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重塑旅行:从亚洲食学论坛看文化与产业的交汇
创始人
2025-09-11 16:07:02
0

(中国烹饪 萧祉默)2025年8月,亚洲食学会第二届大会暨第十五届亚洲食学论坛D 日本滋贺县草津市召开。论坛以“美食与旅游(Gastronomy and Tourism)”为主题,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19个国家的近150位学者与业界代表齐聚一堂,此次会议所提出的关于饮食文化与旅游融合、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等观点,仍在持续发酵,并对学界与产业界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烹饪》作为本次论坛唯一受邀媒体,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汇聚学术与产业智慧的盛会。

时间的重量:食学研究的积累与创新

在开幕式上,组委会将“亚洲食学研究终身成就奖”授予102岁的韩国食学家尹瑞石教授,她毕生致力于学科发展、典籍整理与国际交流,是亚洲食学发展历程的奠基者。这一奖项不仅为大会定下“以积累支撑创新”的基调,也让“美食与旅游”这一主题更具时间的厚度和学术的分量。

本届论坛由亚洲食学学会主办、日本立命馆大学承办。与会者来自饮食人类学、旅游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其中包括中国食学的开拓者赵荣光教授等多位资深学者与实践者。论坛板块环环相扣,从主旨演讲提出方向到平行论坛的展开案例,形成系统性的讨论。“从研究到场景、从田野到餐桌”的落地路径,学者们力图为亚洲饮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既可讨论又可执行的实施方案。

美食旅游的多维视角:慢食,安全与人口结构

在主旨演讲环节,立命馆大学食管理学院院长石田雅芳教授从“慢旅游”切入,坦言日本与欧洲成熟的美食旅游体系相比,在接待系统与服务机制上仍有提升空间,“与其只追问‘哪里更好吃’,不如先回答‘这味道从何而来’”。对此他给出了四条实践建议:用地理标志与季节性管理守住食材的“原真”,把产地、节令与料理关系讲清楚;让菜单“读得懂”,在菜名渊源、食材溯源、餐桌礼仪与口述历史上多做功课,让一页菜单就是一段地方故事;在行程与住宿中引入社区真实参与,推动村落、合作社、手作工坊成为体验的一部分;把农事体验、地方集市与发酵工坊纳入旅游动线,让游客在“可参与的文化”中建立记忆。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石田教授进一步表示,品尝地道美食,本就是旅行中最迷人的冒险,“尤其在日本,许多人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开启一场味蕾的冒险之旅”。

石田雅芳教授介绍“慢旅游”标准体系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清真科学中心创始人维奈·达兰则把焦点落在“信任即生产力”上。他系统展示了“科技+清真”的路径:严格管控生产过程与关键点;建立可检索的认证信息、工艺流程与风险点,并开发便捷的出行查询工具,让清真饮食全链条透明可见。“技术不仅能提高标准,更能重建信任。”

维奈·达兰副教授展示泰国清真科学与技术体系的发展路径与政策支持

立命馆大学美食综合管理学院副院长高田刚司教授将视角拉回人口结构中。他指出,日本人口外流早已改变了公共服务、商业布局与社区生活。“当地方日常的味觉被妥帖呈现并持续创新,它所支撑的其实是一种可继续生活在这里的现实理由。”高田刚司教授说。

高田刚司教授以日本的地方商店为例,阐述饮食旅游在激活地方经济中的潜力

中国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王笛多年聚焦饮食空间与公共生活关系,他在论坛上指出,“公共领域并非西方独有”,在他看来,传统饮食空间在中国城市历史中既是信息节点,也是社会关系修复的场所,“味道不仅在舌尖,也在公共空间与社会关系里。”王笛教授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补充道:“如今咖啡馆确实承接了部分茶馆的功能,但茶馆并不会因此消失。它仍在演化,仍会生长出新的可能。”

