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酒常被古人称为天之美禄,视为大自然的厚赠。千百年来,四川凭借优质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工艺传承,成就了“川酒甲天下”的美誉和“精华在宜宾”的赞誉。
诞生自“中国酒都”宜宾的名酒五粮液正是这“精华”之一。作为以五种粮食固态酿造的蒸馏酒,这杯大国浓香是多粮酿造演变的活态见证,是酿酒技艺的总和呈现,融合物性之和美,呈现诸味之谐调。
9月19日,成都浣花溪畔,“大咖话川酒”第二季第三期活动圆满举行。这场汇聚农业、考古、酿造、文化等多领域专家的高端对话,不仅是一场关于美酒的技术研讨,更是一次深入文明肌理的哲学探寻。与会专家围绕“五粮酝和美”这一主题,共同剖析了五粮液所蕴含的技术高度、文化深度与品牌广度,揭示出一杯佳酿背后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在这场思想与味觉的交响中,一个共识逐渐清晰:五粮液不仅是一瓶酒,更是一种技术的集合、一种文化的表达、一个民族品牌的世界叙事。
五粮配方 传达和谐之美
五谷养正气,五粮酝和美。
天地孕粮谷有生发之德,酿造融五谷显物性之美。“酿造”是一项拥有悠长历史的人类创造,普通的粮食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凝结成生香的佳酿。
在这项复杂的工作中,原料和技艺如何步步演进,并最终探索出精妙的配置,在物质形态的转化中表达和谐之美?
会场上,嘉宾一一揭示答案:五粮液能够屹立于世界蒸馏酒之林,其根基在于一套不可复制的技术生态系统。这套系统不仅是多种工艺的整合,更是自然规律与人类智慧的高度协同。
“五粮液的核心优势体现于‘五性’。”中国酿酒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顾问赵东指出,“五性”即品类开创性、品质高端性、技术引领性、价值稀缺性与品牌独特性。其中,“五粮配方” 是其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五粮液以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麦(16%)、玉米(8%)为原料。每一种粮食都有其独特的化学组分和风味特征:高粱富含有氮、磷和芳香族的化合物,酿出的酒清香醇正;大米富含淀粉,淀粉含量高达70%,酿出的酒醇和甘香;糯米支链淀粉较高,粘度较大,使得粮食易于糊化、吸水和糖化,酿出的酒体纯甜味浓;小麦蛋白质含量较高,通常可以用于制曲,酿出的酒曲香味悠长;玉米含有较高的植酸、脂肪酸、蛋白质等,酿出的酒喷香尾甜。独特的五粮配方酿造,集五粮之精华酿琼浆之玉液。
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惠波从微生物生态角度进一步阐释:“多种粮食为微生物群落提供了更丰富的‘营养基’,支撑了更复杂的菌群结构,这是五粮液香气馥郁、口感谐调的科学本质。”
除此之外,五粮液还拥有700余年连续使用的元明古窖池群,这些窖池不仅是酿酒的容器,更是时光沉淀的活态遗产。窖泥中的微生物群落如同“看不见的酿酒匠人”,与五粮在漫长岁月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共生关系。配合“种、酿、选、陈、调”美酒五字诀工艺体系,尤其是五粮液“1366”传统工艺与智能化酿造的融合,使五粮液在技术上始终处于引领地位。
和合文化 充满智慧的酿造哲学
和美“酒之头”,五粮“复且华”。
五粮酿造的奥妙,不仅在于配方的科学性,更在于风味的复合性与层次感。每一滴五粮液,都是五谷之精华、五行之平衡、五方之风土的集大成者。它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正是中国“和美”文化在味觉上的具体表现。
五粮液的文化魅力,获得中华农耕文明与“和合”哲学的双重滋养。
“五粮液的五粮协同,体现的是中国‘多元和合、天人合作’的文化基因。”著名和合文化研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罗安宪指出:五粮配比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五味调和”的哲学实践——每一种粮食风味各异,却在窖池中相互激发、互补协调,最终达成“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圆满境界。
在罗安宪看来,五粮液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集中体现了多元和合与天人合作这一中华传统。以五粮液为代表的川酒是古蜀文明的杰出代表。“因为五粮液突出的品质是‘五粮’,在全球蒸馏酒的领域中很少有像中国白酒这样注重多种粮食配比与协同的酿造理念。”
“五粮液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农耕文明与酿造智慧的结晶。”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卢勇说,“它从田间‘第一车间’开始,就承载着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著名植物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教授赵志军刚入场时,就注意到了展板上的“五谷丰登”。“五谷丰登是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的一种赞美和愿望。而五粮液正好由五谷酿成,它起了一个非常好的名字。我希望意蕴包含着‘五谷丰登’的五粮液能够为我们的国泰民安、国家昌盛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酿酒文化,尤其是以五粮液为代表的多粮酿造,为来自西班牙的卢卡斯・古铁雷斯・罗德里格斯打开了全新视野。卢卡斯是西班牙著名生态学家、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特聘教授、纪录片《丰收酝和美》主角。“来到中国,我看到了截然不同却同样充满智慧的酿造哲学——这里种植与酿造的关系更复杂细腻,且源远流长。”
品牌赋能 展现三重智慧的交融升华
承千年文明,酝大国浓香。
从“多粮之酿,和合之酿”中提炼出的“和美文化”既承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追求,同时也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观。如此,五粮液塑造了立体而全面的品牌内涵。
在世界蒸馏酒格局中,五粮液代表了一种东方的酿造哲学。
与起源于单一原料的威士忌、伏特加、白兰地不同,五粮液以“五粮协同”开创了多粮固态蒸馏的品类先河。这种“以多取胜”的酿造方式,不仅技术难度更高,文化内涵也更为深厚。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研究科学家汤继强认为,五粮液的品牌价值不仅在于品质,更在于其作为中华文化“情绪价值”载体的身份。“它巧妙地平衡了共性与个性,既保持极高的产品标准,又通过多样化产品线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在国际化进程中,五粮液更是扮演了“文明使者”的角色。其搭建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产业链平台,推动中国白酒标准化、国际化、年轻化。正如罗惠波所言:“五粮液不仅要成为中国的五粮液,更要成为世界的五粮液。”
五粮液的原料是真正的“全球化食材组合”,其背后是长达数千年的农业交流史。它在某种程度上预告了“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全球化理念——不是同一化,而是多样性的和谐共存。
正如卢勇所说,五粮液是“活态的农耕文明”。五粮来自全球四大农业起源中心(小麦-西亚、大米/糯米-中国、玉米-中南美洲、高粱-非洲),它们的融合本身就是早期文明交流的见证。而五粮液将这种“文明互鉴”转化为杯中美酒,是对“和合共生”最生动的诠释。
一杯酒,三重智慧,万千气象。五粮液的成功,是技术、文化和品牌三重智慧的交融与升华。
这杯酒,源自天地五粮、成于世代匠心、达于和美之境,早已超越一瓶美酒的物质范畴,成为展示中国农耕文明、酿造技艺与哲学智慧的鲜活载体。
这杯酒,讲好了中国故事——既敬畏自然,又拥抱创新;既扎根传统,又面向世界。
在“和美”理念的引领下,五粮液是献给世界的一杯佳酿。正如活动主持人周东所言:“真正的和美,源于包容与平衡;真正的大成,在于传承与创新。”这杯中国佳酿,正在成为中国白酒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飘香名片。