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邗江区新盛街道果园村“职业初体验·探秘家乡产业”研学活动第二站走进淮扬美食书场。20余名辖区青少年化身“小小面点师”,沉浸式体验扬州包子的匠心技艺与文化底蕴,在亲手制作中感受“世界美食之都”扬州的独特魅力。
童眼看家乡(邗江区新盛街道果园村供图)
文化课堂:探寻包子的千年故事
活动以趣味“包子文化课”开场。专业老师通过问答,生动讲解了“三丁包”为何是淮扬点心“三绝”之首、“年蒸”习俗的团圆寓意,以及包子皮制作的讲究。从唐代面点雏形到明清灌汤包兴起,孩子们听得入迷,惊叹于小小包子承载的悠久饮食文化。
巧手实践:指尖捏出“舌尖上的艺术”
文化熏陶之后,便是动手实践的精彩环节。在面点师傅手把手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揉面、擀皮、填馅、捏褶。尽管手法生疏,但个个神情专注,创意十足,努力让豆沙包绽开“鲤鱼嘴”、秧草菜包挺起“荸荠肚”。“捏十八个均匀褶子真难!师傅真厉害!”沾着面粉的小脸上满是敬佩。蒸笼热气升腾,面香四溢,劳动的满足与欢笑充盈其间。
分享喜悦:把“家乡味道”带回家
品尝完新鲜出炉的包子,孩子们细心打包自己的作品。“带回去给爷爷奶奶尝尝!他们最爱扬州包子!”这份热气腾腾的“作业”,满载着对家人的心意和对家乡产业的认同。果园村负责人表示,从玩具到美食,系列“职业初体验”旨在让青少年亲身走进家乡特色产业,在劳动实践中感受乐趣、了解家乡、增强对“好地方”扬州的归属感。
据悉,“职业初体验·探秘家乡产业”是果园村精心打造的青少年社会实践品牌活动。未来还将持续推出更多探秘家乡特色产业的研学之旅,引导青少年用脚步丈量、用双手体验,在实践中读懂家乡的发展脉络,培育深厚的乡土情怀。(来源:邗江区新盛街道果园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