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调得好,秋冬少烦恼”,老辈人常说的这句话藏着饮食智慧。刚出伏,天气告别闷热,早晚凉意渐生,身体就像 “换季的钟摆”,得靠对的食材慢慢校准状态。很多人忙起来就忽略饮食,其实老传统里藏着 3 样应季好食材 —— 香酥椒盐带鱼、珍珠糯米丸子、清炒红苋菜,它们做法简单,补钙的、补能量的、补维生素的全占了,老人吃着好消化,年轻人吃着抗疲劳,全家吃着都舒坦。今天就把这 3 道菜的家常做法分享给你,新手跟着做也能成功。
出伏后空气变干,中老年人容易觉得腿软,这时候该多吃点含钙的食材。带鱼是 “海中牛奶”,刺少肉嫩,做成香酥椒盐味,外皮脆、内里嫩,咬一口咸香掉渣,老人吃着补钙不费劲,孩子每次都抢着啃,连鱼刺都想嗦干净。
食材准备:带鱼 1 条(约 500 克)、生姜 3 片、大蒜 2 瓣、料酒 1 勺、淀粉 2 勺、椒盐粉 1 勺、食用油适量、葱花少许。
详细做法:
1.处理带鱼有诀窍,我试过直接洗总觉得腥,后来发现先把带鱼剪去头部和内脏,用剪刀把肚子里的黑膜刮干净(黑膜是腥味重灾区),然后切成 5 厘米长的段,用清水冲洗两遍,泡在加了 1 勺料酒、2 片姜的淡盐水里 10 分钟(盐水能去腥还能让肉质更紧实)。
2.泡好的带鱼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这步关键,水分没擦干,炸的时候容易溅油,还不脆),放盘子里撒少许盐抓匀,静置 5 分钟让味道渗进去。
3.取一个盘子放 2 勺淀粉,把带鱼段放进淀粉里滚一圈,让每面都均匀裹上淀粉(别裹太厚,薄薄一层就行,太厚炸出来会硬),抖掉多余的淀粉备用。
4.锅里倒油,油烧到六成热(筷子插进油里冒小泡),转中小火,把带鱼段轻轻放进锅里,先别翻动(我试过刚下锅就翻容易碎),炸 1 分钟看到底部定型微黄,再用筷子轻轻翻面,两面都炸到金黄酥脆,捞出控油。
5.锅里留少许底油,下蒜末炒出香味,把炸好的带鱼倒进去,撒 1 勺椒盐粉,快速翻炒 10 秒,让每块带鱼都裹上椒盐,最后撒葱花出锅。
这样做的椒盐带鱼,外皮咔嚓脆,鱼肉嫩得能拉丝,咸香中带点微麻,配着米饭吃能多扒两碗。老人牙口不好,把外皮和鱼肉一起抿着吃,不费牙还补钙;孩子吃的时候挑掉大刺,小口啃着香,比吃油炸零食健康多了。
出伏后白天还得忙活,身体需要添能量,但又怕吃油腻不好消化。珍珠糯米丸子是老辈传下来的 “秋补小甜点”,糯米裹着肉馅,蒸着吃软嫩不腻,咬一口肉香混着米香,老人吃着不费牙,孩子把它当 “小零食”,方便又营养。
食材准备:猪肉馅 300 克、糯米 150 克、生姜 1 小块、大葱 1 段、鸡蛋 1 个、生抽 1 勺、淀粉 1 勺、盐少许、香油 1 勺。
详细做法:
1.糯米提前泡是关键,我试过没泡直接蒸硬邦邦的,后来知道提前用清水泡 3 小时(或前一晚泡),泡到糯米能用手指轻松捏碎,捞出沥干水分备用(泡好的糯米别带水,不然裹不上肉馅)。
2.调肉馅有技巧,生姜大葱剁成末,放碗里加半碗清水搅匀,做成葱姜水(别直接放姜末葱末,孩子老人不爱吃)。猪肉馅里加 1 勺生抽、少许盐、1 勺淀粉、1 个鸡蛋,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 2 分钟,然后分 3 次倒进葱姜水,每次都搅到水分完全融进肉馅里(这样肉馅嫩不柴,还去腥),最后加 1 勺香油拌匀,静置 10 分钟。
