,怎么做好吃?
最地狱级的对决主题,无疑是北京代表,豆汁儿。
不是,豆汁哎,这不是食物吗???算食材吗?
其发酵酸味与特殊气味让绝大部分人敬而远之,就算选手们都是身经厨房百战的主厨,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喝过。
每位主厨都在感叹:要保留豆汁的标志性风味,并把它做成一道好吃的料理,实在很难......
偏偏是被唯一的外国大厨Lucas与内蒙小伙子“游牧小厨”给抽中😂。
来看看Lucas的做法: 用奶油去柔化豆汁的强烈气味,搭配风干处理过的金吉鱼鱼肉,附上炭烤的豌豆与松子仁,柠檬与豆汁爆珠丰富趣味性。
有点类似安徽臭鳜鱼,但呈现更精致复合,感觉是好吃的!
还配了一座芹菜根+青豌豆+萝卜+豆汁奶泡脆挞。
“游牧小厨”做了 一套豆汁小吃:
①豆汁揉面,加速发酵+模拟sourdough的风味,夹上豆汁馅料油炸;
②凯里白酸汤+菌菇高汤+豆汁做汤;
③山楂沙棘豆汁布丁+拔丝焦糖。
我键盘侠隔着屏幕评论一下:给布丁拉糖丝只是视觉上比较漂亮,未必在口感上也很适配,可能不如直接烤一层焦糖层......
其次,这三道都是简单小吃类, 没看出太多的技巧性。
以及,咱拔丝确实没必要和韩国崔智善主厨一样做法吧……
评委们一边倒, 把票投给了“游牧小厨”。
有不少网友觉得Lucas肯定是被做局了。毕竟这豆汁鱼从呈现思路与味道,理论上是肯定好吃的, 俺也赞同。
不过Lucas主厨也表示理解评审的判决,他 为了让菜品更易被接受,选择用其他食材去平衡,相应削弱了豆汁的初始风味。
但做出来的这套菜,符合他的风格,创意度也足够,依旧让人钦佩。
内蒙小伙把豆汁为主角,做出了更多丰富的形态,所以更能得到评委们的青睐。
👌🏻,所以从这局开始,大家可以看出评审标准是——
1.主食材得是菜品呈现的重点元素。
2.第二轮的每位选手都能把菜做好吃,那么 菜品的创新性与技法体现,是促使评委投票的关键因素。
顺带一提,第二集里至少看到了两位选手都用炭烤+漏勺炒菜了!就是说大家学习速度好快!
看点二:赛制也许是公平的,但评委真的不双标吗?
四川脑花对战中, “燃少”用脑花类比鳕鱼白子、豆腐,做了脑花慕斯配脑花蒸蛋,与脑花豆腐麻辣天妇罗。
很创新......吗?
类似的蒸蛋思路,甚至小视频平台随手一搜都有不少菜谱了诶。
我倒觉得 邵德龙大厨的 潮式卤水脑花 与 芙蓉脑花羹更让人更眼前一亮。
卤水做法保留了脑花的完整形态与口感,在味型与摆盘的呈现上也非常现代多元。
卤水脑花,咸鲜柔嫩,配上鲜甜脆嫩的白芦笋,点缀辣椒蒜头醋、剁椒龙虾油、四川花椒酱丰富滋味, 怎么听都怎么对路好吃啊!
芙蓉猪脑羹的灵感来源于川菜里的鸡豆花,不见脑花,口口都能吃到脑花风味。
引用Vicky的普通话培训课毕生所学: 汤色很清淡的,但一入口,脑花的鲜味会在嘴里爆开。
这才是我追这个综艺想看到的料理啊!
针对这场对决,我们还想提出 疑问:参赛菜品原创性。
大数据冲浪时,就刷到了 深圳La Tablée餐厅2024秋冬菜单的茶碗蒸。
与“燃少”的脑花蒸蛋,好像哦!
节目组与三位评委不知道可以理解,那回去有调研、有时间创作思考的参赛菜品,是否需要注重摆盘设计的原创性呢?