王迪教授以成都茶馆为例,阐释中国城市饮食空间的历史变迁

跨学科对话:多元议题的交汇

在平行论坛上,不同国家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前沿成果,并就跨学科合作与产业实践展开了深入交流。

亚洲食学论坛主席赵荣光教授在《饮食与旅游:人类文化与文明史的认识交织》主题发言中,将人类旅行方式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从原始社会的“步行谋食”,到自然经济阶段的“畜力旅行”,再至大航海时代的“船舰旅行”,直至全球化时代的“大众高速旅游”。与之相对应,人类的饮食功能也从“果腹维生”走向“充饥养生”“充裕口腹”,直到今天的“品味适应”。他直言,当前食品消费日益受到商业逻辑的支配,“食物正在背离其本真,这是消费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更该成为餐饮从业者的反思起点”。

历史镜像也回照现实的合作记忆,江南食文化学院名誉院长都大明教授以《回眸中日美食与旅游合作佳话》为题,回顾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日两国在饮食与旅游领域的交流实践。他以无锡为例,指出饮食与景观结合如何带动百万游客,并强调,当城市将味道与风景打包成可叙述的体验时,旅行者的脚步会用“再次到访”的方式表达他们的青睐。

中国老食谱文博馆馆长许华东在《老食谱收藏与地标饮食文化IP的融合》中提出,古籍食谱是“可食用文物”,既承载古人的饮食哲学,也能为当代餐饮创新与文化IP开发提供灵感,是连接古今的一座桥梁。

除此之外,多位学者与企业家从产业与品牌的角度分享了实际案例。大庆市饭店协会会长李龙新以“鱼羊鲜饺”为例,提出“原料+传统+销售”的可复制模式。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乔旦加布副教授与西藏企业家四朗塔西分别以“索塘藏式牛肉面”与“藏式餐厅”为例,探讨了藏餐如何在都市化进程中保持藏式风味与礼仪,同时通过优化供应链与服务,使餐厅成为社区情感的纽带。立命馆大学美食管理学部研究生罗慧聚焦“重庆火锅在日本的在地化”,分析如何在保留饮食精髓的前提下完成口味与体验的“第二次创造”;东京都立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生TOMINO Kao(富野颜)则以经营印度餐厅的地亲历,讨论跨国料理在地方市场的“再发明”:当食材、香料与社交礼仪被重新组合,所谓“异国风味”如何变成本地日常。

在城市公共空间议题中,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王斯研究员以杭州为例,直指“美食城市”与“美食荒漠”的舆论反差,并直言:“到底谁在定义美食?”同样的治理启发也来自食物节庆的比较研究:立命馆大学餐饮管理学院Maria Yotova副教授通过比较保加利亚与日本的“牛奶节”,展示了乳制品如何在不同社会中塑造地方认同;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文化遗产部)、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朱世桂教授则提出“茶旅融合”的目的地打造路径。

未来路径:食学的地域经验启示

闭幕环节,日本和食文化学会呈现了滋贺县的长期实践。琵琶湖“鱼苗稻田”揭示了人与水域共生的生态智慧。立命馆大学食品管理系教授镰谷团队基于文献梳理,重现江户时期近江土产的文化脉络。“滋贺优选食品”和“滋贺韵律”展示了品牌与文化结合的路径;百年和果子“田根屋”通过设计与跨界合作实现了产品的年轻化实践,构成“传统—产品—场景”的再闭环。

在随后的颁奖仪式上,《宋宴》《元宴》作者徐鲤荣获第八届“中华食学著作随园奖”。她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坦言:“复原或许不可能完全,但我们能做的,是让古代饮食的精神延续并融入当代生活。”徐鲤还透露,目前正在撰写《明宴》,预计将在明年问世。

《宋宴》《元宴》作者徐鲤荣获第八届“中华食学著作随园奖”