3.手上抹点清水(防粘),取一团肉馅(约乒乓球大小),搓成圆球状,放进糯米里滚一圈,让表面均匀裹上糯米(裹的时候轻轻捏一捏,糯米不容易掉),摆在铺了油纸的盘子里,每个丸子之间留空隙。
4.蒸锅加水烧开,把盘子放进去,盖上盖子中火蒸 20 分钟。我发现蒸到 15 分钟时可以开盖看看,糯米透明就快熟了,20 分钟刚好,糯米软、肉馅嫩,不会夹生也不会老。
5.蒸好后撒点葱花点缀,不用再加调料,肉香和米香已经够鲜了,热乎着吃最香,放凉了吃也不腻。
这丸子糯米软乎乎的,肉馅一抿就散,咸淡刚好带点鲜,老人吃着不用嚼太久,孩子一手一个拿着啃,连挑食的小朋友都能吃两三个。出伏后老公下班累了,热两个当加餐,填肚子又补能量,比吃泡面强多了。
出伏后贴秋膘容易吃多肉,得配点清爽的蔬菜解腻。红苋菜是秋天的 “维生素小仓库”,含钙量比牛奶还高,清炒着吃鲜嫩多汁,红亮的颜色看着就有食欲,老人吃着润秋燥,孩子吃着补营养,炒一盘全家都能多吃半碗饭。
食材准备:红苋菜 300 克、大蒜 3 瓣、盐少许、食用油 2 勺。
详细做法:
1.苋菜处理别马虎,我试过连老根一起炒柴乎乎的,要把根部老硬的部分掐掉,叶子和嫩茎掰开,用清水淘洗 3 遍(苋菜叶子容易藏泥沙),捞出沥干水分备用(别带太多水,炒的时候出水多就不嫩了)。
2.大蒜拍扁剁成末,不用切太碎,炒出来有蒜香还不冲。锅里放 2 勺油,油热后转小火,下蒜末炒出香味(别炒糊,糊了发苦),转大火把苋菜倒进去。
3.用铲子快速翻炒 1 分钟,看到苋菜叶子变软、出少量水,加少许盐调味(别多放,苋菜本身有鲜味),继续翻炒 30 秒,让盐均匀融进菜里。
4.我发现炒苋菜别盖锅盖,不然颜色会发黄,大火快炒才能保持红亮的颜色和鲜嫩的口感,看到茎部微软、叶子完全塌下去就能出锅了。
这样炒的红苋菜,叶子软嫩、茎部脆爽,带着淡淡的蒜香,吃起来清爽不腻。老人秋天容易便秘,多吃苋菜能帮着通肠胃;孩子不爱吃绿叶菜?这道菜颜色红亮,看着就想吃,不知不觉就补充了维生素,比吃维生素片实在多了。
出伏后的养生,不用追贵价食材,老传统里的 3 样家常食材就够了。香酥椒盐带鱼补钙下饭,珍珠糯米丸子软嫩补能,清炒红苋菜解腻补维生素,做法简单,菜市场随手能买到,新手跟着步骤做,成功率很高。
专家建议,出伏后饮食要 “荤素搭配、软硬适中”,这 3 道菜正合这个道理。不管是给老人做来防秋燥,给孩子做来补营养,还是给自己做来抗疲劳,都合适。
秋天是养身体的 “黄金期”,再忙也别忽略餐桌。试着把这 3 道菜端上餐桌,让全家吃得舒服又健康。觉得有用的话,别忘了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用家常味把秋天过得更舒坦~
上一篇:原创 韭菜花这样腌,翠绿不变色,鲜香黏稠又好吃,百搭下饭,一年不坏
下一篇:盘点全国10家支持本地免费配送的快消品临期食品批发供应链进货渠道,生鲜水果疏菜冻品零食酒水饮料等全品类批发货源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