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打开冰箱,瞅着那半袋三天前买的全麦面包,摸着硬邦邦的边儿,心里直犯嘀咕。这要是扔了吧,怪可惜的;不扔吧,嚼着跟啃饼干似的,哪有刚出炉时那种暄软劲儿啊。
正拿着面包片犹豫呢,突然想起前阵子邻居张阿姨说的法子。当时她拎着刚从早市买回来的芹菜,站在楼道里跟我念叨,说家里的面包总放不住,后来她闺女教了个招儿,现在放三四天还跟新的一样。我当时忙着上班,就随便应了两声,这会儿倒真想起来了。
赶紧翻出冰箱里那捆还带着泥土气的芹菜,挑了两根看着最精神的,叶子翠绿翠绿的,杆儿也挺结实。记得张阿姨说不用洗,带着点潮气正好。我把面包小心翼翼地码回原来的保鲜袋里,又把芹菜连根带叶地塞进去,让它们挨得紧紧的,就像给面包找了个伴儿似的。
封袋的时候特意按了按,把里面的空气挤出去不少,然后拧紧袋口,塞进冰箱冷藏室最靠里的角落。说实话,当时心里还打鼓呢,这芹菜跟面包搁一块儿,别到时候面包一股子芹菜味儿,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今天早上特意早点起来,就想看看这法子到底管用不。拉开冰箱门的时候,手都有点抖。解开袋口的瞬间,先凑过去闻了闻 —— 嘿,还是面包本身的麦香,一点怪味儿都没有。
拿出一片来,指尖按下去,居然能慢慢回弹!撕开的时候,还能听见轻微的拉丝声,跟刚买回来那天差不多。赶紧抹了点花生酱,咬了一大口,软乎乎的,带着点恰到好处的湿度,比昨天那硬邦邦的口感强太多了。
其实以前也试过不少保存面包的法子。最开始总想着放冷冻室,吃的时候拿出来烤烤,可每次都烤得外皮焦黑,里面却还是有点干。后来听人说用锡纸包着,结果第二天就发霉了,估计是厨房太潮。还有一次试着往面包袋里喷点水,结果水多了,面包芯儿发黏,水少了,该硬还是硬。
现在想想,芹菜这法子还真挺妙的。后来查了查才知道,芹菜本身含水量高,密封在袋子里能慢慢释放水汽,刚好给面包补充水分,又不会像直接喷水那样把控不好量。而且这水汽是慢慢渗出来的,面包受力均匀,也就不会出现一边软一边硬的情况了。
不过有几点得注意,芹菜最好选那种带根的,水分保留得更足。还有啊,面包和芹菜别洗,洗了之后水分太多,反而容易坏。密封袋也得选厚实点的,不然漏气了可就白搭了。我上次用的那种薄塑料袋,第二天就发现袋口松了,面包还是有点硬,后来换了加厚的保鲜袋,效果就好多了。
昨天把这招儿告诉同事小李,她还半信半疑的,说回头试试。其实我刚开始也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俩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怎么就能凑到一块儿解决问题呢。可事实摆在这儿,早上那片面包的口感骗不了人。
记得小时候奶奶总说,过日子就得琢磨着来。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面包都是稀罕物,每次买了都得省着吃,奶奶就把面包放在装过馒头的竹篮里,盖上一块干净的棉布,也能放好几天。现在想想,原理其实差不多,都是想办法保持面包的湿度,只不过现在有了更方便的保鲜袋和冰箱罢了。
这几天天气热,面包放室温下一天就容易变味,放冰箱又容易硬。有了这个法子,总算不用再纠结了。昨天晚上特意多买了几种面包,有甜口的豆沙包,还有咸香的肉松面包,都按这个法子分装起来,打算明天早上给孩子当早餐。
刚才看了一眼,袋子里的芹菜还是挺新鲜的,估计再用两天没问题。等芹菜有点蔫了,就换两根新的,反正菜市场的芹菜也不贵,总比扔面包划算多了。
其实生活里这种小窍门还挺多的,都是一辈辈人慢慢摸索出来的。以前总觉得高科技的法子才管用,现在发现,有时候最朴素的办法反而最实用。就像这芹菜保存面包,不用任何特殊工具,家里随手都能找到,操作起来也简单,谁都能学会。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试过别的保存面包的好办法?要是有的话,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咱们互相交流交流。毕竟过日子嘛,就是在这些柴米油盐的小细节里,慢慢琢磨出属于自己的小智慧。
最后呀,要是觉得这个法子有用,就请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呗,说不定哪天又能刷到实用的小妙招,祝大家都能财源滚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