难道说这类似的摆盘与设计(炖蛋+酱汁+长蘑菇的脆片),是某位大名厨的经典摆盘搭配?
那也来了 第二个疑问:
当一个厨师做了两道以上的料理,评委们会针对其前后搭配的协调性进行评判。
贵州木姜子对决,“光头伙夫”用木姜子冷面配冰冷的木姜子气泡水。
谢霆锋认为 冷油+冷面配一杯冷饮料,口腔中仍然会有冷油感残留,可以理解。
河南南阳牛肉对决,评委们认为“爱卷才会赢”做的分子牛肉菜品,餐单设计不协调, 前后口感、风味不搭,属于炫技过度,可以理解。
为什么脑花炖蛋配麻辣脑花天妇罗,就没人觉得这二者 前后吃起来调味都挺重手,浓厚的慕斯炖蛋配油炸不协调呢🤔?
甲鱼对决里,小厨做的 泰式凉拌甲鱼裙边+泰式甲鱼咖喱+甜菜根酸奶冰淇淋&清酒甲鱼冻。
为什么所有评委都在说甲鱼冻配冰淇淋很有创意?怎么没人评论中间那道咖喱怎么样?凉拌的味道好不好?
这三道菜吃起来前中后是否协调呢😐?
田泽宇大厨做的 粤·博洛尼亚:利用甲鱼裙边的胶质感来制作意式肉酱面🍝,还用到甲鱼高汤煮意面。
任谁看都会觉得这是一道合理且有意义的融合创意菜,思路也是融会贯通、合情合理的。
这3:0给得实在没什么说服力,看得我血压高......
好在,评委们行使复活权时,将邵大厨与田大厨都捞回来了🙏🏻,算让我有了继续追下去的动力。
看点三:看黎子安主厨做菜。
第2集最享受的片段,就是看Neighborhood黎子安主厨做菜了!这也是上一集我说最期待的一位主厨~
很多人都觉得抽中云南菌子主题很好做,但仔细看节目组提供的菌子种类:
姬松茸,又不是松茸, 黑牛肝菌的鲜味不浓, 黑皮鸡枞的香气也一般;就,一盆普普通通的人工培育菌菇。
如何激发这些风味平淡的菌子风味,并合理地运用到菜品里,是这局的考点。
当黎主厨最初说想让蘑菇在草丛里长出来的时候,我还没怎么get到。
直到最终呈现,我不禁在屏幕前感叹: 哇!好生动灵气的一道菜,摆盘不精致,但野趣十足!
蘑菇从草堆里冒了出来!
三种菌菇,分别用了三种不同做法来处理。
为突出牛肝菌多汁的肉感,用牛肉包蘑菇,做了个翻转惠灵顿,妙!
用腊肉薄片包裹姬松茸炭烤,木炭里还加了橘皮,再加一味果香。
黑皮鸡枞用猪油炸,做油鸡枞,再配上云南腊鸡丝、炸葱,一同炒制,想想都要流口水。
没想到香港主厨能将云南本地食材运用得如此得心应手,太灵了!
虽然每一位认真参赛的料理人都值得赞美,但还是很想说:黎子安主厨所作的 树林草堆,可谓是赢得毫无悬念。
黎主厨本人也很可爱,看到评委点评他的菜,说到心坎上了,打一个空气羽毛球~
看点四:版权争论,仍在继续🤺
连续两集,不止是我们国内观众们觉得《一饭封神》与《黑白大厨》相似度极高。韩国方也这么觉得,嗯......网飞也知道了,还上韩国电视了。
会不会变成法务大战呢?🤔我觉得真打官司难,估计还是只能停留在X网友们中门对狙吧。
当代中餐的广度与创新力并不亚于韩餐,固然优秀有趣的赛制可以借鉴,但再继续这种高重合率,未免也太尴尬。
今晚更新,就是小组对战了,希望大企鹅能给大家整些好看有趣的新东西!
大家看完第2集有什么感想?
最想吃哪道菜?
还有什么想吐槽?
欢迎来留言区讨论!
文 - 冬木困 / 编辑 - mmr
大部分图源《一饭封神》节目、xhs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