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起,老广的汤煲就开始“咕嘟”起来了!别看广东秋天还带着点“暑尾巴”,但那股子燥气已经悄悄冒头了——嗓子干干的,皮肤紧绷绷,晚上睡不踏实,还有点“虚火”的感觉。这时候,喝对一碗汤,比啥都强!今天就来聊聊,广东秋天最对味的几碗靓汤,清润去燥,温和滋养,喝完浑身舒坦!
秋燥来袭,老广的汤有讲究
广东的秋天,不像北方那样干冷,常常是湿热未退,燥气已生,俗称“秋老虎”。这时候煲汤,最忌大补特补(容易上火!),也忌讳过于寒凉(伤脾胃!)。老广的智慧在于——清润、平和、养阴生津。用当季的食材,煲一碗温润不腻、滋润脏腑的汤水,才是对抗秋燥的王道。
靓汤推荐一:霸王花玉竹煲猪骨汤 —— 清润下火“一把手”
为啥适合秋天?霸王花(也叫剑花),晒干后煲汤,是广东阿妈的心头好!它性子平和,最大的本事就是清热润肺、除痰止咳。加上玉竹(像小竹子节一样的根茎),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效果翻倍!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喉咙干痒、大便干结,喝它特别舒服。
材料(3-4人份):
干霸王花:2-3朵(提前泡软,撕开,去掉硬蒂)
玉竹:20-30克
猪扇骨/猪腱肉:400-500克(油脂少,汤清甜)
南北杏:一小撮(约10克,润肺化痰)
无花果干:3-4个(增加天然甜味,润肠)
胡萝卜:1根(切块,增加汤的甜度和营养)
生姜:2-3片
蜜枣:1-2颗(可选,增加回甘)
清水:约2升
做法精髓:
焯水去腥:猪骨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撇净浮沫,洗净。
浸泡食材:霸王花、玉竹、南北杏、无花果稍微冲洗,霸王花泡软处理干净。
开煲:所有材料(除蜜枣)放入汤锅/砂锅,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煲1.5-2小时。
最后调味:关火前15分钟加入蜜枣(如果用),煲好后只需加一点点盐调味即可!汤色清澈微带黄,带着霸王花和无花果的清香,喝一口,喉咙像被温柔地滋润了!
靓汤推荐二:白菜干陈肾煲猪踭汤 —— 经典怀旧“祛虚火”
为啥适合秋天?这汤是很多老广的童年记忆!白菜干是小白菜晒干的,清热润燥、通利肠胃。陈肾(腊鸭肾)是灵魂,滋阴降火、健脾开胃,专治秋天那种“蔫蔫的”、没胃口、感觉有点“虚火”的状态。猪踭肉(猪肘子上方)带点胶质,让汤更润。
材料(3-4人份):
白菜干:50-60克(提前1-2小时充分泡软,洗净挤干水,切段)
陈肾(腊鸭肾):1-2个(提前浸泡,去除部分咸味,切块或切片)
猪踭肉:400-500克
南北杏:10克
蜜枣:2-3颗(平衡陈肾的咸,增加甜润)
胡萝卜:1根(切块)
生姜:3-4片
清水:约2升
做法精髓:
处理食材:猪踭肉焯水洗净。陈肾浸泡后切好(如果很咸,可以焯一下水)。白菜干一定要泡透洗掉沙子。
开煲:猪踭肉、陈肾、白菜干、南北杏、胡萝卜、姜片放入锅中,加足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5-2小时。
下蜜枣:关火前30-40分钟加入蜜枣。
试味加盐:陈肾本身有咸味!煲好后先试味,再决定加不加盐,加多少盐!汤味独特,咸香中带着白菜干的清甜和陈肾的特殊风味,喝完感觉脾胃很舒服,那种燥热的“虚火”感也下去了。
靓汤推荐三:沙参玉竹雪梨煲瘦肉 —— 温柔滋润“小清新”
