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启动关店瘦身行动后,今年上半年一鸣食品又关店百家,交出了营收利润双增的成绩单。这不是个例,一些餐饮品牌正通过主动收缩门店、优化网络、线上布局等方式,实现业绩提升。“关店”在这些案例中不再是负面信号,而是企业战略调整、效率提升的开始。
创立于2002年的一鸣食品,以“一鸣真鲜奶吧”为核心渠道,主打“鲜奶+烘焙”双品类,在社交媒体上被无数网友称为“童年回忆”。
一鸣食品的关店始于2024年一季度的结构性调整,当前运营门店1864家。“关店主要是优化直营店布局,缓解加盟商运营压力。”企业此前表示,一鸣食品2024年全年共计关闭门店90家,2025年上半年关闭104家,上半年净关店数已超去年全年总量,门店优化策略提速。
2025年上半年一鸣食品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1.17个百分点,主阵地华东地区市场竞争加剧、成本攀升。公司一方面在苏北、合肥、南昌等地继续开放加盟,另一方面在盈利能力弱的区域果断撤店。
财报显示,当前加盟店1398家,占门店总数的75%,其经营质量直接影响整体盈利。一鸣食品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区域布局、提升单店产出和运营效率,加盟店毛利率同比提升0.98%,成为净利润增长的核心支撑。
与此同时,线上渠道成为新的增长极。一鸣食品2025年上半年线上营收增长29.52%,毛利率高达47.98%,通过电商、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多元方式,弥补线下收缩带来的收入缺口。
根据一鸣食品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公司实现营收14.01亿元,同比增长2.12%;归母净利润3221.72万元,同比大增21.73%。
图源:官方财报
一鸣食品于2024年推出“奕程咖啡”和“厚比披萨”两个新品牌,依托当前供应链协同,试图切入午餐、下午茶等场景。官方报告显示,2025年下半年,公司计划将厚比披萨扩张至600家,奕程咖啡进入200家门店并合作500个外部点位。
奕程咖啡主打“奶咖”差异化,依托一鸣自有牧场低温奶资源,通过占比约20%的自有奶源供应链赋能咖啡业务,直接降低原料成本。厚比披萨的饼底与配料依赖平阳、平湖、常州三大基地的现有烘焙中央工厂,通过“当日鲜”冷链配送体系,实现上午生产、下午到店。试点门店数据显示,引入新业务的门店日均销售额提升约20%。
图源:北京商报
《2025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显示,华东地区是国内咖啡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区域之一,上海当前拥有超过9000家咖啡馆,其中星巴克和瑞幸两家巨头的门店数量之和就已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据媒体报道,瑞幸咖啡在立秋当天上海的销量突破了100万杯。均价12-15元的奕程咖啡虽定位“平价优质”,但品牌认知度低于咖啡巨头。
2025年披萨行业头部品牌如必胜客、达美乐中国、尊宝披萨等均在积极扩张。人均30-40元的一鸣厚比披萨虽定位“性价比午餐”,但根据一鸣食品2024年官方年报数据,130家厚比披萨门店数仅覆盖现有奶吧网络的6.6%,规模效应未成。
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一鸣跨界需规避“通用型产品竞争”,应聚焦“乳品+烘焙”基因做差异化创新,例如借力一鸣“儿童营养”品牌认知,推出儿童迷你披萨、益生菌咖啡等细分单品。
一鸣食品的选择并非个例,近年来,煌上煌、周黑鸭等卤味品牌也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区域布局、加大线上投入等方式,实现利润回升。
煌上煌终端门店数量从年初3660家降至目前2898家,归母净利润反而增长26.90%,其中加盟店减少715家,直营店减少47家。煌上煌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竞争的转型期。“
周黑鸭盈利预告显示,在营收微降的情况下,2025年上半年利润却大幅增长55.2%-94.8%;通过关闭低效门店,提升单店运营效率,使得报告期内平均单店销售得到大幅提升。
品牌的“瘦身”并非简单地关闭门店,而是一套围绕成本优化、效率提升和精准布局的组合拳。根据财报中的成本明细,煌上煌净利润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以及销售费用的缩减;周黑鸭也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周期性回调和供应链体系的优化。
各品牌纷纷淘汰低效门店,将资源集中于优质点位。周黑鸭通过推进“门店质量改革”,在交通枢纽、核心商圈及大型商超等高人流区域精准布局,持续优化门店结构;一鸣食品则实行成熟市场、发展市场、培育市场的分层策略,并向苏北等地高质量拓展。
有分析师指出,当前餐饮行业竞争正从门店数量转向单店盈利与供应链效率的比拼。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关店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增长的起点。正如餐饮人力资源专家王艳所说:“唯有敢于做减法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实现真正的加法。”
撰文 | 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