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都知道,现在川菜那麻辣劲儿一上来,能给人吃得满头冒汗还停不下筷子,辣椒在里头绝对是顶梁柱。可您琢磨过没?古代压根就没辣椒这玩意儿啊!那川菜祖师爷想让吃货们吃得过瘾,靠啥撑起 “辣” 的场子,还能把人 “麻” 得神魂颠倒?哎,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全靠花椒在那儿忙前忙后呢!
您瞅花椒这东西,可不是外来户,正儿八经土生土长的中国香料。《诗经》里都写着 “有椒其馨”“椒聊之实,蕃衍盈升”,这算下来,它在中国得有 2500 多年历史了吧?具体多少年我也没细算,反正就是老资格了。汉武帝那时候,公元前 111 年平定西南夷,就有夷人拿红椒、马跟汉人换盐和布的事儿 —— 哦对了,这红椒说的就是花椒,不是现在的辣椒啊,可别搞混了。就这么着,汉源花椒的人工栽培历史,往前数能到秦汉时期。更厉害的是,从唐朝元和年间开始,这花椒就成了皇室贡品,一直供到清光绪二十九年才停,足足 1000 多年!所以人家叫 “贡椒”,这地位,搁现在相当于啥?反正一般香料比不了。
东晋有个史学家叫常璩,他说蜀地人吃东西 “尚滋味,好辛香”。那时候没辣椒,这 “辛香” 从哪儿来?还不是靠花椒、姜、茱萸这些东西。这里面花椒绝对是老大,川菜讲究 “麻辣鲜香”,你看这 “麻” 字排在最前面,可不是随便排的,全是花椒的功劳。三国时候有个叫陆玑的,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里还写了 “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你敢信?那时候连花椒叶都能拿来煮茶喝,闻着就香,想想都觉得有意思,搁现在谁这么喝茶啊?
在古代,花椒的用处可不止入菜这么简单。它还是顶级香料,祭祀、敬神的时候都得用它。《楚辞章句》里说 “椒,香物,所以降神”,杜牧写《阿房宫赋》也提过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你看,连阿房宫里头都烧花椒和兰草,那香味估计能飘老远。还有汉代皇后住的椒房殿,为啥叫这名儿?因为墙壁是用花椒和着泥砌的,又香又暖和,听说还有药效呢。不过也不是没风险,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就说 “蜀椒闭口者有毒,误食之,戟人咽喉,气病欲绝……”,听着就吓人。但大多数医生还是觉得蜀椒(也就是川椒)好用,治疮肿、腹内冷、牙痛啥的,效果都不错。你看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天回医简》,还有《居延汉简》《敦煌医简》这些老简牍里,都能看着 “蜀椒” 俩字,可见那时候医生多依赖它。
再说说花椒入菜这事儿,我猜最早可能是四川人先想到的 —— 毕竟蜀地花椒多嘛。后来到了南北朝,农业慢慢发展起来,花椒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当菜吃。北魏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里就记着 “其叶及青摘取,可以为菹,干而末之,亦足充事”,还说他在青州老家看见 “有蜀椒种,本商人居椒为业”,你看,那时候都有专门靠种花椒做生意的商人了。到了唐代,花椒作为调味品,那简直是横扫整个饮食界,汉源花椒更是成了贡品,地位高得能跟杨贵妃比了,我管它叫 “椒中杨贵妃”,你觉得贴切不?之后不管是宋代的《山家清供》、元代的《饮膳正要》,还是明代的《多能鄙事》、清代的《随园食单》,反正只要是讲做菜的书,几乎都有花椒入菜的记载,就这么一路传到现在。
你想想啊,古代没辣椒的时候,花椒在川菜里那真是一个人扛下所有,又得负责增香,又得管着添麻味。就说现在的麻婆豆腐、花椒鸡,要是没了花椒,那味儿能对吗?肯定差远了!后来辣椒传到中国,按理说花椒该 “失业” 了吧?可人家偏不,在川菜里的地位半点没降,从头到尾贯穿了整部川菜史,还得了个 “川菜之魂” 的称号。这么算下来,花椒为川菜真是立了大功,古代没辣椒的那些年,实实在在把无数吃货 “麻” 得过瘾,就算到现在,咱饭桌上也离不开它。你说,这花椒是不是比咱们想的还厉害?
上一篇:像素级模仿!“蜜雪冰橙”被拆除
下一篇:江西菜,变身“漂亮饭”之后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