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一入秋啊,我这心里就惦记起那一口鲜甜——梭子蟹!每年这个时候,朋友圈就开始晒各种蟹宴,清蒸的、葱油的、炒年糕的……看得人口水直流。不过啊,说到买梭子蟹,我可是吃过不少亏,有时候兴冲冲买回来几只,蒸熟了一打开,哎呦喂,空荡荡的壳子里就没几两肉,真是又浪费钱又扫兴。
上周我去码头溜达,正好碰上一位老渔民张大爷在整理渔网,我就趁机向他请教了一番。老爷子一听我是来问怎么挑蟹的,立马来了精神,跟我说:“挑梭子蟹啊,可有讲究了!公蟹母蟹各有各的好,关键得看准地方,保你个个都顶盖肥!”今天我就把张大爷这挑蟹的秘诀跟大家分享一下,保证实用!
先说说这公蟹母蟹怎么选吧!张大爷说,这得看个人喜好和想吃啥。公蟹的肉更饱满,蟹腿里的肉塞得满满的,吃起来特别过瘾;而母蟹呢,有蟹黄,那种香醇浓厚的味道,是很多老饕的最爱。一般来说,农历八月左右吃母蟹,九月以后吃公蟹更肥美。不过现在养殖技术好了,很多时候公母都很不错,关键还是要会挑!
第一招:看肚脐。把蟹翻过来,看它肚脐的那一小块。如果肚脐看起来微微发红,甚至带着点红晕,那这蟹肯定肥。要是肚脐发白,那就差点了。张大爷说这是蟹的“肥膘色”,骗不了人。
第二招:捏小腿。轻轻捏一下蟹最小的那对腿,如果感觉硬实,说明肉已经长饱满了;要是软趴趴的,那肯定没啥肉。这招特别准,我每次都用它来检验。
第三招:掂重量。大小差不多的蟹,选重的那个。这说明壳里的肉多,分量足。轻飘飘的肯定空。张大爷说这叫“压手”,好蟹都压手。
第四招:看蟹壳颜色。蟹壳颜色深,接近青灰色,并且带有自然光泽的,通常更肥美;而壳色发黄或发白的,往往瘦弱。蟹壳两侧尖角的地方,如果能隐约看到透出黄色或褐色,那母蟹大概率有黄,公蟹也是膏满肉厚。
除了这四点,张大爷还提醒,要选那种生龙活虎、张牙舞爪的,能动弹的肯定新鲜。要是蔫头耷脑的,再便宜也别要。
梭子蟹挑好了,怎么吃呢?张大爷最推崇的就是清蒸,说这样才能吃出蟹本身的鲜甜原味。“好蟹就得清蒸,其他做法都是浪费!”老爷子说得特别肯定。
清蒸梭子蟹的做法特别简单:把挑好的活蟹用刷子刷干净,尤其是肚脐和腿关节的地方。锅里放冷水,水要一次性加够,中间放个架子把蟹肚脐朝上放着,这样蟹黄蟹汁不会流出来。每只蟹肚子上铺一片姜,再撒点料酒,可以去腥增香。
重点来了:一定要冷水上锅蒸! 这样蟹肉慢慢受热,不会突然收缩,吃起来更鲜嫩。大火烧开上汽后,根据蟹的大小蒸10-15分钟就行了,看到蟹壳完全变红就是熟了。
蒸蟹的时间千万别长了,否则肉就老了,缩了,鲜味也没了。关火后焖一分钟再开盖,那个鲜香气啊,满厨房都是!蒸好的梭子蟹,蘸料很简单,就是姜末和醋,一点点白糖提鲜就好。姜能驱寒,醋能增味,和蟹是绝配。
现在正是梭子蟹最肥美的时候,价格也慢慢下来了,大家不妨去市场试试这几招,保准你能挑到顶盖肥的好蟹。清蒸一锅,一家人围坐一起,享受这秋天的馈赠,那才叫一个美!哦对了,张大爷最后还嘱咐了一句:“吃蟹要趁热,凉了腥气就回来了!”大家记住了啊,挑好蟹,蒸好蟹,趁热吃,这才是对美味最大的尊重!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章和图片均有版权,未经允许,请勿抄袭、删改、盗用,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