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泉韵里,举杯共酌酱香;明湖明月间,入席同品窖藏。8月17日,“窖藏里的三餐四季——2025习酒·窖藏1988中华美食寻味之旅”第三站在山东济南圆满收官。这座以泉水风韵、鲁菜风味闻名的城市,成为习酒“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品牌叙事的新注脚。
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许长麟,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薛燕,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孟丽,山东省烹饪协会副秘书长温泉,以及习酒经销商代表、山东餐饮门店代表、媒体代表共聚大明湖畔,以舌尖为笔、匠心为墨,书写“美酒+美食”的齐鲁新篇。
名店联袂,共塑“酒食融合”新范式
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与鲁菜之乡,济南不仅以“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灵秀闻名,更以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烹饪哲学滋养着千年饮食文明。活动现场,中国烹饪协会与贵州习酒联合背书为贵满楼·开埠济南菜、鲁采 LU STYLE、舜和国际酒店等优质合作餐饮品牌代表颁发了“窖藏里的三餐四季——2025习酒·窖藏1988中华美食寻味之旅”联名合作伙伴标牌。此举不仅标志着习酒与齐鲁餐饮名店的战略携手步入新阶段,更为鲁菜文化传承创新与“美酒+美食”生态构建注入了强劲动能。
“习酒恪守赤水河谷古法,其‘崇道务本’的酿造哲学,与齐鲁‘君子务本’的精神血脉同频共振;鲁菜作为‘官府菜”之源,以‘食礼’立序、‘和合’调味,于寻常食材中演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东方智慧”,许长麟在致辞中表示,“今日,习酒之醇厚与鲁菜之丰和在此交融,正是以味为钥,开启深植民族血脉的饮馔美学,让历史醇香浸润百姓‘三餐四季’,化为滋养文化自信的日常力量。”
推广济南美食文化,需要向公众传递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薛燕在活动现场接受采访时分享,“推广济南的美食文化,其实是想让公众看到,济南美食不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本味的生活态度。透过一汪清泉、一味鲁菜,传递的是齐鲁大地敬天惜物、 中庸致和的文化基因,是泉城人慢享生活、精于工、匠于心的人文精神”。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烹饪大师王俊岐以一场精彩的“蓑衣黄瓜”刀工展示,将孔府菜“食不厌精”的饮食哲学生动呈现,作为鲁菜刀工的代表性绝活,这道看似简单的凉菜实则暗藏千年儒家文化密码,成为本次酒食融合之旅的点睛之笔。
沉浸体验,打造城市级文化打卡地标
当赤水河的晨雾遇见泉城的水汽,当鲁菜的火候遇见酱香的岁月,我们看见的不止是一杯酒的旅行,更是一场关于生活方式的提案。在济南环宇城打造的主题快闪空间,以“G1988号窖藏专列”复古车厢为创意载体,通过“文化日-美食日-音乐日”三大主题篇章,让泉城市民在流动的酱香中,体验齐鲁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诗意交融。这一突破传统展陈形式的复合型文化场域,通过“城市DIY特调区、城市互动区、非遗体验区、游戏互动区、城市美食区”五大体验区域的有机联动,构建起一个“可触摸、可品味、可共创”的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齐鲁大地之上,‘美酒+美食’的融合裂变,正在锻造‘酒香民富’的产业蓝图,鲁菜和习酒的碰撞,不仅是咸鲜哲学与时间美学的结合,更是人民‘吃好喝好’的朴素心愿”贵州习酒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云富表示,“未来,习酒将致力成为撬动生活消费文明的杠杆,以酒为支点,举起亿万百姓对品质生活的美好渴望!”
济南站收官,但寻味之旅未完。接下来,习酒将携酱香走进大连、成都、贵阳等地,携手各地餐饮龙头,把“美食+美酒+文化”的体验场景复制到更多城市,让“窖藏里的三餐四季”成为消费者心中可移动、可共鸣、可回味的中国味道。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文转自: 周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