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海洋的馈赠,乃上上之鲜。
进入9月,开海之后的青岛沉浸在全城追鲜的喜悦之中。而今年青岛的9月,又将因为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的举行,而为青岛、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惊喜“提鲜”。
海洋,给了美食呈“鲜”以无尽的空间,这背后既有经济发展的深耕图强,更承载着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时隔两年,中国美食节再次选择了西海岸新区,正是对向海而兴的国家级新区在围绕美食延展开来的海洋产业发展又一次肯定;三节联动更将青岛这张国际海洋美食“金名片”纵深推进,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丰富消费场景,为“品质西海岸”建设激活海洋经济新动能。
深耕向海,海洋蕴含食材之“鲜”
积米崖码头刚上岸的鲜活鲅鱼,在最短时间被运送到仅隔数百米的青岛嘉年,做成集十多道美味于一席的“中华鲅鱼宴”。
只有在青岛,才能体验到这份“极限之鲜”。
9月5日上午,为期10天的美食嘉年华活动在青岛嘉年华美食文化街正式启动。作为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组成部分,此次活动以“中国味道、海洋产业、民族特色、百姓节日”为主题,为百姓带来一场集味觉享受、视觉冲击、互动体验于一体的美食文化盛宴。
2025年青岛嘉年华美食文化街
湘西土家烧饼、朝鲜族打糕、内蒙古的老绥元烧卖……在嘉年华·海信广场河畔南侧,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家摊位,共同为青岛的市民和各地游客奉上飨宴,打造真正的美食嘉年华。
而鲅鱼丸子、海鲜饺子等青岛本地招牌海洋主题美食尽显“国际海洋美食之都”的食材优势。
这或许正是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再次选择青岛的原因之一:唾手可得的海洋食材给了各大菜系厨师们大展拳脚的广阔空间,青岛凭借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底蕴,也给了各种味道充分展示、足够尊重的舞台。
作为今年三节联动的重头戏之一,美食节期间即将推出的“中华琅琊宴”“中华鲅鱼宴”将是青岛这一城市品质的集中展现。
琅琊,被誉为“海上仙台,四时福地”。因秦始皇三次登临琅琊台而闻名,也有徐福由此起航东渡日本的传说,这片山水之间,不仅是四时文化的发源地,更是二十四节气诞生的摇篮。中华琅琊宴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美食文化的集大成者,也将是琅琊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历数千年风雕雨琢后散发的华光溢彩。
春夏秋冬,四时更迭,孕育了丰饶的物产,更滋养出斑斓的饮食文明。中华琅琊宴,全部由琅琊台及周边区域获取地道食材精心打造而成。既有顶汤冲浪琅琊西施舌、琅琊鲜虾汤海鲜烩饼这些蜚声于外的顶级美食,也有泊里烧肉、塔桥全羊这些非遗美食的倾情加盟,山海交融,古法新韵,演绎一场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生命力的文化宴席。
如果说中华琅琊宴是西海岸新区道地食材的群像展示,那中华鲅鱼宴则聚焦于鲅鱼这一主角的美食独角大戏。
青岛嘉年华大酒店近一年时间都在为“中华鲅鱼宴”忙活,积米崖码头、琅琊码头上的大个头鲅鱼很多都直供这里,就为了给食客奉上最极致的鲜味:
海青茶香熏鲅鱼,本地最新鲜的鲅鱼自不必说,还用上西海岸新区的名产海青茶,在一个特殊容器中熏烤,加上繁复的工序烹制,最终呈现独一无二的味觉体验;
鲅鱼佛跳墙,选用一个五斤重的大鲅鱼头,用传统佛跳墙的做法炖煮。在这道菜里,青岛本地产的海鲜,如海参、鲍鱼,再加上花胶等名贵食材,都只是鲅鱼头的配菜,只为激发其最鲜美的味道;
……
“我们集中研发这系列菜品用了一年时间,而其中很多菜品的研发是一个很长时间的积累过程。”青岛嘉年华大酒店相关负责人说,这桌鲅鱼宴一定会让宾客大为赞叹。
一条鲅鱼幻化出万千美味,正是胶东菜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的缩影。就拿鲅鱼佛跳墙来说,正是借鉴了闽菜佛跳墙的做法烹饪,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体现出青岛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
这也解释了,三节联动为何选择了青岛、选择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在这里,海洋赋予美食鲜美基调,各地、各民族美食在传统与现代的激荡中携手前行。
正如中国饭店协会资深会长韩明所介绍,本次活动突破传统单一办展模式,以“三节联动”为核心亮点,深度融合美食文化、民族文化和海洋文化,涵盖开闭幕式、美食展示、供应链展览等九大板块,通过系统构建“四大平台+五大展区+精准对接+十大论坛+千款美食”立体架构,集聚千家展商、联动万名观众,搭建产业交流对接平台,致力于打造一场系统性强、参与面广、促消费效应显著的餐饮行业年度盛典。
创新延链,海洋展现产业之“鲜”
为了呈现这道最佳风味的西海岸新区之“鲜”,背后有很多人默默地忙碌着。青岛嘉年华大酒店总经理陈宝鹏正是其中之一,这两个月来他的电话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在陈宝鹏团队的努力下,八大菜系将首次集结青岛,以几乎全阵容亮相三节联动的美食节,并将通过现场展示展演等方式与市民深度互动,拉动消费。
而在他介绍中,最吸引人的将是力促青岛产的深海三文鱼和大黄花鱼“游”进美食节来。
就在距离美食节的举办地西海岸新区120海里外的深海养殖区,“深蓝1号”里的三文鱼正悠闲觅食。原产于更北海域的它们,在这里的黄海冷水团中安了新家。
“深蓝1号”是全球最大、中国首个深远海全潜式智能网箱,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三文鱼养殖技术的巨大突破,还象征着中国在海洋养殖领域的自主创新与技术领先。
“深蓝1号”周长180米、整体高度达75米,其中网箱高度就有30米,养殖水体约5万立方米,设计年养鱼产量1500吨,可以同时养殖30万尾三文鱼。
同样在青岛海域,还有一群“新居民”——深海大黄鱼。
2022年5月,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正式运营。2023年,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国信水产出品的“青岛深海野游大黄鱼”荣登其列,成为首个以“游弋式封闭船载舱养”模式,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工船养殖大黄鱼,也是首个以“青岛”为地理标志命名的海产品。
现场制作的茉莉花茶香熏鲅鱼
今年,“国信1号”升级版、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交付,开展大黄鱼、鲑鳟鱼、黄条鰤等名优鱼种养殖,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约3600吨。它的成功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工船产业迈入标准化复制新阶段。