赵荣光教授指出,亚洲食学论坛已成长为全球食学领域的重要思想平台,学者与业界代表所提出的理念与实践共同构成了“以‘食’重塑旅行”的多重路径。他特别寄语:“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好好吃饭,吃好饭。”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谈及创办论坛的初心,赵荣光说:“人类的第一学问就是‘吃饭’,人类的第一所大学就是‘饮食大学’。这所大学入学门槛低,但毕生都要学。”

闭幕式上,亚洲食学论坛主席赵荣光教授表示,希望此次论坛能推动全亚洲共同关注饮食生产与生活中的“真问题”

从史料到场景,从田野到餐桌,餐饮与旅游的融合,对于亚洲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与不同城市而言,真正的挑战与机遇,或许都在这句朴素叮咛的背后:把味道做成可体验、可讲述、可交易、可再生的地方价值,让餐桌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学术与产业、社区与世界的桥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椒与肉末的完美碰撞:经典家常... 肉末青椒是一道经典的家常菜,以青椒的清香微辣搭配肉末的鲜香,口感丰富,下饭开胃。以下是详细的制作方法...
扬州炒饭的“集大成”与“万象”... 当提到中国最具辨识度的美食招牌时,扬州炒饭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那一个。它以一种近乎“集大成”的姿态,汇聚...
原创 地... 家人们,咱今天来唠唠一个超神奇的事儿!你知道不,地球的地质层就像一个巨大无比的千层蛋糕,而这里面啊,...
以“食”重塑旅行:从亚洲食学论... (中国烹饪 萧祉默)2025年8月,亚洲食学会第二届大会暨第十五届亚洲食学论坛D 日本滋贺县草津市召...
罗永浩吐槽“恶心”,西贝回应 10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
通山大畈麻饼:百年老字号焕发新... 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 通讯员 方盈颖 梅伟东 “中秋节是我们销售最旺的时候,现在我们每天的出货量近两...
东北农业大学第四届美食文化节开... 9月10日,东北农业大学第四届美食文化节盛大开幕。本届美食文化节主题为“四度飨宴·味暖师生”。 开...
到“落日酒厂”微醺一把!白云国... 2025年啤酒美食节启动发布会于9月10日举行。10月1日至3日国庆黄金周期间,本届啤酒美食节将在广...
家庭餐桌新宠!蒜蓉粉丝蒸娃娃菜... 蒜蓉粉丝蒸娃娃菜是一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许多家庭都喜欢在餐桌上准备这道菜。它不仅制作方便,而且味道...
华灯初上夜未央,安宁夜市烟火旺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安宁市金色时代广场的夜市便循着灯火苏醒。暖黄的灯串如星河般蜿蜒流转,袅袅炊烟裹着...
《人民日报》刊文:新茶饮何以持... 为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近日,十部门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提出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
白酒行业冰与火:珍酒李渡失速与... 2025年上半年,中国白酒上市公司财报,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红星资本局统计,22家白酒上市公司...
泊头十里香:运河畔流淌千年的酒... 在河北泊头,京杭大运河的粼粼波光已流淌了千百年。这条古老的水脉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的烟火人间,更孕育出...
顺德伦教糕:清甜 Q 弹,茶点... 本文聚焦顺德传统美食伦教糕,全面展现这一 “茶点首选” 的独特魅力。首先概述其清甜 Q 弹的核心口感...
榴莲泡酒选啥酒?42度清香小曲... 泡酒选择需谨慎,否则无益又伤身。下面,分享一些从泡酒达人得到的专业经验。第一、近年来,市面上很多白酒...
东莞腊肠饭:咸甜腊肠,油香裹饭... 东莞腊肠饭作为岭南美食的经典代表,凭借其咸甜交织的腊肠与油香四溢的米饭,成为无数人心中难以忘怀的美味...
吴向东受邀出席2025世界酒业... 9月10日,2025世界酒业发展峰会在贵阳举行。本次峰会以“汇聚全球智慧,共创酒业未来”为主题,深入...
原创 李... 家人们,咱都知道诗仙李白那可是个酒中豪杰,他的诗里十有八九都带着酒的影子。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