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味杂谈
世人皆知\"食在广东\",殊不知赣地风味,亦有独到之处。每至饭时,瓦罐中升腾的热气,便如赣江之水,绵延不绝地诉说着这片红土地上的饮食故事。
说起江西菜,总绕不开那口瓦罐。黝黑的瓦器,经年累月地吞吐着人间烟火,慢条斯理地将食材熬煮得骨肉分离。这般\"煨\"的功夫,倒与本地人的脾性相仿——不疾不徐,却自有一番韧劲。据说全省每年消耗的瓦罐逾百万,想来也不足为奇。那汤水清亮,滋味却浓,恰似江西老表的性子,表面平和,内里却藏着火辣。
辣,确是赣菜的精魂。青红辣椒与泡椒在庖厨中称王称霸,年耗五十万吨之巨。尤以辣椒炒肉为甚,鲜椒与猪肉在铁锅中厮杀,迸发出的辛香,能叫外乡人涕泪横流。这般\"以辣为美\"的癖好,倒与当地潮湿的气候不无干系——辣椒驱湿,原是先民的智慧。
鄱阳湖的银鱼,细如发丝,却是赣人餐桌上的常客。年捕两万吨的产量,足见其受欢迎程度。而腌菜更是五花八门,尤以南昌霉干菜为翘楚。那些经年累月腌渍的菜蔬,竟也成了地方特色,年产万吨,销往四方。这般\"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倒显出江西人节俭持家的本性。
至于那瓦罐煨饭,米粒吸足了汤汁的精华,香气扑鼻。每年五万吨优质大米的消耗,足见其地位。而九江浔阳楼宴,二十四道菜肴轮番上阵,三小时方休,排场之大,令人咋舌。这般讲究,倒与江西人\"要么不做,做就做绝\"的脾性暗合。
肉食之中,猪肉与鸭肉最得青睐。年耗三十万与十万之数,足见其分量。而南昌米酒,甜而不腻,年产五千吨,为这火辣的饮食添了一味温柔的注脚。
赣菜之妙,在于刚柔并济。既有瓦罐煨汤的温润,又有辣椒炒肉的炽烈;既有银鱼的清雅,又有霉干菜的醇厚。这般滋味,恰如江西的山水——既有庐山的秀美,又有井冈山的雄浑。
愿诸君有缘尝遍赣味,在火辣与甘甜的交织中,品出生活的百般滋味。人生如饮食,贵在五味调和,方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