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2日消息(记者 邵蓝洁)预制菜的标准和透明化再次成为舆论焦点。12日,西贝餐饮集团公布《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公开了罗永浩菜单13道菜的制作流程,再次表示“罗永浩在微博中对西贝的指责不实”。西贝表示:“肆意污蔑西贝品牌的行为,绝不姑息”。罗永浩则在微博中表示,“希望借着这次事件,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西贝是预制菜吗?
西贝和罗永浩的“对战”起始于9月10日下午,罗永浩在微博中吐槽,“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截图自新浪微博罗永浩账号
随着事件热度的上升,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连夜回京,11日晚上在罗永浩就餐的门店向一众媒体表示西贝没有预制菜。随后贾国龙表示,“这件事对于西贝的商誉有很大影响”“一定会起诉他,他对我们的伤害是很大的,一定会起诉”。
罗永浩不甘示弱,再次在微博发文表示,“羊排像隔夜重烤的恶心味道”“(莜面)面汤百分百是隔夜的味道”“西贝的牛肉土豆条感觉也是隔夜炖菜”,并多次强调“菜量很小”。同时,罗永浩向网友发起征集,称“如果有了解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内幕的朋友,请跟我私信联系”。
预制菜产业在2022年全面爆发,既有创新品牌,也有餐饮企业、冻品企业的加入。国联水产董事长李忠曾在“e公司访谈”中提到,对于年轻上班族而言,独立完成一桌丰盛的菜肴难度较大,但又有强烈的吃到家常大菜的欲望,这推动了预制菜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消费普及、实现快速放量。在李忠看来,和外卖相比,预制菜在时间、安全和价格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根据公开报道,2022年西贝要着重发力“贾国龙功夫菜”,尤其是发力北京市场,内部称之为"北京战役"。“贾国龙功夫菜”就是西贝的预制菜品牌。当时贾国龙认为:“中餐的工业化、标准化(是)回避不了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定会逐渐走向那一步,就是谁走得快、谁走得好、谁做的标准高而已。”
虽然“贾国龙功夫菜”这一业务早已被西贝叫停,但西贝曾经涉足预制菜成为消费者心中的一个既定“标签”。
“老罗菜单”中的部分菜品(央广网记者 邵蓝洁 摄 )
9月12日,央广网记者来到南四环一家西贝门店,根据“老罗菜单”,点了牛肉土豆条、草原嫩烤羊排、葱油罗马生菜三个菜。在门店厨师长的带领下,央广网记者参观了西贝后厨制作流程。据介绍,牛肉土豆条中的牛肉是从中央厨房配送来的,已经预先做熟,待客人下单后,与土豆条一起放在高压锅焖制即可。草原嫩烤羊排需要厨师早上把生羊排先烤制后炖煮,然后在客户下单后,放入烤箱进行最后一步的烤制,即可上桌。葱油罗马生菜则是店内实现将生菜清洗好、切好,按照每道菜的分量分装成小包装,客人下单后,焯水后浇汁即可。
贾国龙在媒体沟通会上提到,“按照国家的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他补充道:“比如红烧肉这样的菜品,也都需要预加工很长时间。预加工这一点不需要回避,但我们不是预制菜。”
预制菜国家标准何时出台?
预制菜产业爆发之后,各地方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都相继发布了行业发展规范和行业标准,但国家标准尚未发布。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原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提交了《关于高质量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建议》。
他向央广网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但是,预制菜的产业化绝对不是厨房的放大,也不是简单的清洗、调理,而是食品与烹饪等多学科的交叉。为推动预制菜产业规范化发展,他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尽快组织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产品标准,明确预制菜定义、范围,以及相关管理原则,兜牢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底线。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联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根据《通知》,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未经烹制的净菜类食品,属于食用农产品,不属于预制菜;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主食类产品不属于预制菜;不经加热或者熟制就可食用的即食食品,以及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也不属于预制菜。
如果从上述角度看,“老罗菜单”内的菜品不能算作预制菜。但《通知》中对预制菜的界定和消费者之间的感知存在极大的差异。在央广网的随机采访中,多位消费者认为,中央厨房提前切好原料,比如土豆块,胡萝卜丝、肉丝等,在门店现场炒菜,不算预制菜。但如果是预先加工过的熟制或者半熟食品,仅在门店进行最后一步操作,这就算是预制菜。
到底什么是预制菜?也许只有等到相关国家标准出台才能明确。
2025年上半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380号“关于预制菜透明化”的提案做出了答复。答复中提到,国家层面,已经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制菜》《预制菜术语与分类》列入标准立项计划,正有序推进标准的研制工作。
同时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上述答复中表示,《通知》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近期听取企业对预制菜明示工作的意见建议时,企业普遍对当前推广预制菜明示工作存在顾虑,担心消费者对预制菜认知上的偏差会影响企业经营。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明示预制菜将面临两种消费情绪,一种是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一种是对产品价格的质疑。随着相关国家标准的出台,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将得到有效保障。预制菜的定价如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
罗永浩在微博吐槽中除了“预制菜”,也多次提到西贝饭菜分量小,实际上也是对其价格的一种不满,而西贝在此前多次因为价格贵被网友“送上热搜”。贾国龙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西贝贵”是近些年中国餐饮业最大的冤案。他承认,过去的定价策略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他同时也强调,西贝对品质的重视,导致原材料成本高,“一分钱一分货”。一位餐饮行业人士表示,“之前西贝预制菜为什么做得那么难,不就是贵吗?但对于西贝来说,已经很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