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着海洋产业前所未有的“鲜美”。
2024年,新区海洋生产总值分别占全市、全省、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40.6%、11.8%、2.01%,占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0.3%。
西海岸新区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16处,占全国总量的近1/10;建成“刺参良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等3处水产种业基地项目;落地中船集团民船中心总部、山东省船舶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等机构,吸引中船发动机、海西重工等在新区布局,推动产业从“造船”向“造链”跨越发展……
深蓝一号、国信一号等等新崛起的渔业“航母”,正处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深耕海洋建设蓝色粮仓战场的最前沿。向海图强,奏响经略海洋的最强音。
而从传统的撒网捕鱼,到深海养殖,从大海中飘摇的一叶扁舟,到巨浪弄潮岿然不动的国之重器,人们对“鲜”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也推动着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等在内的海洋产业链不断向广、向深延展。
合作共赢,海洋赋予未来之“鲜”
9月5日开幕的美食嘉年华,为三节联动的美食节拉开了序幕,大戏即将上演。
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将于9月12日正式开幕。
本届美食节也是商务部2025“中华美食荟”、工信部2025“吃货季”系列促消费活动、2025全国“质量月”活动之一。
本届美食节活动主办地青岛嘉年华,就是临海而建的大型文商旅综合体,成功承办过两届国家级美食节和多场国际化重大活动,导入海信广场等知名品牌,凭借成熟的运营能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质的消费场景,努力构建起海洋美食文化新地标。
在这里,以“海洋+美食+体验”为核心,地标摩天轮、网红咖啡厅、看海超乐场、全景美食城等业态与100余家特色展位相互协同,串联起山海、美食与社交,全域美食单品数量超过800种,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美食消费生态,推动美食文化与海洋文化创新融合。
全域办节,全业态融合。美食节必将激活青岛消费市场“一池春水”,助力“品质西海岸”建设全面提质,为青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澎湃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美食节是由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地方政府及商务主管部门共同主办,是中国餐饮行业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餐饮文化交流活动,自2000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25届,今年是中国美食节第三次在青岛举办。
每次青岛与中国美食节的结缘,都是发展机遇与这座城市的深情相拥。
2024年第二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现场(资料图)
第一次中国美食节来青举办是2007年,恰逢奥运即将举行。迎着奥运的东风,青岛的餐饮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此次中国美食节再次选择西海岸新区,并且在短短的三年之内两度落地这里,是对西海岸新区已在大会服务、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从这里出发寻求餐饮产业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
以食会友,鲜味的碰撞将触发更多的可能。连续举办三届的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已经成为海洋美食文化产业链上重要的供应链平台。2024年第二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万余名专业观众参加。参会代表走进优质食材源头,考察灵山岛、鲁海丰海洋牧场、国信深海大黄鱼基地,促进海洋产业发展。同时,国字号名厨走进嘉年华餐饮店铺,开展菜品研发、厨艺竞赛、饮食宣讲等多种活动,美食节评选出的文化主题宴席、大赛优秀作品也通过不同的方式留下来,向社会推出,供市民品鉴。今天推出的中华瑯琊宴、中华鲅鱼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潜心研发,博采众长,走向台前。
在这个平台之上,一切皆有可能。今年美食节期间还将继续举行精准对接活动,如海鲜外贸优品对接会、民族食材对接会、海鲜火锅产业链对接会、餐饮供应链合作洽谈会,连接起每一个美食产业链上的个体,点燃繁荣产业链供应链的星火燎原。多方聚力,一个高能级的产业赋能新平台正激发产业澎湃动能。
海洋兼容并蓄,塑造了她开放的城市胸怀,也给大家合作共赢的广阔舞台。
2月26日,嘉年华大酒店泰山厅,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近400位全球海洋领域高层嘉宾在新区汇聚一堂,共商海洋城市发展大计。
“海洋十年”是全球谋求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23年,全国唯一由自然资源部批准、聚焦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计划、部省市三方共建的合作中心——“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地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我国唯一统筹参与和全面实施“海洋十年”工作的综合型、引领型、创新型国际合作平台。新区也正式获批成为联合国“海洋十年”实施伙伴,还推动联合国“海滨之城”平台全球秘书处落户新区。
“海洋十年”选择西海岸新区,正体现了新区经略海洋的使命担当。
时隔半年,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在同一个会场之中,谋求海洋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脚步正蹄疾步稳,一路向前。
从一个节到一座城,我们看到未来可期的无限可能。这次,我们以美食之名,面向未来,向海出发。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