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皮糕点白云酥系列、京式月饼、桃山皮月饼等……每天早晨刚上班,杨凌心特软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员工袁阿敏与同事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她们要将30余种口味的月饼摆放在公司大门口,供杨凌市民和过往群众品尝、购买。
“按个卖也行,按斤称也罢,门口摆放的月饼主要为了展示,顺带销售,让更多群众能品尝到品类丰富、口味独特的月饼。”说话间袁阿敏手中的活一刻也没停,她将月饼规整码齐。
8月15日,走进杨凌心特软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展厅内,琳琅满目的系列月饼礼盒精巧别致,鲜红的、金黄的礼盒累放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公司总经理李晓静介绍,心特软公司产品遍及陕西、甘肃、宁夏等多个省市,并在西安、兰州、银川等地设立5家分公司,发展态势良好。作为一家集生产、研发、销售中西糕点、休闲食品为一体的现代化清真食品企业,心特软公司在原料采购、产品研发以及食品安全方面做足了文章。
心特软致胜的关键在于对品质的把控和新产品的创新研发……
而品质把控的关键在于原料,公司销售总监郝钊介绍,为了采购到高品质的食品加工原料,公司采购部联合全员对供货商进行评价、筛选及调查,要求供货商提供产品资质、检测报告、原料来源等,确保所有原料可追根溯源。同时,每批原料到库后,采购和品质部门共同验收,部分原料需检测微生物、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还会在企业实验室进行二次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包装材料除需供货商提供检测报告外,企业还会自行检测菌落数,达标后方可使用。此外,生产过程中每日监测水分、中心温度等,每批产品需进行12次自检;成品入库前需在待检区留样自检,检测各项指标合格后,方能发放合格证并转入合格区,确保出厂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如今,公司持续强化检测技术提升,建有专业实验室,检测仪器设备齐全,从原料进厂,无缝隙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完美无暇。“我们也是遵循国家标准,通过ISO食品生产许可证,确保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在出厂前自测自检完全达标。”李晓静介绍。
新产品创新研发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李晓静介绍,公司在产品提质增效上下足了功夫。专门从广东、澳门、台湾聘请高级技术研发人员,做到用料讲究,管理专业,在原6大系列90多个品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营养餐、休闲食品、薯类膨化食品、蛋糕面包等系列。
此外,2022年起,公司陆续推进设备升级,将半自动化生产线改造为全自动化,新增两条全自动生产线,优化了冷却和包装环节,用传送带替代人工推车。
如今,公司依托先进的设备,实现面包生产全自动,并建成10万级无菌净化车间、全空调GMP模范车间,3条浄化车间和9条标准无尘车间,全自动供配料系统,全自动包装系统。“升级后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日产量从原先的6吨多增至17吨,日产值从30万元提升至60万元,效率提高约70%。”李晓静说。
立足区域,服务区域。近年来,杨凌心特软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当地农业发展的同时,为农户提供就业岗位,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杨陵区五泉镇椒生村农户张丽侠原本以务农为生,如今成为公司员工,每个月不仅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农忙时节还能照顾家庭,自种的三亩猕猴桃每年能收入5万元。“供两个孩子上学,还要赡养两位老人,有了这份工作,生活才能越过越好。”张丽侠说。
如今,心特软在当地每年长期用工超过100人,生产旺季临时用工达到300余人。同时,与当地农业合作社及农户建立合作关系,收购当地鸡蛋等农副产品,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解决销售难问题。
相关链接
陕西杨凌心特软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杨凌示范区新桥路与孟杨路交汇处,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60多亩,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生产车间引进国内外5条全自动生产线设备。公司从广东、澳门、台湾聘请高级技术研发人员6名,专业管理团队30余人。
目前,公司已实现面包生产全自动,建成10万级无菌净化车间、全空调GMP模范车间,3条浄化车间和9条标准无尘车间,全自动供配料系统,全自动包装系统。已成为中国非传统糕点行业样板工厂,是名符其实的行业龙头。公司加大检测技术投入,建有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齐全,从原料进厂,无缝隙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完美无瑕。
(作者:胡海飞 王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