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预制菜刷屏了,不过我只关心哪里可以吃到好吃的!
于是君君又来深夜放毒了!!!
今天君君带来一部网飞的美食纪录片!一口气9集!
镜头聚焦的,是全亚洲的街头小吃!要多接锅气就有多接锅气——
《世界小吃》2019
评分:8.0
推荐理由: 美食纪录片
时 长: 30min*9
推荐指数:★★★★
摄制组走访了中国台湾、日本、泰国、印度、越南、新加坡等地,感受各地区与国家的民俗文化风情。
不同的是,除了美食之外,还有街头小吃背后手艺人的故事。
▌泰国街头美食女王
泰国,曼谷。
痣姐,被称为泰国街头的美食女王,也被叫“眼睛侠”奶奶
她出生在贫民窟,住在菜市场后面,妈妈靠着在菜市场卖粥和鸡肉汤面维持生计。
她当过裁缝,一场大火烧掉了她所有的家当。
于是,20岁的痣姐开始了她的摆摊生涯。
卖街头小吃没有固定店面,每天熬到深夜,有时候会碰到下雨,也会会有警察来赶。
渐渐的,痣姐意识到,小摊是没有前景的。
她做出了一次冒险,买了更好的海鲜食材,定了更高的价格。
(冬阴功)
而那些客人,自从吃过之后就再也没有点过之前的菜,她知道,自己成功了。
就是凭借着这种不断探索改进的精神,痣姐赚到了开门面的钱。
她的冬阴汤是泰国数一数二的,已经70多岁的她,40年来坚持每天早起,对每一道菜都一丝不苟。
戴上护目镜站在炭火中间,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痣姐从不因为自己是小摊,就看轻自己和烹饪食物,她说:
“我希望我的料理是最棒的,因为我不只是个路边摊小贩,我是个厨师。”
▌用一辈子开一家居酒屋
日本,大阪。
据说日本所有美味食物,都来自于街边小吃摊。
其中最有最有名的,莫过于章鱼烧、大阪烧、炸串、乌冬面。
(大阪烧)
(章鱼小丸子)
在街头开了开居酒屋的筑元丰次,出生在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岛上。
6岁的时候,他的母亲过世,家庭破碎后,15岁的他,他来到大阪,开始做餐厅的学徒。
看到繁华的大阪,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比别人更努力,存够一千一百万日元,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居酒屋。
(切片鱼生)
十年后,他存够了开居酒屋的钱,爸爸却过世了,为此他花了七百万日元。
但筑元丰次还是硬着头皮,用剩下的钱开了一家小摊,在卡车上放一块不锈钢板,就有了最初的料理柜台。
但东阳居酒屋因为人口相传很快有了名气,到了第三年,已经排起了100人的长龙。
筑元丰次到现在仍然坚持,每天早上到渔市亲自购买最新鲜的食材。
他常常在店里逗客人们笑,不介意自己出糗。
筑元丰次说:
“我会在这里待到最后一刻,做到死为止。”
(日本烤串)
▌三代传承的老味道
中国,台湾嘉义。
说起台湾美食,人们心中第一个想起台北,但其实最能代表台湾传统美食的,是嘉义。
(瓦罐焖羊肉)
(蛤仔煎)
65年前,林佳慧的祖母开始支摊做砂锅鱼头。
后来爸爸妈妈接手了上一代的生意,那个时候只有六张桌子,不管是台风、下雨、酷暑,每天都要出摊。
到她这一代,已经是第三代。
如今,她把小摊开成了一家店面。
新老交替,总有一些观念上的碰撞。
网络订单、洗碗机、装冷气,都成为这家小店吵吵闹闹的理由。
什么都变了,唯一没变的,是食物的味道。
(砂锅鱼头)
从小摊到门面,历经65年,林佳慧说:
“100年后如果有人想到这个年代的台湾,希望他能记得嘉义的味道,这就是我的梦想。”
记得纪录片中一位做了70年豆花的老婆婆说:
现在时代进步了,大家都一直在发明新产品。
但是我还是想坚持按照传统的方法做,因为老顾客喜欢的就是这一味。
(豆花)
街头小吃是为大众而生的,是属于市井的地域风味,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而街头小吃的灵魂,正是烟火背后的摊主啊。
没有他们风雨无阻的传承,就没有百年不变的老味道。
我们身边何尝不是如此呢?
每天骑三轮车吆喝的胡辣汤、家门口的烧烤摊、学校门口的鸡蛋灌饼......
无论什么时候去吃,都是老味道,是回忆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
而科技和狠活盛行,你童年的最喜欢的街头小吃,还在吗?
大家可以留言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