为啥适合秋天?这款汤超级温柔清润!沙参、玉竹这对老搭档,是养阴生津的经典组合。加上清甜的雪梨(秋天当季水果),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效果加倍。瘦肉提供优质蛋白,汤水一点不油腻。特别适合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咳嗽的秋天。
材料(3-4人份):
沙参:20-30克
玉竹:20-30克
雪梨:1-2个(洗净去核切块,不用去皮!梨皮也润)
猪瘦肉:300-400克(选梅头肉或腱子肉,油脂少)
无花果干:3-4个
清水:约1.8升
做法精髓:
简单处理:瘦肉切块,无需焯水(追求极致清澈可焯水)。沙参玉竹稍微冲洗。雪梨切块。
开煲: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足清水。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小火慢煲1-1.5小时即可。
调味:只需加一点点盐,甚至不加!汤水非常清甜,带着雪梨的果香和玉竹的甘香。温温地喝下去,从喉咙到胃都感觉被温柔地“熨”平了燥气。
靓汤推荐四:青橄榄炖猪肺汤 —— 利咽生津“救火队”
为啥适合秋天?秋天燥热容易“上火”,喉咙痛、声音沙哑、口干鼻热?青橄榄就是“救兵”!它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的效果一流。搭配猪肺(以形补形的老说法,实际取其润肺作用),罗汉果增加甜润、强化清热效果。这汤味道很特别,先涩后甘,回甘悠长。
材料(3-4人份):
新鲜青橄榄:10-15颗(拍裂或对半切开,更出味)
猪肺:半个(处理比较麻烦,但值得!或可用猪瘦肉/猪腱代替)
罗汉果:半个(捏碎)
生姜:4-5片(去腥)
清水:约1.8升
猪肺处理(关键!):
猪肺喉管套在水龙头上,灌水冲洗,反复挤压,直到猪肺变白、挤出的水变清澈。(这一步需要点耐心,去腥的关键!)
切大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煮出大量浮沫,捞出冲洗干净,沥干。
做法精髓:
处理好的猪肺块、拍裂的青橄榄、捏碎的罗汉果、姜片放入炖盅/汤锅。
加入足量沸水!(炖汤加热水更好)
隔水炖:如果用炖盅,外面加水,慢炖2-2.5小时。或者直接汤锅小火煲1.5-2小时。
调味:炖好后只需加一点点盐。汤色可能有点暗,但入口先微涩,很快回甘,喉咙特别舒服!
老广煲汤小贴士,记牢更好喝
选料要新鲜:特别是肉类,新鲜才能煲出清甜的汤。
焯水不能少:猪骨、猪肺等焯水去腥去浮沫是汤清澈好喝的基础。
火候是灵魂: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煲/慢炖。保持汤面微沸(“菊花心”状态),让食材精华慢慢释放。最忌大火猛滚!
加水要一次足:煲汤最忌中途加水,特别是冷水!万不得已要加热水。
盐要最后放:关火前5分钟或喝的时候再加盐!过早放盐会让肉质变柴,汤的鲜味也被压制。
汤渣也宝贵:很多营养在汤料里,像沙参玉竹、霸王花、胡萝卜、雪梨、猪瘦肉等,可以捞出来吃掉。
适可而止:汤虽好,也别天天当水喝。一周2-3次,当作佐餐的一部分就很棒。
一碗秋汤,一份岭南的温柔
广东秋天的这碗汤,承载的不仅是滋味,更是一种顺应天时、体贴身体的智慧。它不追求大补的猛烈,而是用当季最平和的食材,慢火细炖出一份清润的滋养。在微燥的秋日里,喝一碗这样的汤,润了喉,暖了胃,也安了心,那份由内而外的舒坦,是岭南生活独有的熨帖。
秋风起,汤正浓。快挑一款你心水的,为家人煲上一锅吧!让这份清润的暖意,成为你家秋天最温情的味道。
你家秋天最爱煲哪款汤?有没有独特的私房秘方?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心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